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品味 想象

作者: 袁红强

《爬山虎的脚》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文章通俗易懂、语言朴实,将爬山虎的脚描写得生动具体。阅读写景类文章时,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作者笔下的景物之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课文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课文第2自然段主要描写了爬山虎叶子的特点,是引导学生感受美、理解美、体会作者是如何进行观察和表达的重要载体。下面就以第2自然段为例谈谈作者在表达上的特色。

一、朗读课文,引导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阅读理解课文的起点。每篇文章有自己的整体脉络,每个自然段的描写也有它的“骨骼”。教学课文第2自然段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有感情朗读,整体感知课文是围绕爬山虎叶子的哪些方面来写的。教师可以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作者写了爬山虎叶子的哪些方面,这也是作者观察的角度。学生在阅读中,从“叶子是嫩红的”“变成嫩绿的”“绿得那么新鲜”这些短语中感知爬山虎叶子的变化,从“一顺儿朝下”“均匀”这些词句中感受到了爬山虎叶子的长势。教师这样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不仅帮助学生理清了段落的结构,获得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而且让学生知道了作者是如何进行观察以及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特点表达出来的,从而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基础。

二、品味语言,感受文学魅力

品味语言对阅读教学来说可谓是重中之重。对于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来说,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美,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品味,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作者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独特魅力。在《爬山虎的脚》第2自然段中,教师可以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次回归文本,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准确生动的表达,并说说自己从描写爬山虎叶子的句子中感受到了什么。通过阅读品味,学生从“刚长出来的”“不几天”等词句中感受到了作者是如何进行连续性观察的。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比较辨析“嫩红”“嫩绿”“绿得那么新鲜”这些描写爬山虎叶子颜色的词句,并说说这些表示爬山虎叶子的词语顺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引导学生从中感受作者准确生动的表达。这样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抓住了阅读教学的重点,让学生感受作者在文学表达方面的独特魅力。

三、引导想象,提升审美品位

想象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提升学生审美品位的有效途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在《爬山虎的脚》第2自然段中,作者通过连续细致的观察,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了爬山虎叶子长得快、颜色美、变化快等特点。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点,教师可以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想象爬山虎的叶子一顺儿朝下,铺得那么均匀,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吹过漾起波纹的样子。这样引导学生想象,学生的眼前会浮现出一幅关于爬山虎美丽、鲜活的画面,为学生学会表达美奠定基础。

在《爬山虎的脚》一课第2自然段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朗读、品味、想象等方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受语言文字的表达之美和作者是如何进行连续细致的观察的,抓住教学重点,进一步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半山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唐 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