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人反误聪明事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方向明 张晓莉 皮昊)

聪明人反误聪明事0

“点子大王”兴兴衰衰

“公关大师”起起落落

“点子大王”成为“警方通缉犯”

4年前,《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以《何阳卖点子,赚了40万》为题,把他捧上天。4年后,《中国青年报》又以《追查点子大王》为题,把何阳狠狠摔在地上。

据报道,1996年11月21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法警两次来到著名“点子大王”何阳家,对他与邮电部一家企业的技术合同仲裁结果进行强制执行。但何阳家大门紧闭,门上插着两份《北京晚报》,表明他两天没回来。法院无奈,只好等他露面再将其拘留。人们根据何阳名片上提供的诸多号码一一拨打电话联系,不是没有人接就是对方称何阳早已离去。记者由此得出结论:“点子大王已跑了”。

报道还称,由于何阳与那家企业发生技术转让纠纷,北京市技术合同仲裁委员会在调解无效的情况下,于1995年10月16日下达了裁决书,裁定何阳赔偿该企业直接经济损失608986.92元。但何阳就是不给,该企业于1996年3月7日告到了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此间,何阳找到法院,退给该企业2万元技术转让费之后就失踪了,多方查寻何阳的行踪,方知他已不再是《科技智囊》的主编。经法院了解,何阳公司的帐号上也只剩下2000元。到1996年12月23日发稿前,法院和技术交流站都未找到“点子大王”,而何阳的红旗轿车也不见了。据了解,并非该企业一家在追何阳,何阳利用一项技术已使几家企业受骗上当。

报道最后称,何阳家住北京东城区一座被京城老百姓称为“大款楼”的楼里。他还有其他不动产,其新购置的红旗轿车就价值二三十万元。何阳的一走了之,让人费解。

多家媒体转载或发出倾向大致相同的报道,《中国经营报》说:“点子大王”的时代结束了。《中国保险报》也说:《点子大王》当上了游击队员。还有报纸称:“点子大王”这次没了点子。《南方周末》更狠:大标题是《何阳点子有鬼,溜之大吉》。霎时间,“点子大王”成为警方通缉的诈骗犯,携款外逃。

何阳没跑,他在暗处伺机反扑

何阳4年前种下的一个小麻烦,终于酿成一个大麻烦。事情原本很简单。1993年初,邮电部通讯设备厂技术交流站找到何阳,请求转让“蓄电瓶电子充电器”技术。技术转让合同规定:交流站付4万元买下该技术,组织生产。何阳负责产品包销,如不包销支付违约金1万元。后来,双方在包销价格上发生争议,合同规定“按实际成本加价10元”,交流站让何阳以每台充电器200元价格包销,这比何阳估计的成本价高出3倍,所以何阳拒绝包销。最后,北京技术合同仲裁委员会裁定的成本价,既不像交流站估得那么高,也不像何阳估得那么低。在裁定书中,要求何阳支付违约金1万元,并继续包销58万元产品。但何阳一直拖延未执行,称“已延误销售时机”,交流站遂告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酿成一场轩然大波。

何阳认为,他只应按合同赔偿1万元,而不是58万元。其依据是:“如果我现在给三峡工程设计,给了我1万元设计费,可三峡大坝被冲垮了,损失几千亿,我的责任只是赔偿1万元。”

此案原本鲜为人知,但中青报的报道令世人震惊。何阳迅速作出反应,在北京东城区法院起诉《中国青年报》,要求赔偿名誉损失费100万元。1月17日,何阳组织新闻发布会,30多家新闻单位记者闻讯而至。何阳将本案自己定性为“97京东第一大案”,并在会上公开宣称:“我这次的新闻点不亚于1992年那次,现在正没热点,时机很好。”

人出名有许多方式。何阳称,状告中青报是一个“既绝妙又完美的策划”。他对记者坦露了心计:“就这么一件小事,中青报纠缠了我3年,连续报道,我一直等待着机会。技术合同仲裁委员会终审判决后,我认为是欺侮我,但没办法;所以我就等人骂我,让一些记者得意忘形,结果中青报入了套骂过了头,让我抓住机会进行强有力反击。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教训那些妄自菲薄的记者,还可以借机把案子翻过来。这就好比你因车胎放爆不得不违章停车,警察要罚30元,你不交不成;这时你就盼警察给你一个大耳光,他打了性质就变了,不仅可以不交30元,还占理了。”

