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样先买块牌照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弓余)
北京人过去骑车胆大,可现在, 有了新说法:假日出门溜边骑。问及原因方知,假日街上跑的车多是新司机在过车瘾,这帮人开车就象开坦克。
也难怪,经过4个月的狱中生活般的学车,好不容易考下执照,怎不想一试身手?可无奈的是手中无车,只好在假日借朋友闲着的车过过瘾。
不过,借车开总不是常事儿。而一旦染上车瘾就象染上烟瘾一样,开不上车心里就闹腾,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心里萌生一念:还是自己有辆车好。
俗话说,女人爱珠宝,男人爱汽车。可这两样爱好都需要钱来撑腰,数数兜里的钱唯有仰天长叹一声。据说,为了迎合这一层人的需求,一些汽车厂准备推出家用微型车。但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又挺怪,买大件商品总得象模象样,摩托车发动机上焊个乌龟壳的汽车还瞧不上眼。
这就难了。一头车瘾犯了百爪挠心,一头望着几万元的车价干瞪眼,想买又买不起的滋味甭提多难受。当然,大活人总不能被憋死,人们急中生智:甭管怎样,先买辆破车。
在北京的旧车市场,一辆开了三五年的微型面包车,价格低的5000元,高的1万元。二手吉普车更便宜,在3000至5000元之间。你要买下一辆,花个千儿八百修修补补,也蛮神气。
而且,买辆破车兴许还能赚点钱,如今各单位都有淘汰的旧车,你挑那进口车买,用个一年半载,再卖给外地的乡镇企业家们,他们就要那块牌子,保准你能小赚一笔。
有了车,就有了关于车的“户口”。这玩意儿也能赚钱。比如早年间你买了辆摩托车,那现在,即使你的摩托车已是废铁一堆,依然可以获得可观的补偿——因为你有摩托车上牌照的指标,这个指标值钱。在北京,转让这一指标的代价通常是2000-3000元。而在上海大约是1万,在有些地方,还要高,温州地区现在上部摩托车牌照需6万元左右。
以后轿车的牌子会不会也这么值钱?最初的好消息来自上海,那里对私人汽车严格控制,在一次私车牌照拍卖会上,一块牌子曾卖出30多万的高价,而最便宜的也在10万左右。也就是说,早几年,如果你有心,买部很旧的二手车或者是212吉普车,占住一个户头,如今轻轻松松可挣10万。
要是哪一天,所在城市颁布了一条什么规定,从那天以后,因汽车过于饱和,不允许私车上牌照,或者是加上许多条件限制,或者是交纳数万乃至十数万元的道路占用费,环境污染费等等,那么,今天的投资就增值了,几千元变成了几万元。
有人说,这种结果不可能出现,因为我们国家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中指出,国家鼓励私人购车,将从各个方面为私人购车创造条件。
可还有些细心的人说,这是有可能出现的。你别看《产业政策》里怎么说,你要看现时情况,产业政策里说,要给私人购车创造条件,但如今“费”是增加了,税也没减下来。
各地对汽车上牌照依然各有各的政策,有的地方名目繁多的各种费最高要占到车价的三分之一,照这个趋势,很有可能各地最终都会对汽车征收高额费用。
几年前,香港的一个停车位还只几万港币。可那里寸土尺金,现而今已是13万了,那么我们先有3辆便宜车占住车位。等今后再换新车,不也省下一笔吗?如果你有点闲钱,正想搞点投资,你可以考虑,买辆旧车赌一回。 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