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一般的情怀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秦涛)

每年都找各种理由回大学去——幸好那是在一座美丽的几乎人人都爱去的城市,中国最传奇的四个浪漫爱情传说,有三个在这座城市。有一次就是在那里偶然遇见了我现在的他,晚上剩一点时间,我让他选去哪里——断桥、酒吧、茶楼、音乐喷泉,然而他很聪明,选了跟我去看我的大学(其实是陪我去)。我带他远远看我住过的宿舍,我们在学校里种的树,我们校长的铜像,我们坐在铜像下边聊天,隔着校长拄的拐棍儿,聊着聊着我就爱上了他。——不知道有多容易,他仿佛就进入了我的生活,在这座象牙塔的领地,登上了我心里的岸。

我有个高中同学住在纽约。其实我们十年来大约只见过十来次面,而且我们是非常不同的style,她很平和我常偏激,吃饭是完全不同的胃口,买衣服也是迥异的风格,对男人的看法有截然不同的标准,去旅游都挑不同的地方。

但是她是我最亲密的女友。她这几年甚至常常说,等老了我们俩住在一起——尽管我不会煮饭,不爱打扫房间,更是穷得常常吃了上顿愁下顿,还常常惹她生气。其实我们当然老了最好是跟家人住在一起,但是每每她这么说我就很安慰。我甚至给自己假设,如果她和我BF如果都掉进河里,我一定先捞她。

有时候我疑惑,为什么她毫无理由,却对我简直比BF对我还好,大概除了因为是我,还因为,我们各自是对方跟那一段青色岁月的联系。

细想了心里真有点凄惨——是一种很绝望的对青春的缅怀方式。

少女时代的我其实并不快乐——因为性格很尖利。打磨了这些年,又失去了太多最初的梦想,觉得人生没有意义。经历了那些朝朝暮暮的工作,经历了那些过眼云烟的爱情,青春岁月剩下的那一点象牙般的情怀,是人生中最后的一点坚硬了。在留下的这一点象牙的陆地上我意识到了自己浮游生物的命运——不单单只是留下野性就必须放弃野心。

想到这些是因为偶然看到一个朋友的文章,写给他们校园原创音乐纪念专辑——他弹吉他,并被誉为是那时候这座中国最知名学府里面最好的吉他手,他是一个几乎让所有人喜出望外、即使在商业上也很显然有着远大前程的年轻人,可是他的结尾也很伤感:“为了一些对于过去的怀念,我们一次次地回到校园,但坐在同样金色或者无色的黄昏里面的我们已经惘然,和少年擦肩而过。”

因为他的这段文字,我才恍然发现,如果假设上帝给我的只是一天的生命,那段象牙塔的生活便是黄昏。而此后我的一切卑微的奋斗和仓皇的焦虑,只是为了度过生命中的漫漫长夜,但是在黎明到来之前,在答案揭晓之前,即使没有期待,也必须等待。因为,那座我们朝拜过的青春的塔,给了我们这样一个使命。那一点象牙般的情怀,在擦肩而过的瞬间,就是交待给我们的种子——从此我们便有了一个不能湮灭的灵魂。■

上一篇: 评书与吃饭
下一篇: 慈善晚宴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