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再战京东
作者: 谭亚各种猜测都没能真正打到七寸。2025年2月11日,元宵节前1天,京东官宣正式加码外卖业务,明确信号是“将对5月1日前入驻的外卖商家全年免佣金”。几天后,京东再次宣布,将为骑手缴纳五险一金。
24日的第三弹更“狠”,将承担外卖骑手五险一金的所有成本,即骑手个人部分的社保费用,京东也包了。京东在“兄弟们”身上砸下血本,上一次还是针对物流体系的快递小哥。
京东为何在这个时候放出信号弹,为什么在舆论哗然之时,分批次解释它的策略?
是没完全想好吗?
事实需要时间验证。“京东三弹”很快炸开了外卖江湖的锅,刘强东准备从骑手身上凿开一扇门。
早在2年前京东就曾放出送外卖的消息,从电商时代开始屯兵自建物流,京东面对即时零售这片日益肥美的鲜肉,没有绝食理由,但它的吞咽动作还是让许多人震惊。
1 400年前,罗慕路斯与雷穆斯两兄弟在巴拉丁诺山开始兴建新城市“罗马城”,开启王朝新时代,七座小山丘托举起罗马帝国揭开千年史。
罗马非一日建成,提前多年编织的运力网络,也是京东一部七丘之城的建造史。快速配送一份品质外卖,刘强东的兄弟铁骑这次能否延续“尔若战,速必达”?能否成为京东“区域仓+前置仓+即时运力的配送生态”最后一项工程?
App巷战
自带运力的京东早在2016年就悄悄写好一层代码—京东到家围堵“家门口”,彼时,趁美团和饿了么挤在一日三餐的饭点掐架,京东拎着蔬菜、水果、生鲜,悠闲地摁动用户的门铃。
因而当这位下午茶时段的选手突然来抢饭碗,外界哗然。据最新消息,2月11日官宣后,京东外卖正式上线一周就迅速攻入39座城池,部分城市订单量增长超过100倍。

为外卖预热,覆盖大型超市、便利店、菜市场、花店和数码门店等,京东App中的“京东秒送”提前上阵。为围剿美团“闪购”在即时零售配送业务的士气,京东与旗下核心配送队伍达达合力,整合迭代的“秒送”业务,在过去一两年间打响了多场巷战。
宣布上线外卖后,京东在红色App里布阵排兵,重启另一场巷战。《商界》记者看到,“京东外卖”设置在一级入口的“秒送”频道。从各个平台反馈的信息来看,相比运营10多年的美团等外卖巨头,用户在用餐高峰下单京东外卖,等时稍久。
京东外卖未单独开发App并不意外,通过外卖服务向即时零售业务“导流”,在红色App里一统江湖正是京东的主要意图。外卖是京东意欲补齐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块拼图。
而战火余温还在的“秒送”频道,正在为品质餐饮商家的入驻提前占地预热。为巩固“随时可购”的便捷印象,“咖啡奶茶”吸引了瑞幸、库迪、霸王茶姬等知名品牌入驻,京东甚至还提供了大力度“9块9免运费”的补贴。
要知道,这是互联网咖啡们都做不到的事。“9块9”优惠多限于线下自提,而京东秒送的配送补贴则让用户可以直接下单并享受同样的优惠。品牌通过京东秒送引流,京东则借咖啡奶茶等高频且需求庞大、稳定的客群,为送外卖打基础。一旦用户养成通过京东秒送下单奶茶和咖啡的习惯,其他餐饮品类的增长潜力将提升,并且还能弥补京东在中小商户资源上的不足。
外卖这碗饭好不好吃,只有吃了才知道。刚需时段的履约能力是包括外卖在内的即时零售的根基,相较于美团等依赖中小商户的众包模式,京东的履约链条看上去更“可靠”,它有达达这把瑞士军刀—这支养了近10年的专职骑手运力。对京东而言,达达披着众包的皮,实则能指哪儿打哪儿。
但京东深知,外卖和隔壁的快递业务在地域、私有性履约的效率要求之间有很深的沟壑。无论是京东、阿里,还是美团,困在骑手运力里的本地生活服务与困在系统里的骑手一样,都不得不面临与电商特有的公用、全国性的基础设施完全不一样的战争。
尤其对一城一池自建物流的京东而言,感受更深。快递物流的浑身牛劲儿在即时零售的配送服务前,根本使不上力。从“到家”到“秒送”最后再到“外卖”,京东重新变成新人。
构建防御工事
“即时配送精准狙击了电商的老巢。”一位资深电商人士告诉《商界》。京东看似主动出击,实则更像一种防御性攻守—3C、家电等次日达的蛋糕正被分食者大口吃掉。
死磕即时零售,为红色App的生态导流,是京东非吃这顿外卖的理由。此举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外卖强大的高频流量可将京东App日活用户的使用时长拉长,并通过跨品类推荐(如外卖+日百组合订单)提升主站GMV转化率;二是每单外卖能产生精确到楼层的用户位置数据,未来有望用于京东全国各地前置仓选址的优化。
