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花钱的长寿妙方

作者: 陈新

一个人想健康长寿,需要养成这些随时随地能做、不花钱也不费力的好习惯。

每天,我们都在为自己的人生梦想、家庭责任而努力奔忙,加班、熬夜、一日三餐不定时或随便对付,似乎成了奋斗的“标配”。担心身体因此垮掉,怎么办?吃各种各样的保健品,头疼脑热就翻开家用药箱,自己吃点儿药……我身边有好几位三四十岁的朋友,一生病就抱怨环境不好,或者总被身边人传染。

他们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是迫切想找到药到病除的妙方。我提醒他们,其实日常生活中的7个好习惯,就能预防很多疾病、延年益寿。

排毒的药:喝水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多喝水不仅能够加速新陈代谢,促进肠道蠕动,还有益于排毒养颜。根据中医理论,每日喝七八杯白开水,可让体内的垃圾和毒素顺利排出。久而久之,还会使皮肤变得水润有光泽,减轻肾脏的负担,使相关疾病得到有效预防。

中医提倡的喝水方式,有4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适量饮水:具体饮水量应根据个人体质、气候条件以及活动量来定。一般建议成年人每日饮水量1500~2500毫升。过量饮水会导致体内湿气过重,影响脾胃功能;饮水不足则会引发上火、便秘。

温热饮水:冰冷的水容易刺激胃肠,引起不适甚至肠胃疾病。喝温热的水,有助于保护消化功能和体内阳气的平衡。尤其是在早晨、餐前和运动后,适量饮用温开水可以更好地促进身体代谢,及时排出废物。

定时定量:中医认为有4个最佳饮水时段,即晨起后、午餐后、晚餐后和睡前。早上起床后,空腹喝一杯温开水,有助于唤醒身体机能,而午餐、晚餐后适量饮水,可保持身体水分平衡。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而是少量多次、分时段进行。

选择优质水源:清洁、安全的水源如山泉水,或者经过净化的水有益健康,另外要避免饮用生水或受污染的水。

强身的药:走路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每天适量健步走,可降低多种慢性病发生风险。中医也认为走路是一种缓和通调全身经络的方法,根据自身特点,采用不同走法,既能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也能缓解某些病痛。

对普通人来说,坚持每天走路,不仅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增强骨骼健康,还能有效控制体重,降低血压、胆固醇和血糖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在行走中,我们可以大口呼吸新鲜空气,欣赏不同的风景,放松身心,减少内耗。我推荐踮脚尖走路的方式,因为这能全方位保护我们的身体。

首先,有利于心血管健康,每次踮脚尖,双侧小腿后部肌肉一收缩,就能挤压出相当于心脏排血量的血液,让心率维持在一个不错的水平,心肌获得充足氧气,心脏工作起来也更轻松。

其次,如果长期久坐不动,关节周围的血液可能停滞,关节软骨也会加速老化,而踮起脚尖能带动下肢血液流动,给膝关节“注入活力”。

最后,踮脚尖还能消除疲劳,强健骨骼肌肉,缓解腰痛,促进血液循环,让身体的各个“机器”都运转顺畅起来。

美容的药:睡觉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睡补”,充足的睡眠不仅能使人精神焕发,增强抵抗力,还是美容养颜的绝佳方式。不难发现,经常熬夜的人,皮肤容易老化,发黄长斑,精神状态也大打折扣。中医强调与自然界和谐共处,所以睡觉应符合自然节律。

晚上11点到次日凌晨1点是胆经当令的时段,此时阳气初生,胆气开始生发,如果不睡觉会影响阳气的生发,长此以往容易形成胆结石、胆囊炎。

因此,中医建议晚上11点前应上床睡觉。安静、黑暗的环境有助于安神,为更好入睡,睡前可进行深呼吸、冥想等放松活动。

饮食对睡眠也有影响,建议晚餐宜吃得清淡且不要过饱,否则会引起胃肠不适从而影响睡眠。有睡眠困难的人,睡前可食用一些具有安神作用的食物如莲子、红枣、百合等。

另外,正确的睡姿有助于气血流通,提高睡眠质量。一般来说,右侧卧睡姿不会压迫心脏,有利于肝脏的血液回流。

祛湿的药:泡脚

名医华佗说:“春天泡脚,升阳固脱;夏天泡脚,暑湿可祛;秋天泡脚,肺润肠濡;冬天泡脚,丹田温灼。”泡脚是一种众所周知的简单而有效的养生方法。湿邪难祛易致气机不畅,四肢乏力。坚持中药泡脚,四季皆宜,可以祛湿散寒,通经活络,改善气血。

切记泡脚时,水温不宜过高,保持在40℃左右为宜,时间以20分钟为最佳。泡脚不仅能养生,还能让人在忙碌的一天后得到放松,缓解疲劳,改善睡眠。

防癌的药:大笑

保持好心情,把微笑挂在脸上,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秘诀。笑不仅是表情,更是好心态的体现。反之,长期情绪压抑,难以开怀,容易导致免疫力下降,埋下疾病隐患。人们常说“笑一笑,十年少”。大笑时,我们感到心情舒畅、精神振奋,烦恼忧愁也一扫而光。多项医学研究证明,笑口常开有助于预防癌症。这是因为精神紧张会刺激交感神经并降低免疫力。免疫力的作用在于当异物进入体内时将它排除出去,而笑口常开可以消除精神紧张,从而提高人体免疫力。建议每天对着镜子笑一次,一次笑三分钟。

笑口常开可刺激副交感神经,解除全身肌肉的紧张,从而保持血压与血糖值的稳定,促使血液流入胃肠。所以,笑还有益于治疗高血压、糖尿病与便秘。

补钙的药:晒太阳

古诗有云:“百岁老翁不种田,惟知曝背乐残年。”意思是百岁的长寿老人,尤其喜爱在太阳底下晒背。随着年岁增长,老人的钙质随之流失,导致腿脚不便,这个时候,多晒太阳就是最简单易行的补钙方式。

因为日晒可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生成,更有利于钙的吸收。对中老年人而言,日晒不仅能预防骨质疏松,还能调和脏腑,改善抑郁情绪。日晒最佳时间在上午10点、下午4点左右。日晒时间不宜过长,每次30分钟即可。具体方法是背光而坐,晒一晒背,让背部督脉得到养护。

养阳的药:梳头

《养生论》中说:“每朝梳头一二百下,寿自高。”头为诸阳之汇,百脉相通,人体重要经脉穴位都汇聚于此。无论男女老少,经常梳理头发,可以加强头皮的血液循环,疏通经络,健脑明目。梳头的最佳时间是早上起床后,因为晨间阳气逐渐生发,梳头能够通达阳气,升阳养阳。阳气足,病痛自然不来侵扰。中医的“头梳千遍,病少一半”就是这个道理。

这7种“长寿药”是咱们祖先屡试不爽的良方,蕴含着无穷的养生智慧。我们应将它们合理运用起来,坚持做,假以时日,肯定能起到延年益寿、预防多种疾病的作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