何阳进一步透露了战术细节:“中青报发稿后,我没急于动,等着各报转载,把新闻炒热。各大报管文摘的一般都是老编辑,比较慎重,会观风向,看我不吭气才会转载;因此我要等一周到10天,绝对不能超过两个星期,否则谎言说四遍也成真理了,积重难返。所以我一直等到《北京晚报》转载,火候正到,马上反击。我将把这一完善的处理公关危机的案例,写进我的专著”。

“我这次状告中国青年报,索赔100万,在国内关于名誉权的索赔还没有这么高过。有人问依据是什么?我认为我的名誉至少值100万,这些年有那么多媒介宣传我,折合广告费至少5000万,我就这么算出来的。如果国外记者这么贬我,我要索赔5000万美元。我这是为历史上留下一个话柄,如果我拿到100万,那么后人会说‘无形资产值钱’是从何阳开始的,如果我只获赔几千元,后人也会说‘当初点子大王的名誉损失费不就几千元吗’?”

何阳曾被新闻界捧得大红大紫

何阳1982年大学毕业,专业是化学高分子,被分配到北京化工局。1987年,为迎接远道而来的母亲去饭店吃饭,菜单上的价格让他颇感囊中羞涩。这件小事敦促何阳于1988年辞职下海,怀里揣着的北京化工局辞职证明书的编号为:001。

何阳创办的“和洋民用新技术研究所”,是北京海淀区第一家私人研究所,3000元起家,在一间地下室里开始创业。起初,何阳绝没有想到靠卖点子飞黄腾达,只想搞一些技术发明和转让,做一点踏实事,挣一笔辛苦钱。

何阳说:“头几年,我的主业是技术转让,出点子是捎带的,为了更快地把技术卖出去。比如,转让灯具技术时,我在灯具造型上出了一个点子,趁着海湾战争打得正红火,造型设计成爱国者导弹模样,结果产品大畅。这家企业原来花4万元买技术,后来给了我6万元。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让我把这部分‘附加值,剥离出来,粗粗估算有40万,也就出了那篇‘卖点子赚40万’。这位记者很聪明,自己想出一个点子,如果写技术转让不算什么新闻,但写卖点子就变成大新闻。”

紧接着,各媒介一拥而上,连篇累牍轮番炒作,《人民日报》的头版报道还配了编者按。何阳当时的心态是:“一夜之间名扬四海,所有人都捧你,我真有点飘飘然。”

从此,何阳不再搞技术发明了,放弃老本行当然是找到了更好的捷径。何阳说:“我一下子变成特有名的人,企业纷纷上门求点子,我也没心思搞技术发明了。”

何阳顿时抖擞起来,身价倍增。“现代智多星”、“点子大王”等一顶顶桂冠,从天上掉到他的头上。翻开发黄的报纸,那里清晰地保留着何阳当年红得发紫的模样:“有一个特别聪明的脑袋瓜,出不完的点子,想不尽的主意。诸如在皮带上刻制尺度;将金华火腿开发成罐头食品;把筷子上印上了节假日的问候语……何阳的点子层出不穷,件件值千金。出没于豪华酒楼饭店,今日的何阳再不是当初小家气,开着自己的小汽车,用着最新式的‘大哥大’,一收企业的咨询挂号费就是2万元。一改从前的清贫如洗、忍辱负重的传统知识分子形象。而他靠的只是智力型商品——点子。”

何阳认为自己是应运而生的,他在邓小平文选及南巡讲话中,给自己脱颖而出找到一个似乎深刻的历史背景:“新闻界把我推出来,是想由此淡化‘六四’的影响,让知识分子像何阳那样拿知识去赚钱。不是抱怨‘脑体倒挂’吗,何阳不就是靠知识成为百万富翁嘛。当时人们特别恨暴发户,尤其官倒,所以选中我最合适,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家庭也没什么背景,最有说服力。”

他对自己的“历史作用”更有一番妙论:“中国有两个人是新闻界写出来的,一个是陈景润,一个就是我。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导致举国重新崇尚科学渴望知识的热潮。而我何阳的出现导致大批知识分子投身市场经济,影响力与陈景润同样大。”

