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花的事业

作者: 马敏丽

为师数十载,在我的脑海深处永远挥不去一个叫王健斌的学生的身影。那时我带五年级,课堂上他一双大眼睛总是闪着机灵、智慧的光芒,视线永远跟随着老师的步伐。

突然有一天他没来学校,直到上课也不见家人请假。我立即和他妈妈联系,她说过几天就来了。过几天,到底是几天?我心急如焚,放学后赶忙去他家里,连敲了好一阵子门也没人开,问邻居也说今天没见他们家人。第二天早上一上完课,我就立刻请假去他妈妈上班的地方。同事说他妈妈这几天没有上班,打电话说是家里有事。因此,我让学生多留心,如果在路上碰到了他要多关心、多安慰。一直到第三天下午放学,学生在街上看见了王健斌,急切地喊:“老师,你看!王健斌!”我急忙迎上去,他望了望我,有点不自然。作为老师,几天没见他,现在看他平平安安的,内心很是激动。我热心地和他打招呼,问他到底有什么事情,有需要帮忙的尽管说。他说没什么,明天一定会来上学。我们开心地分别了。

第二天我刚踏进教室,学生说在路上又看见王健斌了,但等到上课也不见他来学校。中午时分,他妈妈来学校了,对我说:“我跟你说实话,我和他爸为家里的事情发生了矛盾,孩子听到后说他不想上学了。现在我们也很后悔,有些事不能当着孩子的面说。昨天刚给他做好思想工作,要他今天去学校上课,结果他却在校门口转悠,期望在放学路上见到你。一来是让你开导并在同学面前别说他没请假这事,他觉得没面子;二来那天下午被同学撞见和他在一起的是几个初中就辍学的孩子,被误解成他这几天和‘小混混’待在一块儿,担心大家以后会疏远他。现在他宁愿回老家去上学,说那儿氛围好……”

一刻也不能耽搁!当下最要紧的是得赶快让他卸下思想包袱,于是我和学生立即去他家里,亲切地拉着他的手,语重心长地说:“小小年纪就为家里的事情操心,说明你是个懂得感恩、有责任心的好孩子。当你具备了用知识来处理事情的能力,你才能替父母承担。我知道大家上学你心里着急,静下来又觉得当初不来学校有些冲动,来校会觉得不好意思。把事情说开了,大家都很理解你。老师不想看到谁缺席,不想看到咱们班任何一个同学掉队,落下的功课放学后我给你补。”

他望着我,腼腆地说:“老师,是我太任性,没考虑到后果,让大家为我担心了。以后遇到事情我应该同爸爸妈妈多沟通,和老师同学加强交流……”

后来,我常常想:我们教师干的是育人的事业。俯下身来,你的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亲切的微笑、一次轻轻地拍肩、一句暖心的问候都是心与心的交流,会让孩子兴奋不已。对待学生要目中有人,真心对待每一个孩子,用心去了解学生, 走进他们的生活和心灵。这情感的滋养,如一缕春风、一泓清泉,温润着孩子的心田,激励着他们奋发向上,竞相开放,我想这就是教育人的幸福吧。正如泰戈尔所说:“花的事业是甜美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花,教师的一生与花相伴,富有诗意而美好,幸福而甜蜜。

(作者单位:陕西宝鸡市金台区教育教学研究室)

责任编辑 郝 波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