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的玩具情结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刘君梅)

成人的玩具情结0

《玩具总动员》的导演拉塞特以玩具的故事让成年人入迷  

成人的玩具情结1

一个孤零零的玩具被他的主人不知情地遗落在公共汽车站……一个非常单纯的影像出现在约翰·拉塞特的脑子里。他想:每个孩子都有痛失玩具的不快经历;从另一角度想,其实玩具又何尝不焦急地寻找回家的路?

经过与100多位同事共同努力,四年来不分昼夜与电脑共处,这一简单的构思变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电影《玩具总动员》(Toy Story)。很少有电影导演和约翰·拉塞特(John Lasseter)一样,第一部电影就可以获得3亿4千万美元票房的成功。因为《玩具总动员》横扫美国电影市场的威力,这位原本默默无闻的电脑动画家一下子成为全美举国皆知的名导演。

让心爱的卡通和电脑结合

《玩具总动员》是拉塞特个人对电脑动画坚持的结果。这次突破性的创作为他赢得了1995年奥斯卡金像奖的特别成就奖。

早在上高一时,拉塞特就曾写信给沃特·迪斯尼动画公司,表达他对卡通艺术的着迷,同时开始学习人与动物的绘画。当时迪斯尼公司在加州艺术学院开设动画课程,拉塞特成为第二个被接受的学生。在校四年里,他所制作的2部动画短片,都曾获得学生的最高荣誉——学生奥斯卡奖。

1979年毕业后,他顺利进入迪斯尼动画公司,参与多部动画片的制作,包括第一部使用电脑立体动画的电脑科幻长片《TRON》。拉塞特开始尝试创作电脑动画电影——这些尝试仅仅数十秒,是初步的。1983年,应邀参观乔治·卢卡斯电影的电脑动画片工程时,拉塞特受到了震撼:“我始终忘不了我第一次接触电脑动画那一刻。”

1984年,他离开迪斯尼公司来到皮克斯瓦——全世界第一家用电脑专业制作三维立体动画的制作公司。在此期间,他曾以一部《锡玩具》《Tim Toy》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同时成为该公司创意部门副总裁,此外,他还执导多部短片与电视广告。

1991年2月,拉塞特向迪斯尼公司提出了制作电脑动画剧情片的想法,有意让所在的皮克斯瓦(Pixar)电脑公司和迪斯尼公司合作完成这部三维立体动画片。

拉塞特最初的想法经他本人和众多工作人员的加工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玩具总动员》。它基本延续了拉塞特1988年时曾获奥斯卡奖的电脑动画短片《锡玩具》《Tin Toy》“写一个具有生命的玩具童话。”

寻找片中主角,寻找“遗失的”玩具

在1991年的几个月中,影片的制作人员躲到加州一个僻静的地方,那里没有电话,没有外界的打扰,所有人都沉浸在自己的童年往事中……

38岁的拉塞特,这个世界上第一个第一次执导影片就获得巨大成功的导演,儿时最心爱的玩具是什么呢?1996年夏,他携《玩具的故事》来到中国北京。在接受本刊专访时,拉塞特透露了童年的“秘密”:“我至今还记得小时候的两个玩具:一个是像片中胡迪那样的拉线玩具,一拉线它就可以说话,我总在玩它,我妈妈说:‘只有睡觉时它才不说话。’另一个是玩具士兵(GI John),在影片中也能看到它的形象。”

拉塞特开始寻找片中主角。这一过程或许就是在寻找那个遗失的玩具。

“我知道我需要一个旧玩具和一个新玩具。对于两个玩具,我最初的想法是,一个是玩具的小主人安迪从他父亲那儿得到的一个旧的木制玩具Dummy,另一个是他生日那天得到的一个新的锡玩具Tinny,上发条后可以唱歌。”随着剧情的发展,拉塞特觉得Tinny 太普通了。他开始琢磨:

什么样的玩具会使今天的孩子兴奋不已,并把别的玩具抛在一边?

“我有四个儿子,因而也就不难找到答案。”拉塞特是4个儿子的父亲,而他妻子却戏言自己“有5个儿子。”在和儿子“打成一片”后,拉塞特让“巴斯光年”代替了锡玩具Tinny,牛仔胡迪代替了原来的木玩具Dummy。

“当我想到太空时,‘光年’这个词一下子闯入了我的脑海,接着我又想到了宇航员巴斯·阿尔丁,‘巴斯光年’这个名字就诞生了,这个人物个性的一部分都来自于这个名字。”拉塞特介绍说。胡迪的名字则来自在美国西部片中以扮演牛仔著名的演员胡迪·斯托德。

牛仔是美国早期西部的开拓者,而巴斯这个太空人则是新时代的开拓者。一传统一现代的两个玩具浓缩了几代美国人儿时的梦想。

成人的玩具情结2

“电脑”和“童心”谁更重要?