人一出名难免放手放脚,顾忌少容易出错。一年之后,“点子大王”在一个农民身上摔了一跤。据何阳说,“浙江一农民做生意发了财,经朋友介绍找到我,让我出点子搞实业,他一来就给了我8万元;正赶上春节前比较忙,我就随便给了他几个项目,包括那个充电器技术;我还为他搞了一个策划,借着春节前,以‘不买鞭炮买点子’为主题,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结果消息纷纷发表,可那农民又不干了,又把钱要回去,我被搁在半道上。后来,中青报说我‘涮了一道新闻’。”

何阳说,这件事是他的一个转折点,他决定不再给个人小户于事,而是找国有大型企业,信誉较好。何阳的这个决定又导致了另一个转变:“大企业不是一两个点子就能对付的,所以我来了一次脱胎换骨,从出点子,转到咨询业上。”

“农民事件”不仅使何阳明白了一些事,也使新闻界悟出一点问题。何阳承认:“对于农民事件我处理得不太高明,首都新闻界对‘点子大王’一齐开炮,我决定放弃首都,我不能在北京等死。这时我想起毛泽东,他老人家当年在北京不行时,唯一想去的是上海。我也就去了上海。”

何阳到处传播5大点金术

上海人接纳了何阳,但怀着一种怪怪的心情:他是不是骗子,试一试便知。

一个星期五的晚上,何阳被请到上海大世界,为其扩建工程当众出点子。大世界杨总刚介绍他们近年搞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何阳两眼忽然一亮:“你们可以去收集一些名人的旧物,一凳一几都有个说法,来的游客自然就多。好莱坞的博物馆有张很普通的小木凳,所有的游客都要去坐一坐,因为椅背上刻着‘梦露坐过的椅子’。你们可以去定制一些旧上海风俗的月历牌、香烟、火柴盒,这将成为独此一家的旅游纪念品。还可将‘哈哈镜’缩小做成纪念品,又好玩,又能当小姐画眉毛的放大镜。”出了这样一串点子后,何阳对组织者说,“怎么样,不怕请了个骗子吧。”

由此从1994年开始,何阳渐渐地在北京销声匿迹,离开了他的发祥地,踏上四方游说之路。正如何阳所言:“北京的新闻界人士很少知道我这几年干什么。”

按何阳的话说,他3年来一直在中国大地上奔波,每到一处都受到热烈欢迎。他自己这样描绘:在上海,4天作了12场报告,当地报纸标题是“何阳来敲上海人的脑袋”、“何阳少了脱身的点子”;在深圳,许多香港老板专程来听报告,“何阳成为科技企业界的刘德华”;天津做报告以后,签名售书的人流一直排到马路上,造成交通阻塞;河南把威风锣鼓敲得震天响,欢迎来自北京的点子大王;沈阳人以最高的待遇,组织了长达百米的贵宾车队;海南由政府机构专门组织了组委会,挂出168幅欢迎标语;去新疆,原本一周的行期,竟让企业“扣”了一个月;湖南、湖北的一些县市政府竟发“红头文件”要求领导干部来听何阳的报告:“不换脑筋就换人!”

聪明人反误聪明事1

聪明人反误聪明事2

何阳称,我不是请人听报告,而是到处请我作报告,门票要200多元一张。因为我并非吹嘘自己怎样卖点子,而是灌输一种创造性思维,改变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何阳是这样启发人们的思路的:“我对山东的记者讲,树立地区形象必须迎合中央需要,结果山东出了一批典型,像济南交警、承诺制、孔繁森、徐洪刚、军嫂韩素梅等。要说交警标准化做得最好的是北京,可典型出在山东,这与我的报告启发思路有关。就这样,我把点子提炼成理论,就变成思维科学。”

何阳把自己的点金术归为5大类:1.逆向思维方式;2.反向思维方式;3.横向思维方式;4.购买心理思维方式;5.周边效应思维方式。可一举例又成了点子:诸如把中秋月饼做成军功章形专供部队和军属,将海水中结晶出的原盐出售给海鲜餐馆制成人工海水,以及“白领红唇”女士香烟的设计等等。

在谈及四方游说的目的时,何阳透露两种动机:“大家不了解咨询业,就靠我去讲,企业进行互相传递,哪个企业为何搞好了,因为请我何阳做过策划,我的业务为什么这么多,跟这有关系。这是我非常聪明的一个启动方式,同时也增加我的无形资产。”

