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毅仁与中国市场经济发生史(359)
作者:李菁(文 / 李菁)
2005年10月26日晚20点30分左右,中国近代民族工商界极富传奇色彩的实业家荣毅仁,在北京医院走完了他89岁的人生。被打上一个时代特殊烙印的“红色资本家”,与他热爱的舞台,作了最后的告别。
中信内部的一位知情者说,今年以来,老人的身体已不是很好,8、9月份,老人想回无锡老家,回家后偶染风寒,加之舟车劳顿,身体很快急转直下,待回北京后,脏器迅速衰竭,“病危”的消息也迅速传开。
没有人知道,坚持着回老家的老人,是否已意识到这已是他和家乡的最后一次谋面。熟悉荣老板的中信员工都知道,荣老板的心,一直没离开过家乡。以前每逢中信内部的文艺演出,总是很默契地有员工用家乡话唱上一首《太湖美》,或是一段苏州评弹。而每逢此时,老板总是面带笑容,兴味盎然——经历过这样场面的中信员工,回忆起来总是充满温暖,那一刻,很多人感觉坐在他们面前的不是一位威严而有盛名的老板,而是值得他们尊敬与热爱的一位老者。
自1993年从中信公司卸任后,荣毅仁便很少在公司公开露面。1999年,是荣毅仁亲手打造的商业王国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立20周年。10月4日庆典那天,鬓白如霜的荣老出现在保利大厦的庆祝现场,参加这一庆典的一位中信员工回忆,虽然此前已通过各种媒介对荣老板的风采早有领教,但亲见之下,仍感到那种强烈的冲击。“他身上好像凝聚了一股无形的力量,不需说话,只是站在那儿几秒钟,便是一种极有力量的存在。”
荣毅仁的身影一出现在会场,立即引来全体员工起立、长达十几分钟的掌声。满脸慈祥的荣老则微笑着向大家致意。虽然大多数人没听懂他用浓重的无锡口音表达的祝福,但并不妨碍全场报以更热烈、更持久的掌声。这大约也是荣毅仁在中信公司的最后一次公开露面。
今年以来,出版社也在忙于出版《荣毅仁画册》,但老人看得极其仔细,一直为未能找到一张合适的与周恩来总理的合影而耿耿于怀。“我和总理最好了……”身边的一位工作人员说,老人到最后一直喃喃念叨这句话。工作人员最后想方设法为他找来了这张图片,虽然质量差了些,也总算满足了老人的最后心愿。遗憾的是,这本画册没能赶在老人在世时出版。
10月16日,荣毅仁的独子、中信泰富董事局主席荣智健的一匹爱马“骄阳”突然暴毙,敏感的香港媒体又注意到,荣智健已悄悄离港,返回北京陪伴在父亲身旁。来自中信的消息说,10月11日,刚刚结束了十六届五中全会的胡锦涛总书记,出现在北京医院,看望已报“病危”的荣毅仁;而在荣老宣告去世的半小时内,胡锦涛又在第一时间赶到北京医院。
荣老板与夫人,留下了上一个时代的典范。荣毅仁的夫人杨鉴清出自无锡世家,不温不火,出现在每个场合却有一股震慑人的美丽。荣毅仁当年的秘书庄寿仓回忆,那时荣夫人去香港,年轻女性争相迎送,为一睹其风采。
“没有人能够超越荣氏在内地、香港政商两界的影响力。”有人评价。作为与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共同搏动的荣氏家族,其财富积累与社会责任乃至国家利益的平衡,在荣毅仁一生的传奇里,有足够清晰的演绎。
不事张扬的荣毅仁,轻轻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