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之前的巴克明斯特·富勒

作者:方振宁

​互联网之前的巴克明斯特·富勒0

( 富勒用穹隆覆盖曼哈顿计划 )

富勒与4D方案

无论是用Google,还是用自称是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的百度,搜索巴克明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1895〜1983)这个名字,都会出现几百个有关网址。然而,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关于富勒烯的发现,虽然人们必须提到富勒是著名建筑家和思想家,但有关富勒在建筑上的贡献的介绍几乎是空白。因为,巴克明斯特·富勒的真正影响还不仅在建筑和科学领域,而且是21世纪互联网时代,全球化这一思想的奠基人。

2001年6月初,日本神奈川近代美术馆为纪念开馆50周年,举办了题为“设计宇宙空间的建筑家——巴克明斯特·富勒展”,这实际上是世界巡回展的一部分,同时出版的厚五百多页的展览图录,是研究富勒的重要文献。

富勒出生于美国,他是建筑发明家、设计科学家,以及对空想科学和神秘主义思想各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巨人,富勒给予同时代许多人以深刻影响,把他比作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达·芬奇都不过分。

富勒除了对设计革命、法则建筑,以及轻量可移动住宅等方面有过非凡的贡献,其思想,还表现在用科学技术作为武器,向20世纪由于大量消费和大量生产,以及大量破坏的现实进行挑战。然而最初意识到由于破坏环境和无节制地掠夺资源,给人类带来危机的也是富勒,除此之外,富勒还是全球化时代到来以及信息革命将会影响人类生活最早的预言家。

​互联网之前的巴克明斯特·富勒1( 1949年时的富勒 )

像其他20世纪伟大的建筑家一样,富勒也在20年代发表了为世界全体设计的4D住宅方案,他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充满光、轻量且欣喜的住宅设计计划中。在富勒眼里,大陆是浮在像天空一样的大海中的岛,靠飞行船等最新交通通讯手段连接世界。然而,把地球作为一艘宇宙船,在无限的宇宙中遨游,这才是富勒真正的空想。

富勒在一篇关于4D概念的论文中对被统一的世界和视觉进行了概述,即所有的大陆在大海中形成一个群岛,这样近代的运输和通讯手段成为可能,人们通过飞行船可以将4D轻量构造塔运送到世界各地组装,并在其中生活。然而,我们仔细翻看富勒1928年留下的关于4D塔的素描,会发现有类似杭州西湖和雷峰塔的风景,无论怎样看,富勒所画的塔的造型都有中国塔的影子。

​互联网之前的巴克明斯特·富勒2( 1928年富勒的世纪都市计划4D素描系列 )

动态最大

“Dymaxion”(动态最大)一词是富勒将“动态”、“最大化”和“张力”三个词汇综合在一起的造语,而“动态最大世界地图”(1943年)的制作就是这一独特的方法论派生的成果,当时在美国《生活》杂志发表时引起巨大反响,以后这种方法直接对轻量构造以及多面体穹隆的发明产生影响。

​互联网之前的巴克明斯特·富勒3( 芝加哥万国博览会提案(1933)停车场4D塔 )

有关“动态最大”的研究成果,有动态最大住宅(Dymaxion House,1937),因为1929年富勒发表了这个“动态最大住宅”,他的名字迅速为人所知。这种住宅,是整个六角空间造型从一根柱子上吊下来的构造,无论是外造型还是室内都给人以全新的感觉。这是和传统住宅完全相反的概念,富勒企图反用重力,把简单向大妥协的住宅作为挑战对象,这种强烈的反叛意识是富勒以后一系列发明和思想展开的原点。然而富勒的住宅价值观与众不同,他考虑的住宅不是一种个人资产,而是像电话一样的一种公共服务。

“动态最大世界地图(Dymaxion World Map)”也是富勒的发明,富勒想摆脱地上生活给人造成的错觉,因此从宇宙的角度来俯视地球全体。他独自开发了世界地图的绘制方法,如果你想正确地获得地球表面的地图,那么就是将正20面体进行投影和分解。

