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戴着角色的面具生活
作者: [日]岸见一郎
之前,我在一家精神病诊所兼职,每周去一次。我被分配到诊所的日间护理部工作,那里的很多病人患有精神分裂症。我每周去那里时,大家会一起做饭。
一起做饭是为了帮助病人重新融入社会。早上,我会召集一些人和我一起去买食材。50名患者中通常会有几人自愿报名。他们手里拿着计算器,在附近的超市选购最实惠的食材。回来后,大约15个人会一起做饭,剩下的人则躺下休息,等待用餐。
在这里,没有人会说“不干活就没饭吃”这种话。因为大家心里清楚,今天做饭的人可能明天就会因病做不了饭。所以,如果身体状况允许,他们就会主动做饭。大家也不会责怪没去购物也没有做饭的人。我认为这才是一个“健康”的社会。
在这家诊所,医务人员不穿白大褂。我们都知道,通常,医务人员会穿上白大褂,以示专业的身份。
穿着白大褂时,无论发生什么,护工都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是在以医务人员的身份与病人相处;同时,白大褂也能向病人展示医务人员的身份。然而,家人通常不穿白大褂,因此他们也很容易成为患者妄想的对象。
我们总是戴着角色的面具生活。当人们戴上父母的面具时,虽然也能与孩子相处,但只要戴着面具,父母就始终是父母,孩子始终是孩子,无法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往。
在与孩子的关系中,如果我们始终戴着父母的面具,那么孩子也不会摘下孩子的面具。如果我们将孩子视作朋友,就不会认为自己必须发表意见。当我们以父母的身份发表意见时,原本心情愉悦的孩子可能会闭口不言,因为他们不指望打断并批评他们的人能够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
在与父母的关系中,如果我们能摘下孩子的面具,就能以普通人的身份倾听父母讲话。我可以兴致勃勃地听父亲讲故事,因为我认为没有必要纠正他,即使他说得不对。
如果还是无法摘下面具,那就试着戴上朋友的面具吧。在亲子关系中,如果父母和孩子都戴上朋友的面具,那么彼此交流的方式也会发生转变。
我们都很清楚如何与面前的挚友交谈。我们不会干涉对方的生活,但也不会说“这是你的事情,不是我的”,因为我们是朋友,所以不会推开对方。
在亲子关系中,以“普通人”的身份去倾听,而不是父母或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