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差距与冷漠的梯次推进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毛飞)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近日表示:“从总体上看,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只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初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整整落后10年。”

其实,这算不上“令人震惊”的说法。网上早有《城里人、乡下人》的打油诗说:“俺们刚吃上肉,你们又吃菜了;俺们刚吃上糖,你们又尿糖了;俺们刚能歇会儿不用擦汗,你们又去健身房、桑拿房流汗了⋯⋯”城乡消费水平两重天,大家早就习以为常。

“乡下人”消费水平落后,首先是没钱花。2004年全国城市居民平均收入9422元,农村则是2936元,这3倍多只是账面数字,要是把城里人享受的各种隐性收入、福利补贴算进去,差距就变成了5倍。其次还因为负担重。社会福利、公共服务、财政补贴总是首先眷顾城市居民。孩子上学、老人看病、修路开渠、应付天灾人祸、税费杂派⋯⋯收入菲薄,但无法逃避的开支却不少。

10年差距意味着有60%的人没迈进21世纪,他们遥望另外40%的同胞欣然享受着新世纪的阳光。这只能证明我们的改革和发展战略中存在问题。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