富勒一直痛苦地注视着人类创造的尖端技术,它如果被战争所利用,得出的结论是,“地球资源,不能向全部的人提供非常必要的生活用品”。富勒声明持反对立场。他认为科学的发达应该走普及的道路,应该有效地使用物质。因此,1982年10月25日,87岁的富勒说,55年前,我就下决心掌控人类的环境。

从那之后,富勒发明的多面体穹隆成为富勒形象的象征,其原理是,从球面上的三角形构成张力杆件的网状穹隆,由于张力的相互作用而使不用柱子构成空间成为可能,富勒把这种构造称作“完全构造”。然而人们可能没有想到,富勒是从日本的木构造建筑的特别工法获得启示。这种构造的基础是,用正三角组合正四面体,从而形成最强、最轻、成本最低的建造物或说围和空间。到1970年为止,按照富勒发明的构造,世界上已经制作了30万以上的多面体穹隆,南极和接近北极的地方都有多面体穹隆。

富勒曾经在70年代就预测,十年之后人类将迎来设计革命时代,即将那些制造武器的金属用来制造生活用品,从而进入享受尖端科学技术的高水准生活阶段。富勒了解人类技术发展史,而技术长期是为相互残杀而服务,就是说人类错误地使用技术和工具。富勒认为:“人间不能设计自己和宇宙,也不能创造引力,只能说是发现。但是虚荣心很强的人类想支配宇宙,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从事的工作就是发现宇宙了不起的设计能力,如果这些能够实现,我们地球的存在意义就会发生变化。”

富勒推崇“设计科学(morpholgy)”,即关于本质的形式的科学,它与几何学、力学、运动学和材料学等相关,体现了科学的理性。当代设计科学在建筑上的发展包括自成形结构、张力结构、可变形结构、多面体建筑等方面。富勒的全部创作都源于“设计科学”思想,所谓“设计科学”就是将人类的发展需求与全球的资源、发展中的科技水平结合在一起,用最高效的手段解决最多的问题。

互联网思想奠基人

富勒为了普及他的设计哲学,展开独自的出版战略,他在1928年就构想利用近代媒体向社会广为宣传。当时没有资金的富勒利用最便宜的油印机,来印刷散发与4D有关的素描和手稿。与此同时,富勒开始关注通讯网络的可能性,他在1932年构想的“司令塔”可以说是多媒体塔的先驱。以后他在海军从军时期的通讯技术经历,使他参与了1936年美国最初的电视试验,他在1960年初就预言未来将进行双方向通讯。1969年还获得与电脑有关的专利,同年,富勒撰写了通过电信网络与联络外部世界的文章。评论认为,这是在电脑和互联网环境中成长的最初时代。

了解富勒与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关系,就知道,巴克明斯特·富勒为信息社会的到来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特别是他关于地球的整体思考,和全球性通讯方式为今日的互联网技术奠定了平台。富勒多次提醒人们把地球全体纳入视野,像那种权力和财富过度集中的现实,会给人类带来不幸,从而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富勒构想过,让多样性要素非集中性地动作,他把这种活动称为“世界游戏”,其实人类在很早以前就想去宇宙空间,因此我们现在需要将地球全体纳入视野的“设计”。

富勒中心思考的方法,使之产生的形必然是圆,使之产生的空间必然是球体,圆是可以无限扩大的基础型,它是最小世界最大世界的物质的构造,也是组成最小或最大物质运动轨迹画出的形。

富勒中心思考的方法论,不但改变了传统世界地图的画法,将人类所生存的大陆作为一个海上漂泊的岛,同时也将其视为方舟。他统一了我们的视野,颠覆了我们的知觉,促使我们整体考虑我们生存的环境和形态,如今网络资讯时代的全球主义特征,正是富勒思想的延伸。■ 互联网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