年轻人为啥扎堆做不赚钱的博主
作者: 咩霸在成为一名探店博主前,阿园从没想过,身边居然潜伏着这么多小博主。
公司新来的实习生刚满20岁,却已经在B站上剪了两年游戏片段节选视频;同事的表妹用小红书记录自己家的装修过程,不知不觉攒了1万名粉丝;而多年不见的老同学,更是早早凭借自家猫咪的神颜混得风生水起。
“现在这个年代,人手一个号。”阿园感叹道。
当博主,对当代年轻人来说其实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生活,已经成为很多年轻人的日常。
1
跟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大部分成为博主的人,一开始并没有抱着一定要红的野心,更多的是“无心插柳”式的误打误撞。
JJ就是一个典型代表。作为一个入行两年的“万粉亲子博主”,最开始促使她做博主的只是“一个‘e人’无处安放的分享欲”。
在认真运营账号之前,JJ就十分热衷分享,经常会在朋友圈、小红书发布自己的生活日常,也会在大众点评上认真地为每一家体验过的店写评语。
“我喜欢吃喝玩乐,做博主的时间成本不高,还能降低生活开销,非常适合我。”JJ说。
除了性格使然,“打发时间”“闲得无聊”也是许多人的入行理由。

大三那年,学校课程安排减少,为了让自己不太闲,小橙子开始鼓捣自己的小红书账号。“一开始做的是探店,后来更新上学日志,再后来就写写自己手边的护肤品,才终于有了起色。”
在连续产出多条大爆款后,小橙子最终确定了自己账号的定位——主打美妆测评、干货输出,粉丝也渐渐增加到3万,并开始收到各大品牌公关递出的橄榄枝。
尽管做博主的理由各不相同,但大部分时候,都离不开“开心”二字。
毕业后,小橙子的主业是帮着家人一起做生意,对她而言,运营美妆账号的最大动力还是来自粉丝们的正向反馈,“很多人都会来向我咨询问题,这让我有很大的收获感”。同样,JJ也表示,自己最高兴的时候,就是在后台收到粉丝关于本地游玩的问题,“我恨不得直接给他排上3天的攻略!这种被人需要的感觉超好”。
2
然而,即使嘴上说着“不以数据论成败”“做博主是为了快乐”,但真的踏入账号运营的大门后,烦恼也会找上门来。
阿园对此深有体会:“我现在的烦恼好像已经大过快乐了。”刚开始做博主时,阿园每一天都过得很开心,只需要写写测评就能吃上大餐,在她看来是再好不过的消遣。
但时间一久,阿园发现,会找达人探店的商家品质良莠不齐,而作为一个粉丝刚刚破千的小博主,她能选择的范围其实很小。
“连着给3家难吃的店写好评,我的良心千疮百孔。”阿园无奈地说。困扰着博主们的另外一个烦恼则是内容生产。
读书博主今仔的内容以合集式的小说推荐为主,发布的第一篇帖子就获得了6000多次的赞藏量,迅速吸引了品牌方来投放广告。但烦恼也随之而来。今仔有点无奈地说:“看小说的速度根本赶不上,推了几期就把我老底都掏空了,后面压根不知道能写啥。”
不同量级的博主会有不同的烦恼,当然“数据焦虑”除外。“数据焦虑”向来一视同仁,总会平等地降临到每一个人的身上。数据差的时候,JJ会自我怀疑,产生“我到底为什么要做这些”的念头。而美妆博主小橙子需要对客户的需求负责,好的流量和转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小博主没有太多资本,想让数据好看点,就只能靠抱团取暖。阿园所在的数据群,每天都有人将自己新发布的内容转到群里,然后“求互赞”“求互关”“求一键三连”。时间一久,阿园对此有些厌烦,“做博主这件事,还是一开始瞎搞的时候最快乐,一旦认真起来,它就变得和上班一样面目可憎了”。扎堆做“网红”的文章,并明里暗里嘲笑他们痴心妄想、收入低。
这种优越感真是大可不必。在人人都有机会成为博主的年代,的确不乏一夜爆火的“网红”,但对更多普通人来说,“一夜爆红”的梦太过遥远,也太过危险,以快乐为前提的细水长流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大部分小博主的收入都不值一提,他们多从平台或者品牌公关的手中赚点零花钱,对他们而言,与其将做博主视为一份副业,倒不如看作一场自由的游戏。
因为是游戏,所以玩不动了就离场,玩得开心就继续。他们在其中探索平台的规律,以己所长创作有趣的内容,享受每一次互动。
或许,在普通人的世界里,做博主从来都与梦想无关,它只是一味解药,让他们自救于乏味无趣的生活片段,去寻找一点点不一样的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