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为游戏作嫁衣,或者相反?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陈宇)

电脑游戏与电影等娱乐形式共享资源,在目前看来是电脑游戏的一大进展,但到下个世纪,将很难说清谁向谁攀亲。甄别游戏的艺术性,比谈论艺术的游戏性,要老套得多

对星球大战、刘关张和韦小宝的资源共享

自去年年底以来,有几件发生在电影圈边缘的事情值得关注。乔治·卢卡斯的电影《星球大战》最新版《前传1:幽灵威胁》和电脑游戏《星球大战》最新版(Star Wars:X-Wing Alliance)先后发行。前者和后者同样造成空前的等待和轰动。由电影改编的电脑游戏《世界大战》(The War of the World)大规模发行。由同名电影改编的电脑游戏《银翼杀手》(Blade Runner)上市。由同名电影改编的电脑游戏《黑衣人》(Man in Black)发行。脑游戏《决战朝鲜》与电影《铁血大动脉》(以朝鲜战争为背景)同时在北京海淀剧院首发、首映。今年3月,法国著名游戏软件公司Ubi-Soft在北京电影学院设立奖学金,并邀请学生去法国进修。著名视频游戏《街霸(Street Fighter)被好莱坞改成电影……我们突然发现,电脑游戏,这种娱乐文化中的二线替补队员,不知何时从“不好好学习”的中学生的业余时间里,从破旧街道的乌烟瘴气的游戏厅里,跳到了大众娱乐的前台。并且和电影——这个近百年的娱乐文化之王开始联姻了。

电影为游戏作嫁衣,或者相反?0

根据电影《星球大战》改编的游戏《同盟铁翼》

《世界大战》(War of the World)是1898年英国杰出的科幻小说家乔治·赫伯特·威尔士的作品,描述一场由外星人侵入英国所造成的恐慌和混乱,此书大受欢迎。几十年后,在广播领域里,有关此题材出现了一个著名事件,当年的电影奇才奥逊·威尔斯做广播员的时候,曾经在电台播出此广播剧,结果被听众误认为是新闻,于是开始大规模逃亡,引起巨大恐慌。当然,好莱坞根据小说拍摄了已经成为经典的科幻电影《火星人入侵地球》。今天,它又被改成游戏,同样大获成功。值得注意的是,电脑游戏对此一题材的介入并不只是继承了小说、广播剧、电影的情节,它借鉴了其中的人物、造型、风格,以及背后所蕴含的理念。

电影为游戏作嫁衣,或者相反?1

根据电影《星球大战前传Ⅰ》改编的同名游戏《幽灵威胁》

电影为游戏作嫁衣,或者相反?2

根据电影《星球大战前传Ⅰ》改编的游戏《竞速者》

同样的情况出现在对《三国演义》的开发中。今年早些时候,日本著名的电脑游戏公司发行了《三国志6》,4个月来一直在排行榜中屹立。罗贯中恐怕当年做梦也想象不到今天有那么多人依靠他创作的作品吃饭。从历代的说书人,到连环画作者;从中央电视台《三国演义》剧组庞大的工作队伍,到三国影视旅游城的工作人员;从日本的三国动画片作者,到日本著名的光荣公司——他们出品了至少9个版本的三国电脑游戏,每一版的销售量都以百万计。而今天全世界的三国电脑游戏至少有几十种,刘备、关羽、张飞几个人物形象在整个大众娱乐领域内创造了只能以天文数字估量的财富。

“仿佛有这么一种倾向,”一位资深电脑玩家说,“原创的形象和故事打通了各种大众娱乐形式(畅销书、电影、电视剧、电视游戏、卡通甚至游乐场)之间的堡垒,如果按照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来说,今后娱乐公司最大的资源不是几个大牌导演或演员、不是最专业的工作人员,而是几个原创故事、人物的所有权。例如米老鼠之于迪斯尼、《七龙珠》之于Bandai公司或者《星球大战》之于卢卡斯公司。”

