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习心理辅导,提升初中生语文学习积极性
作者: 刘安宁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为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借鉴心理辅导中的自我暴露技术、叙事疗法中的问题外化技术,以及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理念和滚雪球效应等,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改变的动力,用小的成功促发大的变化,推动学生的持续进步。这些策略为一线教师提高初中生语文学习积极性提供了有效借鉴。
关键词:自我暴露技术;叙事疗法;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滚雪球效应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5)10-0075-03
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面临的一个棘手的难题是:不少学生对语文学习存有畏难心理,缺乏学习动力,积极性不高。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传统教学模式往往侧重于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内心需求。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适当借鉴一些心理辅导技术,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重塑对语文学习的信心。
一、自我暴露,激发学生改变的动力
自我暴露是心理咨询中的一种重要技术,指咨询师向来访者透露自己的个人经历或感受,以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增强来访者对咨询师的信任,并给予来访者一定的启示[1]。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运用自我暴露技术,与学生分享自己克服语文学习困难的经历,以激发学生改变的动力。
例如,在学习古诗词赏析这一板块时,很多学生表现出畏难情绪。教师可以这样与学生交流:“我了解到有些同学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感觉有些困难,其实老师也曾有同样的烦恼。比如我第一次接触李白的《蜀道难》时,那些生僻的字词、复杂的意象和典故让我头都大了。我当时也想放弃,但是后来我发现,如果把每一句诗词想象成一幅画面,体会诗人创作时的心境,就能慢慢地找到乐趣。”
通过这样的自我暴露,教师向学生展示了自己也曾是一个面对困难的学习者,由此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认识到困难并非自己独有,老师也曾经遇到过并成功克服了困难,那么自己也能通过努力克服困难,从而有了改变的勇气。教师的这种自我暴露不仅在知识学习层面给学生以启示,更在情感上给了学生一定的支持。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运用这一技术。例如,某些学生对写作文感到恐惧,教师可以分享自己小时候写作文的经历:“老师小时候也特别害怕写作文,每次老师布置完作文题目,我都要发愁很久。有一次写关于‘我的梦想’的作文,我觉得自己的梦想很普通,不知道怎样才能写好。于是,我尝试着把梦想产生的过程、内心的真实想法都写了出来,结果发现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很有真情实感,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所以,请大家不要害怕,把你们内心的想法写出来就好。”这样的分享能让学生减轻对作文写作的恐惧,激发他们尝试的勇气。
二、问题外化,树立语文学习的信心
叙事疗法是后现代心理治疗方法之一,旨在帮助来访者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经历,发现其中被忽视的积极力量和可能性,从而实现个人的成长和转变[2]。其核心理念包括:(1)人不是问题,问题才是问题,咨询师应将人和问题分开,避免当事者被问题所定义和局限;(2)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故事的主角,当出现问题时,不应将问题看作个体的本质特征,可以把问题外化,通过寻找那些与问题主导故事不同的例外事件和独特经验,并加以放大和强化,帮助当事者发现自身对抗问题的能力和资源,从而摆脱问题的束缚。
教师可将这一理念运用于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从对自身语文学习能力的怀疑中解脱出来。
例如,我班学生小M在语文考试中的阅读理解部分总是失分很多,他因此觉得自己很笨,不适合学语文。我运用叙事疗法中的外化技术,对他说:“我认为阅读理解做不好不是你的问题,而是有一个叫‘阅读怪’的家伙在捣乱。”小M对我的这一说法感到新奇,用力地点了点头,于是,我接着说:“你想想,在你做阅读理解的时候,有没有哪次你觉得自己好像找到了打败这个‘怪物’的方法呢?”
