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关键词,教好整篇文

作者: 王雪

《珍珠鸟》是五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作者冯骥才以清新明快、亲切细腻的语言写出了小珍珠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为读者营造出了一幅鸟儿与人和谐相处的友好画面,让读者印象深刻。这篇课文中作者表达的主旨是“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关键词是“信赖”。结合课文内容和作者想表达的主旨,教师可以紧扣“信赖”,引导学生感受小珍珠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过程,进而让学生学会抓住具体事物抒发情感的方法,体会课文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默读课文,感知“信赖”

《珍珠鸟》一课导读提示中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想想‘我’是怎样逐渐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体会‘我’和珍珠鸟之间的情意”。默读有助于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课文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从默读课文入手,引导学生整体感知“信赖”,为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奠定基础。

首先,教师可以出示导读提示,让学生默读课文并在关键处进行圈画和标记。然后引导学生交流珍珠鸟对作者逐渐产生信赖的语句,如“我把鸟笼挂在窗前……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从绿叶中伸出来”“我很少扒开垂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起先……”“渐渐它胆子大了……”“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等。通过这样的学习交流活动,学生初步感知珍珠鸟对作者产生信赖的过程,这就为教师引导学生细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奠定了基础。

“信赖”在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学生来说,一开始他们对“信赖”的了解可能是模糊的、碎片化的,这些都是学生阅读课文以后的初步感受。教师要尊重学生对课文的初步感受和体验,不要对学生的阅读初感受横加指责与评价,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二、梳理情节,发现“信赖”

“信赖”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而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珍珠鸟》一课教学中,在学生对“信赖”有了初步感受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梳理故事情节,让学生探究小珍珠鸟是怎样由怕人到信赖人的,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作者和珍珠鸟情感变化形成系统化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更加深刻。

学生对故事情节进行梳理以后发现,小珍珠鸟信赖人的过程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因为作者为珍珠鸟安排了一个温暖舒适深幽的巢。因为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作者不仅把它的巢弄得很舒适,还用吊兰茂盛的垂蔓盖在鸟笼上,垂蔓挡住了外边的一切,让珍珠鸟充满了安全感。这是作者为珍珠鸟做的第一件事,作者为珍珠鸟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决不去惊扰它。由于作者不去打扰珍珠鸟,让珍珠鸟感受到了善意,于是它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大,这样一天天过去了,珍珠鸟与作者也逐渐亲近了起来,这个过程也是珍珠鸟对作者逐渐产生信赖的过程。学生在梳理故事情节的过程中,也能发现信赖产生的根源,从而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梳理珍珠鸟对作者产生“信赖”的过程,发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由相互产生信任开始。因此,信赖在人们的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多一份信赖,才能少一份伤害,我们的世界也才会更加温暖。

三、品味细节,体会“信赖”

从课文表达来看,文章中有许多细节值得学生去细细品味,细节之处也蕴含着非常深刻的情感。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细节之处进行研读,体会“信赖”在课文中的流露,感受作者是如何借助具体事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这样引导学生学习,教会学生体会课文情感的方法,让学生的阅读真正走进文本的深处。

《珍珠鸟》一文中,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蕴含在字里行间。教学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边读边画出能够表现出作者对珍珠鸟细腻情感的句子,深刻地感受作者是怎样抒发对珍珠鸟的情感的。从“尖细又娇嫩的鸣叫”“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还有就是课文中作者称珍珠鸟为“小家伙”,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呢?通过联系上下文学生知道这是一种拟人的修辞手法,给人一种温暖、亲切的感觉,也能够充分体现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课文中像这样的描写还有许多,如“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这句话中的“神气十足”充分表达了在作者眼里珍珠鸟的一切都是那么令人喜爱,也正是因为作者对珍珠鸟毫无保留的爱,使得珍珠鸟对作者非常亲近,这也是作者极力想要表达的情感。

在教学中,要想促进学生深刻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情感,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课文描写的细节之处进行挖掘,抓住可以体现作者对珍珠鸟情感的细微之处进行品读,让学生读懂课文中蕴含的深刻情感。

四、结合生活,升华“信赖”

语文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结合生活理解课文内容可以使学生对课文主旨的理解感受更加深刻。不同的学生对信赖的理解程度是不同的,教师可以基于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结合生活来发表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这样可以把语文与生活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对“信赖”的深刻理解,升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主旨。

看着熟睡的小家伙,作者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是作者在与珍珠鸟相处期间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这种境界在我们生活中会不会出现呢?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谈一谈自己对“信赖”的理解,或者自己和朋友之间是怎样由相识、相知,直至相互信赖的。话题的提出能够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结合生活去理解信赖,感受信赖,便可以发现信赖不仅存在于人与动物之间,在人与人之间也是如此。只有彼此信赖,我们的人际关系才会更加和谐,相处得也会更加愉快,从而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对于落实全面育人目标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了促进作用。

在学生对“信赖”有了一定认知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谈一谈对“信赖”的理解,这样教学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的思想受到启迪与升华,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信赖对于人和动物以及人与人之间相处的重要性。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文章的整体线索。在《珍珠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围绕阅读提示,依托学生的认知规律,紧扣“信赖”这个关键词语,引导学生感知、发现、体会信赖的发展过程,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谈感受,升华主题,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感悟体验,实现对课文的深刻理解。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小学部)

责任编辑 唐 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