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的滑雪
作者:苗炜(文 / 苗炜)
当你没有机会去滑雪胜地滑雪度假的时候,你也很难在观赏冬奥会高山滑雪大回转比赛时找到多少乐趣。对观众来说,冬奥会的比赛项目较为生僻。其原因之一是冰雪项目充满了富人气息。
然而,当你有机会在瑞士或加拿大体味滑雪的乐趣时,你也千万不要以为周围的游客都是有教养的家伙。特别是那些滑雪板上的青少年,他们跟你说的第一句话可能就是:“闪开!”
为了吸引观众,长野冬奥会首次将滑雪板设定为比赛项目,也正是滑雪板给冬奥会带来了麻烦。
2月11日,加拿大的罗斯·雷巴利亚蒂被查出服用大麻,国际奥委会药物委员会以13票对12票,同意取消雷巴利亚蒂在几天前获得的男子滑雪板大回转的金牌。加拿大体育代表团立即申辩,吸用大麻不会加强运动员的体能,好多体育组织并不限制运动员吸大麻,雷巴利亚蒂有10个月不吸大麻烟了,他可能吸入了一些“二手烟”,所以尿样中大麻含量也不多。该国发行量最大的《多伦多星报》则说,雷巴利亚蒂使用毒品是为了娱乐,如果因此而失去金牌,那就太荒谬了。
国际体育仲裁委员会最终决定,雷巴利亚蒂可以保留他的金牌。而此时,这位26岁的明星下落不明。长野县警方已与国际奥委会、加拿大驻日使馆和加拿大代表团达成协议,可以违反日本大麻取缔法的嫌疑随时传讯雷巴利亚蒂,但奥运冠军潜逃了,飞回他该去的地方了。他可能会想一想:该不该参加奥运会呢?
那些对滑雪板有着疯狂热爱的人并不愿意这个项目列人奥运会,就像那些喜欢另类音乐的人绝不愿意在电台排行榜上看到他们钟爱的乐队。这是滑雪板叛逆的特性,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比如空中抓板的一个花样动作,他们可以称之为“臭鱼”,但在奥运会上,“臭鱼”肯定会被一个较为雅驯的字眼代替。
挪威滑雪板技巧高手特杰·哈克森对奥运金牌的诱惑无动于衷,他对奥斯m的一家报纸说,奥运滑雪板比赛有太多不关他的事的玩意儿。哈克森所指的大概是奥运会的国家荣誉或民族主义,他在冬季极限运动会上获得了滑雪板技巧“世界冠军”,而他的头号对手—美国人托迪·理查德认为,哈克森缺席冬奥会将使滑雪板技巧比赛贬值。
《滑雪板》杂志的编辑杰弗·凯伯斯则写了一篇(我们能使奥林匹克回归吗?)的文章,凯伯斯担心奥运会的商业气息会使滑雪板运动丧失灵魂,90年代以来,上百万的滑雪板爱好者这样注释这项运动:年轻的、刺激的、另类的、纯粹的。
从某种角度看,滑雪板可能更符合奥林匹克原来的业余精神,但如今奥运会的官僚风气却让青少年无所适从:美国人组织起了滑雪板技巧队,但教练却担心那些孩子根本不把训练和奥运比赛当回事。在1996年夏季奥运会上,美国拥有最棒的山地自行车选手,但他们似乎不想拿金牌。
“谁说奥运会上没有种族问题,谁就在撒谎。”美国的一位滑雪板选手如是说。他们认为,奥运会设立滑雪板项目就是为吸引更多的观众。
的确,滑雪板是奥运会吸收的第一个X-Game项目,这势必带来观念上的矛盾,那些有钱的、抱着一块滑雪板去高山上聚会的孩子们担心他们一旦参加了奥运会,心中某些纯洁的东西就会丧失,尽管他们可能会抽大麻,但他们却认为参加奥运会“是最可怕的感觉”。
雷巴利亚蒂的金牌与大麻给长野冬奥会留下的正是这种矛盾。路透社电稿说:“滑雪板现在是一个新的冬奥会项目,但过去曾是无所事事的年轻人从事的一项粗野运动。这项运动在冬奥会一露面就引起了争议,它可能致人重伤,而且散漫至极的选手会对国际奥委会的官员嗤之以鼻。”
但不管怎样,奥委会既然决心“招安”滑雪板,就不会因为雷巴利亚蒂吸大麻或别的滑雪板选手毁坏奥运村公物而放弃,组委会官员说,今后要对滑雪板选手加强教育,以改进这一项目的形象。
有数以万计的观众观看了滑雪板项目的比赛,其中10%的观众观战时胳膊下面就夹着一块滑雪板,有人预计,到下一届奥运会时,会有40%的观众带着滑雪板来观看比赛。
也许到那时,挪威的哈克森会改变他对奥运会的看法,或者至少不再有那么强烈的抵触情绪。但那并不重要了,他们很纯粹,他们也很脆弱。 奥运会项目极限运动滑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