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面临的困境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阿剑)
在最近一次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字大赛上,夺得第一名的不是中国学生而是外国留学生队。与此相映成趣的是,高考英语试题竟然难为了老外。5名老外(其中3人以英语为母语或主要官方语言)解答今年高考英语试题,平均分数才只有79分。
不能因此就说咱们母语学得不如英语好,但汉语考不过老外,英语不在老外之下,这却是不争的事实。至于国学更不用说了。“人大”设立国学院,原深圳大学教授蒋庆在贵阳恢复阳明书院,成都冯学成老先生开办龙江书院。一位钟爱传统文化的学者凭一己之力,开办一所民间课堂传授传统文化,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值得称道的事情。然而,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因为地点的不断变化几乎使这家书院险些关门。
应该看到,如今无论大众话语还是学界中重提的“国学”,既有深刻的文化背景,也体现了当代中国的复杂的时代性格。这种性格很难描述,既有百年屈辱下深刻的自省,又有经济腾飞带来的骄傲;既有面对现实问题时束手无策的窘困,又有拟订目标时的浪漫;既有实用主义的小聪明,又有缺少时代眼光的大思维。这种时代性格对国学的伤害将是长期而深刻的。这即是国学现在面临的困境。
上一篇:
图书馆:精神的蓄水池
下一篇:
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