“作为策划大师肯定要先策划自己,人们崇尚名牌,但名牌背后是质量,就像歌星一样。毛阿敏是炒起来的,但她的水平如同歌厅里歌女,再炒也没用。我何阳如果只会出点子,没有更深的内涵,能炒起来吗?官员和企业家又不是傻子。”

掂量不出何阳策划案的含金量

如今,何阳一再强调自己的进步:“我不再单纯出点子,不再小打小闹。那么多企业请我去咨询,一是我有知名度,去了他们那儿就是新闻点;二是我确实能给企业全面咨询,什么都能做,像公关、广告、企业形象等等。”

聪明人反误聪明事3

聪明人反误聪明事4

何阳说,3年来,总共给1000多家企业进行了咨询策划,其中进行策划的企业约占1/5。由此算来,不能不让人惊叹,平均一天咨询一个企业,5天给一个企业完成策划,可谓业绩赫赫。不过,何阳也承认:“我的咨询就是企业向我提问题,我当场解答。我给企业进行的策划也不一定是大项目,有时就是搞个活动。”

何阳称,他的咨询方式是,每到一个地方先做报告,然后就会有十几家二十几家企业前来咨询。每小时收费不会低于1万元,一般是1.2—1.4万元,香港人说他比香港的大律师还赚钱。照何阳的话说:“北京的记者肯定不可思议,企业家竟成了追星族。”

为宁夏“酸妞”饮料公司策划,是何阳颇为得意的一个案例。他说:“在我的策划中,几乎都是国有大型企业,只有‘酸妞’一家是私营企业,但这家私企经我策划后就大了,现在估值有5000万,加上无形资产有一个亿。在我去之前,它只是个生产酒和饮料的一般企业,我策划的效果是得到1350万贷款,并使它家喻户晓。”

据何阳介绍,他的策划包括:产品名牌战略、文艺晚会、救助贫困大学生、体育明星传经送宝。

何阳说:“我策划的每一项活动都很有特色,比如说文艺晚会,我定的主题是‘无私奉献,振兴银川经济’。我请来参加文艺晚会的体育明星王义夫和李永波,又到宁夏体工大队搞了一次‘传帮带’活动。还策划‘酸妞’公司拿出3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这全是新闻,媒体抢着报道。”

何阳强调,在“酸妞”的策划中最关键的是产品策划。他给记者提供了一份两页半、约3000字的“名牌战略策划案”。该战略分别给“酸妞”的3种产品——矿泉水、酸枣汁、酸妞果酒制订出以下不同的战术:

1.矿泉水开发战略:主销市场建议选在广州,理由是那里天气炎热,流动人口多。根据广州缺斤短两严重,推出“一斤矿泉水”,使饮料增加一个重量衡器作用,消费者外出买菜随手买瓶“一斤矿泉水”,再也不怕缺斤短两。

2.酸枣汁开发战略:主攻歌舞厅,在瓶颈上套一个化学发光环,可在黑夜中放亮4—5个小时;也可在瓶底设计一个小发光电筒。

3.酸妞果酒开发战略:采取奖励促销,如消费100瓶兑换金耳环,200瓶兑换金项链等。

据说,何阳凭这样一套策划案,所获报酬是北京郊区的一幢别墅。问及此事,何阳说这是商业秘密,但透露“是一般人想象不到的数字”。记者一再追问:“报酬上百万吗?”他答:“差不多!”

何阳承认:“他们多给了,因为我帮了他们这么大忙,不是一般人能帮的。”何阳举例,“比如文艺晚会,我负责请演员,我不跟明星谈价钱。我说‘蔡明,帮我一忙,你不是回民吗?贡献一趟,来回机票人家管了,劳务费也就给一两百块,跟我何阳干事没钱,就是哥们。’我之所以能这样请动明星大腕,因为好多事情都是我帮他们,他们弄节目需要题材,我给他们策划,我就像一个著名编剧似的。”

何阳还反复谈到,他的策划给“酸妞”弄来1350万贷款。细问此事,何阳说:“我给银行做了一次报告,讲银行在市场经济中应怎样树立形象。在‘酸妞之夜’晚会上,把银行也拉上,广告上写‘酸妞关心您的健康,工行关心您的事业’。然后,我把策划案给他们,参加了3次可行性讨论会。因为我的策划案很精彩,银行就同意贷款了,没要任何抵押,拿我何阳的名誉做了抵押。”