电影为游戏作嫁衣,或者相反?3

电影为游戏作嫁衣,或者相反?4

同一个原型故事,同一组原型人物,会在各种娱乐、艺术形式之间流通,无疑是因为它深刻而普遍地反映了人类的情感与欲望。远古神话、荷马史诗、莎士比亚戏剧、《红楼梦》,直到大同小异的各种民间故事等等,莫不如此,——人类勇于以不同的媒介和方式来创造、再创造这些故事与角色。而今天与昨天有所不同的是,是原创形象和故事背后的大公司,以及这些大公司背后的经济原则,决定了我们的主流娱乐方式和其中流通的内容。正如《泰坦尼克号》的导演卡麦隆所说:“电影、视频、音乐、游戏、玩具、交互式软件,这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一个渗透了许多媒体和市场的食物链。今后谁能在许多不同市场的同一主题上顺利投资,谁将会成为赢家。”

对一个故事和形象的阐述可以用很多种手段,多到那些新新人类不知道最初的故事讲些什么。于是会出现某些看起来很笨、很原始的产品,例如坊间最近出的一张多媒体光盘,内容是“三国志事典”,它没有任何花招,只是把那些三国时代的人物、事件、兵器、趣闻,悉数整理给你看。这也吸引了不少玩家,可谓是游戏时代的一种回潮。当然,对于电脑游戏玩家而言,谁制造游戏是无关紧要的;游戏与电影等娱乐产品共享资源,至少在目前看来,是电脑游戏的一大进展。

“我现在在生活中有什么问题做得不够好,下意识地就想上哪儿找Load键,想再来一遍”

很难说最后谁靠谁

“一部创意非凡的游戏如同一部感人至深的的电影巨作,会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与风靡全球的影坛新贵《拯救大兵瑞恩》一样,西班牙Pyro小组的处女作《盟军敢死队》是一部二战题材的策略游戏新秀……”

这是最近一个热门游戏的广告语,显然游戏销售者们希望通过与同题材电影巨作攀亲来促销产品。但是,很难说下个世纪会是谁来向谁攀亲。

一项统计显示,去年,全球的电脑游戏的销售额已经大于整个电影的销售额,最宽容的好莱坞大亨可能也已经意识到了电脑游戏对电影的冲击,因为电影和电脑游戏的主要受众是相似的,同为15~30岁的青少年。“本世纪电影逐步成为大众娱乐的核心,而电脑游戏正在重演这段历史。”一个31岁的影迷兼电脑游戏迷说。

成型的电脑游戏出现还只是十来年的事情,但它不再是挖地雷、吃金子那种简单的智力测验,它已经可以展现《帝国时代》这样的上下几千年的宏大胸怀,和《仙剑奇侠传》这样的江湖儿女婉转的情感,处理文学、话剧、电影等“老牌”文化娱乐形式所处理的故事和人物。而在十来年的发展时间里,当年“电影艺术”还只是集市里的“西洋镜”;“摄影艺术”还只是用来记录人的长相;“绘画艺术”还只是在岩壁上的涂鸦而“雕塑艺术”只不过是捏一个泥碗用来喝水。

电影为游戏作嫁衣,或者相反?5

今天电脑游戏被大部分人归为娱乐,可能因为它仍然处于发展的初期。正如大部分娱乐形式,在其发展的初期,主题都是奇观展示(给人以新鲜的形式)和生理刺激(例如色情、暴力)。的确,现在大部分游戏还是类似于《银河飞将》这样的奇观展示,以及《红色警戒》、《香蕉俱乐部》这样简单的战争刺激和色情刺激。但我们不要忘了,电影的初期不也是如此吗?最早的几部电影,其中之一表现的就是两个人的接吻,还有类似于《玛丽皇后上断头台》这样的展现暴力的影片。谈到奇观展示,最有名的早期电影大师梅里爱的片子,几乎都是《月球旅行记》这样的奇观。

电影为游戏作嫁衣,或者相反?6

电影为游戏作嫁衣,或者相反?7

根据电影《银翼杀手》改编的同名电脑游戏

“电脑游戏与电影从本质上来说是非常相似的,它们都是通过视听手段传递信息,塑造形象,讲述故事,最后影响受众的情感,使之获得满足。”北京电影学院的一位研究生说,“电脑游戏继承了电影的视听手段,几乎所有的电影的视听语言手段都可以在电脑游戏中实现。而且,电脑游戏还有许多电影所没有的优势:交互性、更低廉的成本和更富时代感的思维方式……”

