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一算家里的恩格尔系数
作者: 曹葵孩子在7~8岁时开始有了金钱意识,可以通过计算家庭恩格尔系数,逐步让他们了解自己家庭的经济状况。
小学生夏夏突然问起家里的收支状况。夏夏妈妈有些惊讶,孩子怎么突然关心起钱了?一问才知道,原来是为了完成一道数学作业题—计算家里的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是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提出的一个经济学概念,指的是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例,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系数越低,说明家庭越富裕;系数越高,则意味着家庭的经济压力较大。妈妈拿出了家里的账本,让夏夏自己计算。夏夏算出家里的恩格尔系数是24%。她高兴地说:“我们家属于比较富裕的家庭!看来咱家的生活水平不错!”
看到夏夏得出这个结论,你可能会皱眉:让孩子知道家里的经济状况真的好吗?如果家庭条件确实不错,孩子会不会大手大脚地花钱?若是家庭条件不是很好,孩子会不会有自卑心理呢?
事实上,作为家庭的一员,孩子有必要了解家庭的经济状况。只有知道了家庭的实际情况,他们才能提出合理的消费需求,避免不切实际的攀比和虚荣心。
恩格尔系数具体应该如何计算呢?
统计家庭总支出:让孩子统计家庭一个月的总支出,包括食品、住房、交通、教育、娱乐等各项开支的总和。
统计食品支出:让孩子单独统计家庭一个月的食品支出,包括买菜、外出就餐等与食品相关的开销。
计算恩格尔系数:用食品支出除以家庭总支出,再乘以100%,得出的百分比就是恩格尔系数。
例如,夏夏家一个月的总支出是10000元,其中食品支出是2400元,那么,恩格尔系数就是2400÷10000×100%=24%。
在计算恩格尔系数的过程中,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参与到家庭财务管理中。除了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例外,还可以算算其他支出的占比,比如住房、交通、教育、娱乐等。
我们也可以用恩格尔系数回答上文提到的担忧。对于恩格尔系数低的家庭,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家里的恩格尔系数较低,只是说明家庭在食品上的支出占比不大,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花钱。恩格尔系数高的家庭,父母可以跟孩子解释,虽然家庭在食品上的支出较多,但这只是暂时的。只要合理规划其他支出,就可以逐步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
当然,恩格尔系数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家庭的富裕程度,还受到收入、投资、负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父母可以适时告诉孩子家庭财务数据,帮助孩子全面了解家庭的经济状况。
曹葵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教师,高级教师。2002年起开始讲授经济学、金融学、经济史和管理学等课程。出版有《依柯的经济学故事》《儿童财商故事系列》等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