可以说,京东构建“区域仓+前置仓+即时运力”体系是最终目的,也是外卖这片拼图的战略意义。
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提升管理效率,此举是为强化即时零售能力,应对美团、阿里的竞争。同时,通过“京东秒送”品牌一统即时零售服务,以“秒”为维度的履约竞争,自然让京东有了补齐最后一块拼图的强烈冲动,并且越快越好。“民以食为天”,好不好吃都必须吃。
最近半个月,哗然的舆论呈现一边倒,继而又开始从字里行间挑刺:京东不可能为达达骑手交五险一金,针对商家的“0佣金”长久来看恐变形……为吸引更多稳定运力,与美团等竞争对手抢饭碗,京东暂时未透露更多信息,如拟增加多少专职运力。“新加入的骑手与现有骑手”的福利覆盖范围中,中流砥柱达达的众包骑手与京东驻店运力将如何界定?
直击灵魂的一问来自一本账单:若按全国平均标准预计,京东若实打实兑现五险一金的承诺,每年须斥数百亿元额外开支。撒钱成性的“霸总大哥”哪来这么多钱?
达达是京东起跑的那双腿,这双腿能跑多远,取决于二者的关系,也是京东赶在2025年初官宣外卖的底气。记者了解到,京东秒送的即时配送订单全权由达达运力支撑,后者也承担了京东外卖订单的履约。而这段关系的走向,也是京东搅局外卖江湖、能多大程度兑现承诺的关键因素。
为了将这顿外卖送上门,京东和达达维持近10年的马拉松恋爱,也被更多人知晓。
屯兵十年
2015年4月,为巩固“次日达”电商业务的便捷购印象,京东率先押注“到家”服务,最早动起了本地生活服务的心思。当时美团、饿了么还在饭点开战,“京东到家”主动避开,从下午茶、水果蔬菜等菜篮子包抄。
次年4月,“京东到家”和当时国内最大的众包物流平台达达传出合并业务的消息,京东以47.4%的比例占股,牵手后成立“新达达”。
一段缘分就此开始。
电商和本地生活服务考验不同的履约能力。严格来看,后者须在2—3公里的生活半径拉扯一张更复杂的高效配送网络。对仓配有强烈执念的刘强东,看重的正是达达那双成熟有力的小腿,“雇佣军”达达也想傍上一双更有力的大腿—它的“腿”要长在一个更有潜力的躯干上。
它们度过了一段和谐的蜜月期。接下来的4年间,双方越来越默契。2020年,京东通过2次增持,将持股比例从约47.4%拉升至约63.2%,成为控股股东;达达在承接其他平台订单时,首先应满足京东的专配需求。
这4年,京东到家订单增长迅速,达达加速融入京东生态,达达快送成为京东即时零售的核心运力支撑。
为解决更大范围的本地生活便捷需求,同年上线的京东“小时购”也交由达达全面承送,继续推动订单量。已掌控绝对话语权的京东,不久后携达达与某PC品牌商的200家门店签约,加码3C产品“1小时达”服务。
前端靠“小时达”入口引流,达达在后端拉练履约效率,2022年2月达达首次盈利。
然而,这一年,愈发生猛的“美团闪购”从医药、3C、生鲜等非餐饮类刚需消费品类,闪电出击,完成站内引流种草。另一边,饿了么也如法炮制,持续祭出类似的大杀器。
为更有力地履约,备受冲击的“到家”订单促使京东和达达双方的关系愈发紧密,它们分别于2023年11月、2024年9月,两次签订“货运服务协议”,强化了同城货运合作。
争分夺秒的追逐游戏变得愈发激烈。不久后,取缔“小时达”,京东全面推进本地生活服务,推出更简单粗暴的“京东秒送”服务—卡着“秒”表来送货。随时盯着附近的需求和能满足需求的骑手,京东再次吸引注意力,一时间制造出很多“社会新闻”。
“用户体验是我们胜出的唯一理由。”刘强东曾强调。京东秒送通过“最快9分钟送达”这一承诺,在一台苹果新手机发布后迅速将其送到用户手里。这样的操作势必会让大洋彼岸的库克都瞠目结舌。
即时零售有严苛的履约效率要求,“小时购”与电商的逻辑完全不同。“即时零售的终极目标正是蚕食围剿电商业务。”一位电商行业分析师近日向《商界》表示,这或能作为一种角度,解释京东在年初“梭哈”并突然官宣外卖等种种行为。
1月初,京东拟全资收购达达的消息传出,京东拟以溢价42%的价格收购达达剩余股份,计划将其私有化退市,完成全面整合。十年长跑,一朝联姻,达达这双腿有望完整地长在京东身上。
数据显示,达达秒送的年活跃骑手数量接近130万人,累计注册骑手数量达数千万。一系列操作似乎都在预示,达达将深度接入京东的物流配送版图中,干一票更大的。
新编铁骑
困扰友商们的专送运力同样会卡京东脖子,京东如何延续当年自建物流时啃硬骨头的魄力?
