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后遗症:牙齿矫正的隐忧

作者: 李倩

正畸后遗症:牙齿矫正的隐忧0

| 疼痛难忍 |

“这事说起来很难启齿,”来自伦敦南部的47岁教师艾米丽·罗伯茨说,“但我成年后一直在设法克服过去的遭遇给我带来的伤害。”

她举起一张七岁时的照片解释道:“你可以看看我小时候的面部比例。”照片中的小女孩戴着羊毛帽和围巾,整张脸非常匀称,五官端正且协调。“再看看我现在。”罗伯茨说着,把头转向一边,露出她严重后缩的下巴。相较她脸上其他成年后的面部特征,她的下颌小得出奇。“你看到了吧?”她说,“我的脸被毁了。”

有成百上千的英国人都像罗伯茨一样,认为正畸医生在无意间伤害了他们。这些人说,他们在孩提时代遭受了一辈子的伤害——伤害他们的并非穷街陋巷里的非法游医,而是阳光大道上的正规医生。许多人称,他们成年后的生活因此饱受疼痛和失调症状的摧残。

罗伯茨八岁开始接受治疗。她说自己小时候牙很齐,颌骨也不疼,但一年之内,正畸医生拔掉了她的八颗牙齿:四颗乳犬齿和四颗恒前臼齿。罗伯茨说,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她的牙齿将来因为过度拥挤而变得歪斜。“我的嘴巴可能是比较小,但他却把我的嘴变得更小了,小得可怕。”

为了关闭拔牙后的牙缝,正畸医生给罗伯茨安装了金属牙套,牙套上绷着弹力线。这个过程称为“拔牙矫正”,在罗伯茨身上看似取得了成功。但是,罗伯茨认为,牙医在把她的牙齿往回拉的时候,无意间致使她的上颌后撤,下颌也随之缩了进去——而进入青春期后,她身体的其他部分仍在继续正常生长。她说:“在我发育最快的时候,我的脸却被拉向了相反的方向。”

众所周知,英国作家马丁·艾米斯饱受下颌和牙齿疼痛的折磨,他曾抱怨说,像他这样的人“就活在口腔里”。罗伯茨对此深有同感。青少年时期,她相当烦恼下巴后缩的问题,但很快她就来不及操心这种容貌焦虑了。十几岁时,她一张嘴,就会听到令人不安的弹响。随后,她出现了肌肉痉挛的症状,脸、颌骨肌和喉咙时有“灼痛”,下颌关节后来也患上了关节炎。如今,由于下颌关节的软骨移位,她的嘴无法完全张开。她经常头痛、恶心,还一阵阵呕吐。肌肉痛顺着她的颈部、背部,一直蔓延到膝盖。

正畸后遗症:牙齿矫正的隐忧1
拔牙矫正:47岁的艾米丽·罗伯茨的案例
正畸后遗症:牙齿矫正的隐忧2
颌骨为何会萎缩?
有时,为了矫正门牙不齐,正畸医生首先会拔除恒前臼齿,然后给剩余的牙齿戴上固定牙套,一方面关闭牙缝,一方面矫正门牙。多数病例不会出现任何问题。但正畸专家迈克·缪和其他批评人士表示,这么做有可能导致上颌萎缩,日后就会出现咬合不正、气道变窄、颌骨疼痛等问题。

罗伯茨说:“成年后,我一直在锻炼身体,想端正姿势或摆脱疼痛。”她去看过神经科、骨科和疼痛治疗专家,但都没有效果。为了妥善管理自己的身体,她练了“几十年瑜伽”,还成了一名瑜伽老师。然而,她“每天都需要与自己作战,才能坚持工作,做热爱的事”。

她也看过其他牙医,多是私人牙医。我们身旁的桌子上放着一个文件夹,里面塞满了她的X光片、核磁共振扫描和诊疗记录。“罗伯茨认为,她所有的问题都源于正畸治疗。我不得不承认,她的想法很有道理。”伦敦圣巴塞洛缪医院的一位顾问写道。还有好几封医疗专业人士的信函,都表达了类似观点。

