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森林(五首)

作者: 窦凤晓

老虎之外

天青色的半圆下,是

花,鸟,虫,鱼;

是春夏秋冬交头接耳

是慢慢,是匆匆

有时,在被柱形风托举的

天青色穹顶上,在升起的飞行物上,

会出现飘摇如旗的

文字形枷锁,

半圆之物收纳山岗

被寂静堆砌,糟乱、仓促。

荒岗之上,谁活着,谁在行走?

老虎之外,有无其他孤独?

石头森林

没有想到

刀尖上的落日

如此辉煌、孤独、短暂。

此刻词语溃散。

像爱情,更像流亡——

总有那么一刻,要带上行李到来

你一言不发,视我如无。

好像不曾相爱过,也并不孤单

眼睛,嘴唇,并未触及的手;

多水的螺壳,运行内部序列森严的秒针

以“我”命名的时刻

永久过去了。另外的我,另外的河流

在镜中,在离开嘴唇一寸的地方,

你壁立千仞,像拥抱更像拥抱的遗址

一个梦

夜间多梦,有人掌灯

照着我早已离开的房间,我的熟人们

都在午睡,灯却又是黑的

忽然路又很远,车子快得让人发愣,

连悬崖也敢绕上去。怎么办到的呢?

一时又说不清

即使最混沌的梦也有清晰的章程

比如,一个人,一张脸

不认识但知道是谁

也许终有一天我会遇上他,当这个梦和那个梦

连成一片,再也记不起的时候

那时,邂逅之轻如鹿群过野

你知道这些终究会失去,如露又如电;

你知道孩童借老人之口

说出的不一定是教诲,有可能

也是颂歌——多么危险,其实人生

不需要这个。嘘,发音轻一些

步子轻一些:暴风雪,失眠夜,盲人执黑先行

论差异性

“他的冲动是强烈的,从来不是可耻的。”

——罗素评价维特根斯坦

夜晚在孤独与喧哗中

自我放逐,半轮月亮恰好见证

主观世界与眼前相反:

高原,草坡,人烟全无,一浪高过一浪

它低声抽泣,并祈求换下普通人的外衣

温度陡然升高,人群迟迟不散,灯光于嘻闹中变节

夜色短暂,早春的海滩走不了太远。

冷得恰当的腊梅,也许不应该释放得这么巧——

在你我见解的误差里它活着,也在死去

它死去的部分同留下的部分曾作过短暂的辩论,但 当时

人太多了,我们都没有听清

“它会得到么,一块专属的小小墓碑?”

陪 都

语言,作为意识的

陪都——不妨这么说

我要的是苹果,你却

递给我一只梨,

并解释说,葡萄还不到时候

芒果远在天边,

芭乐隔着海峡,圣女果

已经俗气透了……

哦,苹果。

单纯如水底苇管的

日子一去不返了。

不妨这么说,三十年后要是

再一次回忆起

当时的星空,

大概一定会动用云图的

逻辑关系学

作者简介:窦凤晓,诗人,中国作协会员,山东省莒县人,现居日照市。出版诗集《天边的证词》《山中》《鹿群穿过森林》,以《鹿群穿过森林》获山东省第六届泰山文艺奖,并历获DJS-诗东西2014年度诗歌奖等其他奖项,部分作品译介到海外刊发、出版。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