或许,以电影等其他艺术形式的标准来衡量电脑游戏,这本身就是一个老派的做法。谈论游戏的艺术性远不如谈论一下艺术的游戏性。如今的主流电影简单得越来越像低劣游戏,先锋电影里面常体现着一种游戏态度,而本世纪的前卫艺术整个儿都充斥着一种游戏精神。早几年有人试验互动式电影,结果是失败的,他们解释说观众看电影时不想自己决定结局,然而一部很普通的英国电影《滑门》,因为设置了故事发展的两种可能性,就引得观众津津乐道。只是,还没有人能对电脑游戏的互动性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没人能说清电脑游戏的真正魅力所在——学者还不知讲什么好;而玩家的说法则是:“你要是不爱玩,跟你说什么呀!”

可见,电脑游戏与电影在本质上并不相似。玩家都有体会,在玩电脑游戏的过程中,随时可以存盘,所以很多人在与魔鬼交战前,先存盘,如果失败,再从存盘处载入,此招叫作save/load大法。IBM(中国)公司的一位毛小姐说:“我现在在生活中有什么问题做得不够好,下意识地就想上哪找load键,想再来一遍。”电影是本世纪最富想象力的艺术品和娱乐产品,而到目前为止,它毕竟还是绘画、摄影这些模拟形式的近亲。只有电脑游戏从一开始就横插入数字化虚拟时空,它对两种时空的调度与混淆、把玩,必然使它成为21世纪人们最喜欢的娱乐方式。

“所以,不用急,”一个游戏开发小组在网上的BBS里说,“可能用不了多久,电脑游戏就会出现同电影一样(甚至超出电影)的思想、哲学、深沉的情感、丰富的人物性格,以及对现实的深刻反映。”的确,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就会像今天电影界一样,有和好莱坞一样的电脑游戏“圣地”,有著名游戏导演、著名游戏公司、游戏男明星和女明星,尽管这些明星们或许整个是虚拟的。或许有一天,假日里,我们的父母在读书——金庸《鹿鼎记》;我们在看DVD——王晶最新版的《鹿鼎记3》;我们的孩子作为玩家,可能会高兴地玩着最新版本的电脑游戏《鹿鼎记5》——中间的韦小宝长着玩家自己的相貌,左首是阿珂,右首是双儿,对面是公主,“五条”——他们正在其乐融融地打麻将……

电影为游戏作嫁衣,或者相反?8

不看美国电影,听听日本音乐

日本一家财团与《音乐生活报》合作,5月24日在北京建成一家日本音乐信息中心。这是一间充斥日本音乐(上千张CD)的免费“乐吧”;一间随时准备进行音乐产业与音乐文化的交流、研讨的小会场。目前它只有三个工作人员,他们一点也不知道自己的工作是否会引起注意。当然,最初引进日本偶像剧的人当时同样不知道前景如何,结果现在很多电视剧制片都是要搞中国自己的偶像剧。

电影为游戏作嫁衣,或者相反?9

我们的时代

1999年5月,崔健《新长征路上的摇滚》再版,距其初版整整10年。一个时代过去了。

“重新挑战”是京文音像公司的市场推广说法,“再现历史”是乐评人的文化措辞,“我高中时代如何如何”是歌迷们的触景生情,而崔健久已不唱这些老歌:“我不愿怀旧,因为有些伤感。”

“我一直没偷懒,没撒谎。”“我总在演出,或大或小的场合,但是没停过。”“我不希望政治影响商业的演出。”“以前的歌是往外走,像《出走》,而《无能的力量》是往内走。新歌更有力量,新歌具体表现每种感觉,这是真正的力量所在。”“希望10年后再版《无能的力量》。”

希望10年后人们会记得,在20世纪末,崔健每次唱《混子》一歌时,都会大声问台下:“你们过得怎么样?”台下的回答是:“凑——合!”

电影为游戏作嫁衣,或者相反?10

崔健近照(娄林伟 摄) 崔健电脑游戏星球大战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