记者手捧何阳提供的十几页“酸妞”全套策划案,真掂不出它的份量。何阳说:“我们做了大量调研工作,我们不是像调查公司那样搞调查,所引用的资料我们的资料库里都有,比如酒业的数据我们早就有,不是现去搞。平时从报纸上,或向其他公司索取。包括统计局公开发表的数据,以及一些调查公司公布的数据,我们都储备在计算机里,都是现成的,拿来就用。在中国搞咨询不需要特别的系统,这就够了。”

“点子大王”跳不出点子

在新闻发布会上,何阳表示,“我可以承担充电器事件的部分责任”。但他反复强调,“不能把我4年前干的事,与现在干的咨询业混在一起。”

何阳认为,充电器事件是他搞技术发明那段的小失误,但有的媒介想毁掉他在咨询业的地位。他说:“在咨询业,我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很多人把我的兴衰看成咨询业的兴衰。何阳倒了,咨询业可能就倒退。李谷一是第一个唱流行歌曲的,如果当时把她打倒了,通俗唱法在中国就会停顿很长时间。不是我狂,我毕竟是个人物啊,说智业是从我说起的嘛。联合国都说,中国对无形资产重视的代表人物就是1992年《人民日报》报道的那个科研所所长,知识值钱是从何阳开始的。我倒了,你试试。”

“我真正的历史功绩是启动了中国咨询业,卖点子虽然只是初级的雏形,但咨询业就是从我卖点子开始热起来的,我拉开了中国咨询业的序幕。”

尽管何阳一再重申他已转向咨询策划方面,但并不回避他现在的策划依然带有明显的“点子痕迹”。他认为:如果没有点子,策划也就黯然无光。任何事不是靠一两个点子就能干成,但没有一两个点子是绝对不成的。我干吗要摆脱“点子”,我连点子都没了,怎么搞咨询?不能说咨询策划要有专业性,就贬低“点子”,策划是战略,点子是战术。

为证明自己观点,何阳搬出澳斯韦克咨询公司中国执行经理何川:“他对我说,咨询产业并没有那么复杂,并不像你们想象得那么玄妙;而像你何阳这样有创造力,能给人策划出绝招,挺难得。”

很显然,何阳有一种“点子情结”,这不仅表现在他的做事上,而且表现在他用人上。他说:“我现在的咨询公司十几个人,我不重学历,关键是否有灵气。这个行业偏重出点子,所以灵气比学历还重要。我就是学高分子的,专业与咨询业一点关系都没有。”

聪明人反误聪明事5

“点子大王”是明星,商界也有追星族

当记者问:“一些专业人士认为,你现在做的不是正规的咨询业务,还在拍脑袋抖机灵。”何阳答:“同行相互攻击,那是素质低的表现。我既然是咨询业的老大,就应有个老大的样子,不跟他们一般见识。”

何阳认为,其做法最适合中国的国情。他说:“国外大的咨询公司为何没有染指中国市场呢?就是因为中国还没有容纳大型咨询公司的条件和基础。我何阳率先打开这个市场,这是一个错误,因为打得太早了。按照国外规范操作的咨询机构,在中国绝对没有市场,我们的企业不可能掏上千万咨询费。我非常懂得中国咨询业目前的处境,只有我的做法才能与企业达成共识,才不至于中国咨询业饿死在摇篮中。”

他接着说:“中国的咨询市场还没真正形成,所以只需要简单的东西。就像广告业,一开始就正规干,厂长准不干,他只需要报厂名、价格、顶多加个国际金奖。所以,中国的咨询市场现在就需要何阳这样的人,那些指手划脚品头论足的人恰恰不懂这些,妄加评论。不能拿国外上百年形成的模式套我们,那叫书呆子。我现在既不是仅出点子,也不是信息工程,两边都沾又都不是。”

当记者问,他的策划怎样收费?他答:“先谈标的,按我的策划执行达到利润目标,应给10%,前期策划费用实报实销,基本没有利润。后收费证明我有把握,我的车和房子都是企业给的,这种方式是我提出来的。如果我先要钱,企业也会给,但不会给那么多。这种收费方式是在让步,这也是我的聪明,我也知道先收费踏实,我先收100万给人搞策划,有人来吗?”

