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作者: 王晓玲【教学目标】
1.能说出“鸟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不同的景色特点,初步感受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2.采用不同的朗读形式,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景致独特的韵味,体会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3.懂得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温故知新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鸟的天堂》。谁能回顾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巴金爷爷几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预设:课文主要写了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不同的景象。第一次是在傍晚,看到了一棵茂盛的大榕树;第二次是在早晨,看到了许多鸟,非常热闹。
看来同学们对上节课的知识掌握得非常牢固,这节课我们再次跟随巴金爷爷去鸟的天堂看一看。
(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用复习旧知的方式导入新课,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重点词句,理解感悟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一株榕树便是“鸟的天堂”,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株榕树呢?我们伴着夕阳的余晖,再次走近这株神奇的榕树。
1.品读感悟,感受榕树的大。
(课件出示第7自然段)
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汇报交流: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树目/不可计数。
(1)重点体会“真”字。
第一个“真”意思是本来的、实际的。
第二个“真”指的是确确实实,应读出惊叹的语气。
(2)理解“不可计数”。
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不可计数说明枝干多, 可见榕树很大。
(3)理解“卧”字。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卧”在字典中有一种解释是:(人)躺下或(动物)趴下。
抓住“一株”“大”“不可计数””许多”“卧”来体会榕树的大。抓重点词语体会句子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谁能有感情地读一读这段话?看谁能读出榕树的大。
(指名读,再男女生比赛读,齐读,让一生评价,师指导。朗读要求:第一,眼前有画面;第二,突出关键词。第三, 要注意节奏。)
2.品读感悟,感受榕树的美。
(课件出示第8自然段)
(1)感受榕树的茂盛。
比较句子: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那么多的绿叶,一片搭在另一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很显然“一簇”比“一片”,“堆”比“搭”更能表现出榕树的茂密、茂盛,说明树叶多,不留一点缝隙。)
(2)感受榕树茂盛、翠绿、生机勃勃、旺盛的生命力。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抓住“翠绿”“新的生命”“颤动”这些重点词语,读一读这句话,读出榕树的绿和生机勃勃来。
这株榕树真是又大又美,远观大榕树,静卧水中央,宛如人间天堂;近看大榕树,更似身临天堂,美不胜收。
美在枝繁叶茂。(生接读这一自然段的第二句话)
美在翠色欲滴,生机勃勃。(生接读这一自然段的第三句话)
难怪作者会由衷地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3.品读感悟,感受鸟儿们自由快乐的生活。
大榕树如此美丽,才能孕育出百鸟出巢的生命之美。
继续学习,让学生先找到重点描写鸟儿的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1)小组交流汇报。
课件出示: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
“应接不暇”形容来人或者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在课文里是说鸟太多了,看不过来。
课件出示: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有的……有的……”说明鸟的姿态很多,种类也很多。
(2)读一读,读出鸟儿们的自由欢乐、热闹欢快。(指导朗读:读短句时要读出跳跃性。)
(3)小结写法:鸟的天堂里有这么多只鸟儿,可作者却只具体写了这一只画眉鸟儿。这种表达方法叫作点面结合。以一只画眉鸟,展示了鸟儿们的自由快乐,让我们感受到了群鸟欢腾的壮观景象,这又叫动态描写。静动结合是本文的又一重要的表达方法。
(4)这一静一动,让我们聆听了一片和谐的天籁之声,也看到了百鸟出巢的壮观景象。齐读——(读出感叹的语气)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细心的同学一定发现了什么。(指导学生理解引号的含义)
(第一个“鸟的天堂”指的是这株大榕树,第二个鸟的天堂指的是真真正正的鸟的天堂。鸟儿在这里栖息繁衍,过着幸福的生活。)
这不仅是作者的感慨,更是作者对美丽的大榕树,对美丽的南国的深情赞美。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句,展开想象,品读榕树的大和美,品读众鸟纷飞的热闹场面。通过各种方式诵读体会:榕树之大,给鸟儿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榕树之美,给鸟儿创造了良好的、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作者两次来到“鸟的天堂”,看到了不同的景象,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榕树,茂盛而美丽,静态美;众鸟欢腾的热闹画面,动态美。)
2.学了课文,你在写景物时受到了哪些启发?
(写作要有顺序,抓住事物的特点,点面结合,动静结合。)
【设计意图:使学生深刻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对刻画景物的作用,景物描写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抓住事物特点。】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抄写并背诵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2.著名剧作家田汉同志在1962年到新会游览“鸟的天堂”时即兴作了一首诗,题目也叫《鸟的天堂》,课后读一读。
【设计意图:通过布置作业,加深学生对课文中优美句子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对自然与生命的热爱的真挚情感。】
(作者单位:河南南阳市淅川县九重镇直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