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若干思考

作者: 连平 马泓

未来我国服务消费市场发展空间巨大。相较于商品消费市场发展比较成熟,服务消费市场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未来发展服务消费在供需两端均有不少方面可以更好地施策,为服务消费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一是多措并举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完善保障体系,提升居民服务消费能力。居民拥有稳定、持续收入增长是扩大消费的基础。

建议进一步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的共济性,通过改善收入分配结构来扩大服务消费规模。建立儿童津贴,完善大病救助并规范管理体系,鼓励社会和慈善参与,落实家庭责任,重点关注留守儿童、随迁儿童和城市低收入儿童。地方政府应加大和商业保险机构的合作,推出高性价比的补充保险制度。

二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促进流动人口消费能力提升。

扩大农民转市民化社会基本保障覆盖面积,将长期已经在城镇定居和就业的流动人口及困难群体逐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其不敢消费的后顾之忧。

三是增加农村居民基础保障类财政补贴力度,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

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民在满足日常必需生活资料的刚性实物支出之外,在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等方面支出能力相对欠缺,需要中央政府加大相关财政转移支付支出力度,满足农民基本医疗、养老、教育保障需求。建议优化农民收入分配体制,扩大农民财产性收入增收渠道。

四是针对服务消费领域,强化信贷支持力度。

据测算,消费贷余额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拉动新增信贷2000亿元以上,拉动居民消费支出。随着居民服务消费支出比例提升,商业银行可根据自身情况,在符合监管要求的背景下,针对服务消费领域创新产品,适度扩大居民消费贷规模,降低消费贷利率,拉长还款周期。

五是改革相关税制,提升中高净值群体的消费意愿。

考虑到中高净值群体拥有很强的消费能力,可以参照国外经验,实行对适用较高层级边际税率的纳税人进行个人所得税消费定向抵扣政策。税务部门可以根据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制订一套消费定向抵扣标准,对适用较高层级边际税率的纳税人进行定额税收返还,返还额度根据边际税率确定。此举有助于刺激规模越来越大的中高收入人群的边际消费倾向,促进服务消费增长。

六是优化服务消费营商环境,提升消费体验满意度。

要积极扩大完善基础设施投资,提升服务消费基建投资规模,建立符合市场需要的服务管理体系和监管机制,扩大服务消费领域对外开放力度。让国际一流的服务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不仅可以让中国消费者在本土得到国际水平的优质服务,还能通过市场竞争倒逼本土服务企业发奋图强,追赶国际先进水平,最终提高“中国服务”的国际竞争力。

学术观点

拉动内需政策对企业的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孙浦阳 马科伟 于春海

“拉动内需、惠民政策与企业出口策略调整”

《世界经济》2025年第3期

扩大内需会激发国内市场潜力,影响外贸企业的销售策略。本文使用2011年-2014年实施的旨在拉动内需的惠民政策,构建一个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拉动内需政策如何影响企业出口策略。研究表明:在拉动内需政策实施后,受影响的企业产品出口额和出口数量平均下降29.8%和20.9%,且该影响具有持续性,使用工具变量等方法检验后结果依然稳健。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越高,或者获取中间商服务越便利,拉动内需政策帮助企业降低销售策略的调整成本就越充分,对出口的负向影响就越大。企业受到销售策略调整成本的阻碍越严重,在拉动内需政策实施后,企业产品出口下降就越显著。此外,拉动内需政策还促使外贸企业更加重视国内市场。

关注度

上期新媒体关注度排名(3月17日-28日)

1   加码扩内需

2   2025政府工作报告透露哪些信号?

3   DeepSeek一体机流行,一场硬件狂欢?

4   蜜雪冰城市值何以超千亿?

5   孤寡老人去世后, 身后遗产该归谁?

6   是他们造就了“杭州现象”

7   促消费如何发力?

8   这次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有何不同?

9   AI公务员批量上岗,铁饭碗不再铁?

10 2025,如何稳股市?

资料来源:《财经》APP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