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灯旋转的奥秘
作者: 钟阳春走马灯,又称跑马灯,古称蟠螭灯(秦汉)、仙音烛和转鹭灯(唐)、马骑灯(宋),汉族特色工艺品 ,属于灯笼的一种,是一种古老而神奇的光学玩具,常见于元旦、元宵、中秋等节日。公元1000年左右,古人就创造了走马灯,许多古籍都有关于走马灯的记述。
走马灯上有平放的叶轮,下有燃烛或灯,点燃蜡烛,热空气上升产生气流,带动灯内叶轮旋转,从而使得灯壁上的图案投影到四周,形成动态的光影效果,仿佛骏马奔腾,栩栩如生。因在灯各个面上绘制古代武将骑马的图画,而灯转动时看起来好像几个人你追我赶一样,故名走马灯。由于走马灯仿佛几个人在你追我赶,也用来比喻来往穿梭不停的事物。
走马灯不仅承载着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原理,是现代燃气涡轮工作原理的原始应用。你想动手制作一个走马灯吗?本期科学课堂为大家介绍走马灯的制作方法,接下来请跟着本文动手实验,揭开走马灯光影流转中的科学奥秘。
科学原理:
点燃蜡烛,蜡烛燃烧放出热量,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使纸杯内的空气温度升高。纸杯内热空气密度变小上升,而冷空气则会从下方补充进来,形成空气对流。纸杯顶部设计有倾斜的叶片,热空气上升时会冲击叶片,产生推力,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带动纸杯持续旋转起来。

材料准备:一次性纸杯、美工刀、圆规、刻度尺、铅笔、蜡烛、打火机、子母扣、一次性筷子、小木块、废旧笔芯、电烙铁
实验操作:1. 用圆规在一次性纸杯底部中央画一个直径2cm的圆,若没有圆规,可用小圆环代替画圆。
2. 用刻度尺过圆心画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至纸杯边沿。
3. 用电烙铁在纸杯底部中央(圆心处)开一个比子母扣凸起部分稍大一点的圆孔。
4. 用美工刀沿着纸杯边沿将所画4条直线割开1cm。
5. 用美工刀沿着同一方向贴着纸杯边沿割开0.5cm,并将割开部分沿同一方向向上翻折起来。
6. 用电钻在小木块上开一个孔径,比一次性筷子直径略大的圆孔,将一次性筷子固定在木块上,再将废旧笔芯固定在一次性筷子上,使笔尖朝上。
7. 将子母扣放在废旧笔芯的笔尖上,并将纸杯倒扣在子母扣上。
8. 将蜡烛放在纸杯底下,点燃蜡烛加热一段时间后,即可看到纸杯转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