记者追问,企业如果隐瞒利润怎么办?他答:“我现在只给大企业做,它们不会瞒着我。”又问,如果按你的策划赔了本怎么办?他答:“按我们的策划走不会赔本,还没有企业找赔偿。”再问,企业成功与否由多种因素组成,你保证策划不出问题?他答:“我和企业的关系就是刘备和诸葛亮,他三顾茅庐花钱请我,我要看他是不是刘备,我不扶阿斗。”记者问:有人说这几年咨询业走衰与你何阳有关,卖点子神话后导致市场的报复,企业越来越不信咨询公司?何阳说:“咨询业的冷热是与我有关,前两年报道我少了,咨询业就显得冷落。有人说咨询业走入低谷,也很正常。就像广告业一样,当初全国冒出4.7万家广告公司,后来噼噼啪啪倒了一大半,而广告业现在又火起来,企业肯掏几个亿作广告。任何一个行业都要经过热闹、淘汰、整顿达到有序,这是一个规律。中国咨询业现在正处于优胜劣汰阶段,我发展壮大说明我适应。信息工程对现在的企业来说是空的,企业就要具体的产品定位和促销。我就几张纸,便能赚100万,这是现实。”

何阳声称,他是第一个在中国搞策划咨询的,中国作咨询的人没有一个在营业额上超过他。

据《广州青年报》报道,何阳卖点子赚了1个亿。不知是真是假。因为何阳在接受采访时,亮出一张底牌:“当你能挣钱时就不要喊了,当你不挣钱时就玩命喊。我没赚时我才喊,我赚了1个亿可能就说挣100万。我现在说‘何阳卖点子,赚了1000万’,那我傻呀!”

何阳称除了西藏、福建、四川3个省份没去过,其他20多个省份他都去过,为近千家企业做过策划。因此,他要写一本书,名为《点遍中国》。在另一个场合,何阳称这本书为《点化中国》。其心之高,其心之大,其心之狂。

不一般的卫生间

何阳健谈,一去就能跟你滔滔不绝地侃上几个钟头。一次内急,不得已打断何先生谈锋。何阳说:“左拐,直走,把门都打开。”前两句不难理解,后一句一时却不知何意。及至门前,往里一看,黑漆漆的,没窗户。心里琢磨着“灯绳在哪呢?”就想起何阳的嘱咐,于是把门尽量开大,在门与门框儿成直角时,眼前一片光明。原来何阳把对面墙上的灯绳延长,钉在了门上。开门即是开灯。

解决完问题洗手,又发现了水箱上多出了一个水龙头,水箱盖也被改造成一个有排水口的水槽。洗手的水可进入水箱,再用来冲马桶。何阳真是节约用水的模范。

出得门来,想起节约用电,又把门开成了90度,啪的一声,灯灭了。

“点子大王”果然名不虚传。

何阳评点的开发点子

塑料充气伞 山东 陈森

市面上塑料充气玩具比比皆是,能不能生产一种塑料充气伞呢?用时给它吹足气,不用时把气放掉,折叠起来。相信这种构想新颖的充气伞会受到人们欢迎的。

何阳评点:没有骨架则不易设计

逆向喷水消防龙头 上海 史伟君

消防队员在灭火时有时会被烧伤,为了防止这类事故,可在灭火消防龙头上设置逆向喷水龙头,防止消防队员在灭火时被烫伤。

何阳评点:如要这样做,还须加减压装置及一个控制开关,必要时打开。

鸳鸯巾 福建 翁宏华

鸳鸯巾是专为新婚夫妇洞房花烛制作和生产的床上用品。

1.用料即通常的毛巾,正面绒质好一点的,一白一红,定式两条;2.背面印制“新婚性卫生指导”若干点(两条内容不同,编成口诀成一套);3.用礼品盒包装(标明“成年人专用,少儿不宜”);4.盒内配置避孕、防治性病等药具;5.“鸳鸯巾”的外包装可设计成精美心形礼品盒,用了“鸳鸯巾”后,这个伉俪盒还可作为镜框装入结婚照。

何阳未评点。

自动冲水节水式公共厕所 河北 许乃刚 喻万芳

公共厕所可利用脚踏冲水,即在便池两侧脚踏部位设有放水机关。人来解手,踏在便池两侧,机关动作,解完手后,人脚离开所踏部位,即放水一次。

何阳评点:这种想法很好,但脚踏开关与水箱分离,设计及安装难度较大。 何阳策划编辑策划经理

上一篇:
下一篇: 王力自嘲咨询业上赶着 伤感着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