正畸后遗症:牙齿矫正的隐忧3
迈克·缪因发明名为“缪氏矫正法”的面部训练而走红网络。

罗伯茨花了上万英镑接受私人牙科治疗。她给我看了一个盒子,里面有11种矫正器,旨在缓解她的症状或是改善牙齿和颌骨的位置。她说,其中一些矫正器雪上加霜,但有些还是减轻了她的头痛、颌骨痛等问题。没有哪个专家能彻底治好她。她本想状告最初给她做正畸的医生,但那位医生如今已然去世。

罗伯茨现在觉得,指责任何一个医疗机构或从业人员都“没有意义”。她认为问题远不止这么简单,“整个正畸行业及其培训方式都有问题。”如果她说的在理,那么这将带来深远的影响。

2022至2023年度,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国民医疗服务系统共做了220多万例拔牙治疗,从成人口中拔出了250万颗牙,从儿童口中拔出了80万颗。据英国正畸学会统计,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每年有20多万名儿童和青少年接受国民医疗服务系统提供的正畸治疗。其中,约有5万人是先拔了牙,再佩戴固定牙套,矫正其余牙齿。

绝大多数患者并没有什么后遗症。但那些遭遇后患的人在网络上集结起来,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牙科界争论了数十年之久,公众却很少关注:为什么牙齿会长歪,又是为什么要拔掉那么多牙齿来矫正这个问题?

| 颌骨退化 |

为寻找答案,我走访了英国的正畸专家迈克·缪。他是个备受争议的人物,牙医管理委员会目前正在审查他在治疗两名儿童时的失当行为。然而,他也是出了名的敢于批评自己所在的行业。他在自己的牙科诊所门口迎接我,戴着眼镜,身材苗条,下颌轮廓分明。

迈克·缪认为,传统的口腔正畸学往往只是简单地将牙齿不齐视为一种遗传异常,于是只管拔牙,然后用牙套矫正剩余的牙齿,而不屑去理解复杂的进化和环境因素,这些因素不仅会影响牙齿,还会影响颌骨、上腭、面部、气道和体态。

正畸后遗症:牙齿矫正的隐忧4
约翰·缪现已95岁高龄,曾发明“矫姿法”。

治疗牙齿不齐和颌骨疼痛,迈克·缪采取的主要方法名为“矫姿法”,这种方法最早由他的父亲约翰发明。约翰现已95岁高龄。目前,世界各地都采纳了这种方法,治疗时会用到一套矫正器。首先会用一个上颌扩弓器撑开上颌,为每颗牙创造足够的空间,并促使下颌前移到理想位置。之后,患者会佩戴一个套在上排牙齿上的训练器,引导下颌向前收拢,直到养成习惯。还有一种名为“牙颌面矫形”的疗法,也使用了类似的上颌扩张法。在英国,想要做这两种治疗,只能去私人诊所,费用高达数千英镑。

迈克·缪的办公室里有个球形麦克风,连接着一台大屏幕,这些器材揭示出他的另一项业务。他是社交媒体上的名人,设计了一套很有名的训练方法,旨在改善下颌线。他的粉丝亲切地称之为“缪氏矫正法”。训练内容包括通过鼻子呼吸、用舌头抵住上腭以及在吞咽时咬合臼齿。但这种方法的效果尚未得到科学证实。

迈克·缪对人类的咬合有一套非常复杂的宏观理论:数十万年来,人类以狩猎和采集为生,会花大量时间咀嚼硬实且多筋的肉类,那时人类的颌骨更大、更结实,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所有牙齿。哈佛大学进化生物学家丹尼尔·利伯曼在其著作《人体的故事》中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过去几百年来,大多数人的颅骨(尤其是颌骨)都是牙医的噩梦。”利伯曼写道,“相比之下,那些以狩猎和采集为生的人类,他们的牙齿健康状况几近完美。”