据了解,短短几天放出2次“交社保”的叠加条件,京东有意继续“老带新”的福利传统,让外卖小哥和快递大哥一样收入稳定、工作幸福、老有保障。
问题是,五险一金、0佣金能否如愿弥补中小商户资源匮乏和骑手网络搭建,让京东在达达秒送的基本盘上快速搭建一支听指挥、骁勇善战的外卖专送队伍,决定了接下来的战局,这也是京东能否抢跑的筹码。
美团的赢面,在中小商户网络和拉练成熟的配送网络。比如,高峰期的写字楼,先上电梯还是先打电话,放在公司前台哪里……外卖的沉没成本在饥肠辘辘、抓紧时间午睡的白领身上,足以打败一顿所谓的品质午餐。
在新编部队上阵前,显然,这对新婚宴尔还有一段全新的“磨合期”—商户成为这段新关系的闯入者。平台接单、商户出餐与骑手之间的三方关系,亟待考验;另一边,诱人的承诺能否让成熟骑手倒戈,进而抽掉友商釜底之薪,也决定了京东外卖配送的时间表。
强大的市场渗透力和本地生活服务的高效运营,是京东必须补上的课。
最重要的是专送运力缺口。据公开资料,2022年美团的即时配送交易规模达1 600亿元,覆盖超过600万家中小商户,这使得美团在外卖市场中占据了70%以上的市场份额。此外,美团拥有近800万活跃骑手,能够实现极高密度的配送网络。
灵活配送和运力密度,也是一日三餐的饭点高峰所绕不开的赛点。区域内的订单量与运力资源的匹配程度,将直接影响履约效率和成本。
像买卷纸那样点外卖
不得不说,京东是懂宣传的。短短几天,“社保”话题迅速引爆热搜。尽管京东官方出面打假了地推中介,但后者无疑帮京东弥合了不对称的信息,成功将其“0佣金”和“五险一金”的承诺撒遍了大江南北。
最新数据显示,目前京东外卖已迅速在全国39个城市上线,覆盖范围将持续扩大。当前,已有近20万餐饮商家申请入驻,并仍在增长中。
硬刚美团65%的市场份额以形成强议价权,京东在“赌”。“从消费惯性中强制转移注意力也从多个方面考验着京东的落地运营。”上述电商人士说,京东需通过补贴和品质心智(食品安全评级)重构一种认知,京东是否具备这样的黏性基础?京东仍在“赌”。
本地生活服务最后拼刺的永远是“最后一公里”和最后几分钟。记者发稿前夜,突然发现家中的卷纸还剩一卷。凌晨在抖音超市下单,第二天中午就收到货。“京东仓储+配送速度”超出预期所创造的转圜余地,与外卖的刚需、随机高度重合。
如此看来,京东具备送外卖的心智基础。“京东送得快”,多年来京东在供给侧的积累和效率拉练,将这种信任一点点刻成信念。
一种更“野”的猜测是,达达彻底并入京东物流后,将与德邦物流协作互通,今后快递员和外卖骑手有望合为一体,实现运力复用。
拥有多场景配送的沉淀,京东再次将注意力放在最擅长的“送货上门”这件事上。未来,京东很可能通过整合外卖订单与家电维修、超市补货等履约需求来解决问题,在起得最早、积累最多的赛道全速前进。
用外卖订单来刺激即时消费,进而带动整个App活力,京东的愿望能不能成真?刘强东最看重的京东兄弟,尚能“饭”否?
那个越来越不常被点开的红色App,能否被人们移至手机首屏主页?卫生纸用到最后一卷再点开的松弛,能否复制到11:50才打开的外卖按钮,这些答案全都藏在前述问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