在我的启发下,小M回忆起有一次他在阅读一篇文章时,虽然对一些内容不太理解,但通过联系上下文揣摩出了答案。于是我进一步引导:“看,你有打败‘阅读怪’的方法呢!那么,当它再次出现时,就可以试着用这一方法来打败它。除了这个方法,你再想想看,在哪次考试中你曾经成功战胜过它?”小M想了想说:“我想起来了,还有一次,我的阅读理解只错了一道题,那次我用的方法是……”通过这种方式,我引导小M将自己与问题分开,看到自己的能力和资源,树立起学好语文的信心。
又如,我班学生小H总觉得自己写的作文语言枯燥。我运用叙事疗法中寻找例外技术和她一起讨论:“那你有没有某次在写作文的时候,写出过一些让你觉得很精彩的句子呢?”小H想起有一次自己在描写春天的景物时,有几句话写得很生动,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我接着说:“这说明你是有能力写出精彩句子的,对不对?接下来,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来帮助你写出更多精彩的句子。”由此,引导她转变思维方式,从深陷问题转为聚焦寻找方法,从消极的自我评价中走出来,增强写作的自信。
三、积聚小变化,引发大改变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认为,改变一直持续且不可避免地发生着[3]。滚雪球效应是指通过发现和利用个体已有的小的成功经验,引发更多的积极改变,如同滚雪球一样,使积极效果不断扩大[4]。在语文教学中应用滚雪球效应,能够帮助学生一步步提升学习效能感。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一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运用焦点解决导向的滚雪球效应开展辅导工作,可以有效地帮助这些学生逐步提升语文能力,重拾学习信心。
我班有一名学生小L,他在字词基础和写作方面都存在较大问题,我运用滚雪球效应对他进行辅导时,先聚焦于他当下最容易改变的小问题——字词积累。我帮助他制定了一个简单的计划,每天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五个新字词,包括读音、写法、词义和造句。通过一周的坚持,他成功掌握了三十五个字词,这一小小的成果让他首次体验到了语文学习的成就感。
有了这个良好的开端,我将焦点转向了语句的构建与连贯。以他熟悉的校园生活为主题,我引导他用所学字词写简单的句子,并逐步将句子连接成段落。例如,我先让他描述校园的一处景物,从一句话开始,慢慢拓展到几句话组成的段落。一开始他的表述较为生硬:“校园有操场,操场很大。”经过引导,他最终写出了“校园的操场是一片充满活力的地方。广阔的绿茵场像一块巨大的绿色地毯,周围环绕着红色的跑道,每当课间,同学们就在这里嬉笑玩耍,让整个操场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这个过程不仅提升了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增强了他的学习信心。
接下来,我从小L擅长的记叙文入手。最初,我让他写一篇 200 字左右关于自己周末经历的短文。随后,要求他将这篇短文扩展成一篇 500 字左右的作文,并优化文章结构,包括开头如何吸引读者、中间如何展开情节、结尾如何收束升华。
他在描写一次家庭聚会的作文中写道:“周末的家庭聚会,像一场温馨的盛宴。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摆满美食的餐桌上,那些菜肴仿佛都在闪闪发光。爸爸爽朗的笑声在房间里回荡,妈妈温柔的目光时刻关注着我们。家人围坐在一起,分享着生活的点滴,那一刻,幸福如同空气般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从这篇作文中可以看出小L在写作技巧和情感表达上的巨大进步。
经过辅导,小L在语文学习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语文成绩逐步提升,更重要的是,他对语文学习的态度从消极转变为积极主动。这一案例充分证明了只要找准切入点,引导学生逐步积累和进步,辅导效果会如同雪球一样,在滚动中不断强大,即使是后进生也能在学习上实现较大的跨越。
四、总结
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学习心理辅导,借鉴心理辅导中的一些方法,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具体而言,可通过自我开放,运用自我暴露技术,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让学生明白困难是学习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并且可以通过努力来克服;运用叙事疗法的理念和技术,帮助学生从对自身能力的质疑中解脱出来,认识到自己拥有对抗语文学习中各种问题的能力和资源,从而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借鉴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理念和滚雪球效应,让学生从一次又一次的小成功中获得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这些心理辅导方法不是孤立的,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相互结合,教师需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和学习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辅导,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寒. 心理咨询中的自我暴露技术及其运用[J]. 才智,2014(2):316.
[2]王妍. 故事如何影响我们:叙事传输的影响机制[J]. 心理技术与应用,2015,3(4):53-56.
[3]许维素. 拾起散落的光亮:一般化与重新建构的精髓掌握[J]. 心理技术与应用,2014,2(12):43-46.
[4]钟志农. 焦点解决短期咨询:小改变引发“滚雪球”效应[J]. 思想理论教育,2008(18):79-85.
编辑/李梓萌 终校/卫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