迈克·缪列举了我们的饮食习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去星巴克买一杯摩卡,加双份奶油和糖浆,差不多就能摄入500大卡的热量,而在摄取这些热量时,我几乎什么也不用做。”他进一步解释道,“你知道,器官用进废退。而我们吞下去的这些加工食品,几乎都不用咀嚼。”随之而来的就是颌骨发育不良。

迈克·缪指出,用嘴呼吸的人也越来越多,部分原因是我们现在长时间待在容易积灰的室内。嘴巴张开时,舌头的静息位会改变,无法再抵住上腭,给上排牙施加压力。因此,上腭会变窄,留给牙齿的空间也会变小,牙齿就会不齐,致使上下颌无法正常咬合。这就是咬合不正,研究表明,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都有这个问题。一些人还会因此出现颌骨疼痛的症状,也就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正畸后遗症:牙齿矫正的隐忧5
路易莎,9岁和18岁
约翰加入了伦敦东南部布鲁克综合医院的一个研究小组。“我们每人都接手了一个病例,负责对其进行治疗。”约翰说,“路易莎是我的患者。我改善了她的牙齿状况,但还不够完美。我当时还在学习。”
正畸后遗症:牙齿矫正的隐忧6
匿名病例,9岁和11岁
“正畸医生称,治疗最多只能让患者的下巴向前生长3毫米。”约翰说,“如你所见,50多年前,我的治疗效果就已远超这个数值。”
正畸后遗症:牙齿矫正的隐忧7
巴特尔,23岁和26岁
“他来找我,说想改善自己的样貌。”约翰说,“他接受治疗的年纪相对较大。但你可以看到结果,他好好佩戴了矫正器,面部骨骼发生了变化。”

迈克·缪认为,所有这些都会导致面部变长、下巴后缩和气管阻塞,因为下颌骨会在夜间放松,向后位移,舌头也会随之后撤,从而引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这种疾病很严重,患者在夜间会多次出现呼吸暂停,然后重新开始呼吸的情况。

他将上述种种累积效应合称为“颌骨发育不全”。他认为,大多数人或多或少有点这方面的问题,具体有多严重,可能要受遗传影响。相关情况很复杂。他承认:“我们对这个问题依旧缺乏正确的认识。”虽然颌骨发育不全未必会产生严重的症状,但迈克·缪表示,情况正在恶化。

他坚称,正畸医生一直以来都未能充分理解问题的全貌,简单的拔牙和矫正“只是在重新安排泰坦尼克号上的座位”——他们忽略了真正的问题:在整个现代社会,所有人的脸都在下垂。这就是为什么他设计了那些主要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日常训练,因为要想长出强健的颌骨,为所有牙齿创造足够的空间,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小开始。

| 心理因素 |

劳伦·帕卡姆现年36岁,12岁时为矫正深覆合的问题,拔掉了四颗前臼齿,但她说自己的症状其实“并不怎么严重”。然后,她开始佩戴牙套和正畸橡皮圈来收紧牙齿。20多岁时,她智齿疼,拔了三颗。她说:“如果我当时就知道现在的情况,肯定不会随随便便拔牙。”

近几年,帕卡姆的颌骨痛和偏头痛都在不断加剧。她还在青春期后期出现了睡眠问题,“如果我仰卧着睡觉,呼吸就会停止。后来,我确诊了睡眠呼吸障碍。”

她去看了一个睡眠专科医生。医生认为,她的健康问题可能出在牙齿矫正治疗上。“简而言之,就是我的牙弓变窄了。”她目前正在接受私人治疗,用隐适美的矫正器扩张上牙弓,自费4500英镑(约合人民币4.1万元)。最近,她还接受了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安排的手术,目的是扩大气道、改善呼吸,但“效果并不显著,只是略有改善”。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