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调治足癣有妙方

作者: 王少博

足癣是足部真菌感染引起的浅表真菌性皮肤病,常发生在足底、趾间,患者长期受足痒、脱屑、糜烂、渗液、足部异味等症状困扰。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因足部疼痛难忍,无法正常行走。该病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足部美观,而且由于具有传染性,很可能传染给与患者生活在一起的家人。中医认为足癣属于“脚湿气”“臭田螺”等疾病范畴,采用中药外用或内服药物治疗,可以帮患者尽快脱离足癣的困扰。

足癣的中医治则

中医认为,足癣是由于生活起居不慎或久居湿热地区,导致趾缝潮湿,再加上外感风热湿邪、虫毒外侵等原因,外邪郁于腠理、淫于皮肤所致。《医宗金鉴》记载:“(癣症)总由风热湿邪,侵袭皮肤,郁久风盛,则化为虫,是以瘙痒之无休也。”此外,湿邪困脾、脾失健运,脾虚湿蕴下注足部,影响足部经络气血的运行,也可能导致足癣。

因此,中医治疗足癣,要求患者必须改变生活起居习惯,比如穿着透气的鞋袜,保持足部干燥清洁。同时,外用具有杀虫止痒、清热燥湿、散热解表等作用的药物,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促进病情恢复。

中医外治法

1.中药熏洗

患者可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相应方剂对患足进行熏洗,常用方剂如下:

(1)三妙散

取夏枯草15克,金银花15克,蒲公英15克。锅中加入1000毫升清水,放入药材,以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5分钟,滤出药液,倒入盆中。药液温度高时,可先利用蒸汽熏蒸患处,待药液温度降至40℃左右时,将患足放入盆中浸泡20~30分钟,每日一剂。该方剂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效,能有效减轻足癣患者的水疱、脱屑、瘙痒等症状。

(2)萆薢渗湿汤

取萆薢(一种药材,为粉背薯蓣的干燥根茎)30克,薏米30克,滑石30克,泽泻15克,丹皮15克,赤苓15克,黄柏12克,通草6克。萆薢渗湿汤的煎煮、使用方法与三妙散相同,每日一剂。该方可清热利湿、和营消肿,对足癣患者趾间糜烂、瘙痒臭秽、红烂脱皮等症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3)注意事项

有些患者认为用热水烫脚,可以“烫死”脚上的真菌。事实上,真菌生长的适宜温度是22~36℃。温度超过60℃,真菌会失去活性。而想要杀灭真菌,温度需要达到100℃。浸泡患足的药液温度过高会烫伤足部。烫伤不仅会损伤皮肤,还会加重足癣的病情。如果患者进行中药熏洗后,出现破溃、红肿等不适症状,应警惕水温过高或药物过敏,需立即停止治疗,及时就医。

2.中药外涂

(1)散剂

散剂是中药材与适宜的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足癣患者根据医嘱,使用合适的散剂进行治疗,既能发挥药效,又能利用散剂药物的吸湿特性,有效减少足部汗液滋生,保持创面干燥,帮助缩短病程。

临床治疗足癣常用的经典散剂为皂白散,该药由白矾(煅)、皂矾(煅)、大皂角、黄精、地骨皮等药材配伍而成,可清热燥湿、杀虫止痒,能有效缓解水疱、瘙痒等症状,减少组织液渗出,促进创面愈合。

(2)酊剂

酊剂是指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来提取或溶解原料药物,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酊剂制备简单、易于保存,能够促进药物吸收。临床常见的用于治疗足癣的酊剂有复方苯甲酸酊、复方土槿皮酊、复方水杨酸酊等。

以复方土槿皮酊为例,该药为松科植物金钱松根皮及干皮的乙醇浸液,内含土槿皮酸,对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有研究显示,此类药物对于水疱鳞屑型足癣的治愈率可达93%以上。

3.针刺疗法

针刺足三里穴、血海穴、曲池穴、合谷穴等穴位,能加快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改善症状,缩小足癣患者的皮损面积,减轻皮肤角化现象。针刺疗法辅助外用药物,治疗效果更佳。

中医内治法

中医内治法适用于外治法疗效欠佳、病情反复发作、皮损面积过大或程度过深的足癣患者,疗程至少为4周。中药内治法可与外治法联合应用,通常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治疗足癣的常用内服方为龙胆泻肝汤,该方剂有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的功效,可治疗由湿热下注所致的足癣症状。该方所用药材包括泽泻、生地黄、黄岑、栀子、车前子、龙胆草、木通、柴胡、生甘草、当归等。

病情严重患者的

治疗注意事项

部分足癣患者有趾间糜烂、皮肤角质层异常增厚、继发感染等表现,患者进行中药熏洗,使用外用药物之前,需结合足部的病变表现采取恰当的处理措施。

1.趾间糜烂和渗液患者的用药注意事项

使用外用药物前,应先用硼酸洗液反复冲洗病变部位2~3遍,以减少渗出。等到创面收敛干燥后,再涂抹外用药。

2.角化增厚严重患者的用药注意事项

如果患者的足部角质层增厚严重,药物很难渗透吸收,可遵医嘱使用10%的水杨酸软膏或是复方苯甲酸软膏,将药膏均匀涂抹在角质层增厚处,等待约10分钟,待角质软化后,再涂抹外用药。

3.继发感染患者的用药注意事项

足部出现红、肿、热、痛等疑似继发感染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护人员处理创面。患者应遵医嘱确定是否服用抗生素类药物。

足癣的预防建议

足癣的感染率和复发率都很高。要想彻底摆脱足癣的烦恼,必须做到预防在前。建议您注意个人卫生,穿着透气性好的鞋袜,回家后及时更换拖鞋,保持足部干燥。每天睡觉前用温水洗脚,洗浴后应及时擦干趾间,每天换洗袜子。不与其他人共用浴盆、脚盆,不随意穿他人的拖鞋,不使用他人的浴巾、毛巾、指甲刀等个人物品。足部出汗多者,可适当使用抑汗剂,减少足部出汗量。

温馨提示:不同足癣患者的病因、病情不尽相同。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具体治疗方案因人而异。本文中的方剂配伍仅供参考,患者用药应遵从专业中医师的建议,不可自行用药。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