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出发,济宁“爱心妈妈”的温情守护

作者: 木子

在孔孟之乡、运河之都的山东省济宁市,有一股暖流正悄然改变着留守和困境儿童的命运。

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妇联打造爱心妈妈结对关爱“济宁模式”,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了柔性力量,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茁壮成长,拥有充满希望的未来。

汇聚爱的力量,共筑温暖家园

建立一支人员稳定、来源广泛、服务全面的爱心妈妈队伍,是开展好结对关爱工作的基础。在济宁市,爱心妈妈不仅是一个称呼,更是一份责任和担当。她们来自各行各业,有机关干部,也有教师、医生、律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爱心妈妈们怀揣着同样的爱心与梦想,为留守和困境儿童送去温暖与关爱。

爱心妈妈王丽是一名中学老师,她利用业余时间,为结对的孩子提供学业辅导,还学习心理学,努力成为孩子的知心妈妈。每当看到孩子因自己的帮助而露出开心的笑容,王丽心中便充满了满足与幸福。她说:“能成为爱心妈妈,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选择。”

济宁市妇联与民政部门紧密配合,对全市留守和困境儿童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推出了“1名妇联干部+1个公益组织或1名村(社区)妇联主席+N名留守困境儿童”的工作模式。实现了关爱行动的全覆盖,同时也确保了每一名留守和困境儿童都能得到切实的帮助。

爱心妈妈的关爱服务水平直接影响着关爱质量。为加强对爱心妈妈的规范管理,提高关爱服务水平,济宁市妇联研究制定了爱心妈妈管理办法,对爱心妈妈的报名审核、服务内容、服务方式、退出机制等作了明确规定。同时,他们还整合家庭教育、儿童保护等专业队伍,对爱心妈妈开展线上线下培训。为了使关爱行动长期可持续,济宁市妇联建立了协同联动机制:各级党委、政府把结对关爱工作作为重要的民生事项来抓,妇联组织牵头抓总,社会工作部、法院、检察院、教育、公安、民政、卫健等部门各司其职、共同参与,社会公益组织、民营企业等也纷纷加入,同向发力。

在爱心妈妈的结对关爱下,留守和困境儿童得到了有效帮助。小学五年级学生小峰,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他的学习成绩不理想,有些自卑,也没有什么朋友。自从爱心妈妈来到身边,小峰不仅得到了生活上的帮助,还收获了来自“妈妈”的关爱与陪伴。每当节假日,爱心妈妈都会带着小峰参加各种活动,鼓励他积极参与,和老师同学们互动。小峰逐渐变得爱说爱笑了,在活动中交到了好朋友,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提升。

搭建爱的平台,拓宽关爱渠道

相比一顿饭、一件礼物,一次身临其境的文化启迪之旅更能让孩子们受用终身。济宁市妇联立足全市丰富的文化资源,依托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打造有文化味儿的“爱心妈妈驿站”,以实地实景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志趣爱好,为爱心妈妈结对关爱、陪伴提供公益服务。目前,全市命名“爱心妈妈驿站”39个,其中省级2个、市级14个、县级23个,实现了省市县三级全覆盖。

济宁市尼山圣境清新明净、风景秀美,这里不仅是文脉绵长的旅游目的地,还是一处散发着融融暖意的省级“爱心妈妈驿站”。爱心妈妈带着结对儿童,经常组团来到这里,一起拜圣贤、学礼仪、诵论语、看展演,在沉浸式互动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济宁市博物馆的“爱心妈妈驿站”里,孩子们在爱心妈妈的带领下,参观各种珍贵的文物和历史展览,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爱心妈妈们通过讲解、互动等方式,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邹城市的流动爱心妈妈驿站联盟做得也很有特色,由12家市直部门共同组建,将亲子阅读、科普益智、劳动体验等6大主题、42类优质的课程活动资源送到孩子们身边。孩子们不仅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还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与温暖。

在济宁市各级妇联组织的努力下,全市范围内涌现出了一批集食宿、学习、娱乐于一体的陪伴基地。这些基地不仅为爱心妈妈和孩子们提供了温馨舒适的相处环境,还成为他们共同成长的乐园。

在陪伴基地的基础上,泗水县立足山区县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较多的实际,创新推出“微爱妈妈陪伴成长”模式,累计招募微爱妈妈507名。通过“一对一”与“一对多”的方式,结对陪伴2145名儿童,实现了留守和困境儿童陪伴全覆盖。在陪伴基地,爱心妈妈们与孩子们同吃同住、共同学习。她们不仅为孩子们提供生活上的照顾和学习上的辅导,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母爱的力量。每当夜幕降临,基地里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孩子们都说,这里是自己的第二个家。

“微爱妈妈陪伴成长”行动项目入选山东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被评为最佳志愿服务项目,被省妇联评为山东省妇女儿童家庭公益项目创投大赛一等奖,入选“女性社会组织服务儿童类全国展示项目”,经验被推广至全国。

在济宁市爱心妈妈的关爱下,无数个温暖的故事正在发生。有的爱心妈妈为孩子们编织毛衣、制作玩具;有的爱心妈妈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孩子们提供法律援助;还有的爱心妈妈为结对儿童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服务,帮助他们走出阴霾,变得更加阳光、自信……济宁市的爱心妈妈用爱与责任构建了政府、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关爱体系,为儿童的健康成长铺设了坚实的基石。(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感谢山东省济宁市妇联对本次采访的大力支持)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