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版课标理念下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与实施
作者: 王磊自2022年版课标颁布以来,语文学习任务群成为语文教学和研究的“热词”,设计任务群便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那么,教师应如何设置切实可行的学习任务群呢?
一位教师在执教《西门豹治邺》一课时,设计了如下学习任务群:
任务一:向国王写奏章,不超过50个字。完成此任务,需要学生把老大爷说的话整理出来,梳理出西门豹调查的若干民情,找到最核心、最关键的问题,这是简要复述。
任务二:用上西门豹的三个借口,把逃到外地的邻居劝回来。用西门豹的三个借口把邻居劝回来,是一种有真实情境的任务。
任务三:为鼓励老百姓兴修水利,写一份演讲稿。这是任务驱动,要写演讲稿,就要学会演讲。
设置语文学习任务旨在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任务中,将生活需要与知识学习关联起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这三个任务的设计符合课标理念。“写奏章、写演讲稿”是“写”,“劝邻居回来”是“说”,这都是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意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然而,学习任务群是组织与呈现课程内容的方式,是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目标才是培养核心素养的抓手,教师不能一味追求教学方式多样,而忽略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笔者认为该任务群首先偏离了教学目标。《西门豹治邺》一文是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教学目标有三个:一是学习生字词;二是简要复述课文;三是感受人物智慧。可见只有任务一涉及复述,但并不全面深入,任务二、三与复述无关,更与学习生字词、感受人物智慧无关。其次,超出了学生的实际认知。学生知道什么是奏章,怎么写奏章吗?学生靠自己的力量能找出最核心和最关键的问题吗?西门豹的三个借口在哪里?演讲稿怎么写?这些任务,四年级的学生能独立完成吗?设计实践活动,应建立在领会编者意图的基础上。教师设计学习任务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适切的学习任务是贴近学生经验、靠近“最近发展区”的实践活动,适切的学习任务是学生踮起脚可以够得着、完得成的任务,这些任务操作性更强。与其创设新奇的任务情境,不如因势利导,充分开掘课文自带的资源。
笔者整合单元语文要素、语文园地、教学目标和课后习题来设计学习任务。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交流平台”对简要复述的方法作了归纳与小结。“词句段运用”第二题引导学生体会写具体和写简略的不同表达效果,为学生进行简要复述提供帮助。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认识“豹、娶”等11个生字,会写“豹、派”等15个生字,会写“管理、人烟”等12个词语。(2)能根据提示梳理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内容。(3)能借助第10~14自然段中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说出西门豹的办法好在哪里,感受他的智慧。目标(1)表明,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基础型学习任务不能忽视。这一课有三道课后题:
1.默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简要复述课文。
( )→( )→兴修水利
2.找出第10~14自然段中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说说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办法好在哪里。
3.选做题:剧本主要依靠人物对话来推动情节,刻画人物。在老师的指导下,试着根据“阅读链接”中的剧本开头改编课文,并演一演这个故事。
课后题是编者意图的集中体现,从第1题可以看出,这是在引导学生学习简要复述,指向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也落实了教学目标(2)。第2题是分析西门豹的言行,感受他的智慧,这道题是本单元人文主题“青史留名多俊杰”的体现,也是教学目标(3)的体现。而最后的选做题,是基于课文情境,生动有趣地进行了写和演的表达练习,加深了对人物内心的体验,教学时不能省掉。综合以上分析,笔者设计了如下四个进阶式学习任务:
任务一:串生字成故事。结合课后第一题,引导学生梳理出故事中出现的人物,再让学生带着“人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这一问题默读课文,梳理出主要事件,然后把情节串联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在生字词教学环节,结合本单元“书写提示”的训练点,引导学生将本课的部分词语和要求书写的生字进行整合,串联成故事情节,并抄写下来。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表达能力,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提高书写的速度。
任务二:有详有略地复述。简要复述课文内容是本课的学习重点。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讨论哪些情节是主要的,哪些情节是次要的,再出示“交流平台”归纳的方法,由此展开简要复述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梳理“摸清底细”这一情节中,老大爷的回答包含哪些信息,并引导学生讨论复述这部分时,哪些信息不能省略,哪些信息可以省略。与此同时,教师要注意结合“词句段运用”第二题,引导学生练习长话短说,体会表达效果。接下来,引导学生将西门豹和老大爷的四问四答合并为一问一答。“惩治巫婆和官绅”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要复述详细些。教师提醒学生可以说清楚西门豹惩治恶人的步骤,同时要说清楚相关人物的表现,人物对话可以转述。最后,可以引导学生将情节串联起来,在小组内练习复述。教师可以提供评价的标准:主要内容说详细,其他内容说简洁。学生在练习复述的过程中进行互评,发现自己的不足。
任务三:品言行悟智慧。课后第二题要求学生关注第10~14自然段中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理解西门豹如何一步步实施惩治恶人、破除迷信的妙计。
任务四:编剧本演故事。教学时,教师让学生自读选做题和“阅读链接”,初步感知剧本的特点以及行文格式,引导学生讨论怎样根据需要对课文进行适当改编。提示学生在对话中辅以人物相应的动作、表情,可以使表演更生动。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出示“救下新娘”这一部分的人物对话,引导学生再次感受剧本通过人物对话推动情节发展的特点,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改编课文相关内容并在组内练习表演。最后全班展示交流。
如此几个互为关联、层层递进的任务活动,让学生经历丰富多样的语言体验,深入地理解历史故事,充分地感受到战国时期政治家西门豹的智慧,提升了学生归纳、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如何设计学习任务群,设计什么样的学习任务群,是每一位语文老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设计学习任务群就是在课文中发现有价值的内容,并将其转换为相互关联的课堂任务活动,从而驱动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科素养,这样的设计才是切实可行、合理而有效的。
(作者单位:山东胶州市昱华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