不错,这部片子确实是因为“首部三维电脑立体动画影片”的头衔被写进世界电影史,但拉塞特说:“我们是群碰巧用了电脑说故事的人,故事的角色是最重要的。”拉塞特称自己是传统的动画师,而大部分《玩具总动员》的动画家都是来自传统的动画背景制作人员,他们不一定都有一颗“电脑”,但他们必须有一颗未泯的“童心”。“他们被选来参与此项计划是基于他们的戏剧才能和个人性格。”

这部片子全程参与电影制作过程的工作人员超过100人,所汇集的人才范围和种类相当惊人,所动用的博士比任何一部电影都要多(制片古根汉先生语)。更重要的是:这些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专家们把自己儿时如何对待玩具的故事都讲了出来,即使“并不光彩”。拉塞尔的一位同事小时候曾把微量炸药绑在玩具身上,大笑着说“哈!你跑不了了!”然后将它炸掉,如同我们在片中见到的玩具士兵卡尔被炸的情景。另一位同事喜好拆玩具,“早晨拿到的玩具晚上已经被拆了。”这些就是片中那个玩具的“天敌”阿宣(译音)的原型。这个一口黑色包牙穿黑色T恤的坏小子或许是片中最有“创意”的人物,他抢走妹妹汉娜的布娃娃,说是要进行“换脑大手术”——将布娃娃的头换成一只恐龙的头;他拷打不幸落入他手的胡迪时用放大镜聚太阳光将胡迪的脑门烧出一个“焦点”。当然,这个“魔鬼小天使”最后受到了玩具们给予的惩罚。

可以说,片中那些活生生的玩具是众人情感和经历的结晶。

片中配角,如坏脾气的马铃薯“蛋头”、胡迪的忠实跟班弹簧狗,“什么都知道”的小猪哈姆、“照亮胡迪”的美丽的牧羊女、恐龙抱抱龙……制片小组所选的均是美国家喻户晓的玩具人物。该片编剧史坦顿说:挑选这些配角人物的先决条件是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我们不想十年后,人们根本不记得这些玩具”。这些熟悉的面孔亦可增加故事的真实感并给观众一种怀旧感。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抱抱龙这个角色。导演拉塞特的4个儿子和千千万万的美国男孩一样喜欢甚至可以说是崇拜恐龙,尤其是凶猛的暴龙。“男孩子的房间里没有理由没有恐龙。”拉塞特和孩子们去玩具店时,他注意到:曾在世界上最残暴最有力的暴龙在玩具的世界里却有一双“连自己的鼻子也够不到”的小手。于是片中有了点睛之笔——“抱抱龙”神经质、没有安全感。

玩具的故事吸引了电影明星,使他们甘于在这部电影中将风头让给一个玩具,而自己只“献声”不露脸。喜剧红星蒂姆·艾伦甚至对自己“献声”的角色巴斯光年仰慕不已,并以巴斯光年的神勇而骄傲。

两届奥斯卡影帝汤姆·汉克斯成功地用丰富的“声音表情”塑造了胡迪。

拉塞特说服汉克斯为胡迪配音的办法是:将汉克斯在一部影片中的台词录音与玩具胡迪表演的一段情节合成,请汉克斯来看。汉克斯有些吃惊,接着兴奋地问:“我们何时开始工作?”

导演拉塞特说:“你可以用全新的科技来炫惑观众,但当观众走出戏院时,记得的只是角色。”

关于《玩具总动员》

主角胡迪(Woody)制作档案:由52865行的模型程式描述出来的,有712个动画控制点,212个控制点。在它脸上,光是嘴上就有58个。

主角巴斯光年(Buzz Lightyear)制作档案:巴斯是由34864行的模型程式描述出来的,有700个不同的动画控制点。

制作细节及技术成就:

片长:83分钟

角色:76个

物件:366个

画面:110,064个电脑动画画面,

镜头:1561个

使用的模型:超过400个

建筑物:32个

阴影:共设计了1300个阴影

所用的计算机:110部

使用计算机的时间:超过800,000小时

每星期最大产出:完成3.5分钟的动画制作

全程参与电影制作过程的工作人员:超过100人

工作人员平均年龄:不到30岁

耗时:4年

电影中的相关电脑程式:4,500,000行

每个画面的基本数学运算次数:500,000次

一个镜头中所需的最多灯光数:32种

全部画面的最终储存空间:5千亿位元(500GB)

整部影片信息储存所需的空间:一兆位元(1,000GB) 约翰·拉塞特玩具总动员胡迪巴斯光年汉克斯动画喜剧片美国电影玩具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