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璇:音乐剧难解一生迷雾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孟静)
亚30年代的感觉
音乐剧算是最低调和最早完成的作品,不过在当初选角时也免不了炒作。导演白永成告诉记者,女主角在杨钰莹和台湾歌手伊能静之间选择,最后伊能静胜出的理由也很有意思:因为她更“时尚”。这部音乐剧并没打算做成周璇的演唱会或模仿秀,从音色上,杨钰莹可能更接近周璇,伊能静虽然也是“童声”,但她的嗓音略微有些沙。从形象上,她俩都不像周璇,周的轮廓很深,不是阮玲玉那种扁平的东方美,按照伊能静的说法是更像“费雯丽”。周的同事严斐曾经回忆说:“周璇一切,嘴、鼻子、牙、轮廓都好看,就是这眼睛。”她是单眼皮,演《马路天使》时,负责化妆的宋小江本来想用刀子给她拉双眼皮,她怕疼死活不干,后来是用竹签先加深,再用眉笔描出眼线。伊能静说她看到周璇30多岁的照片,神情还似小孩子,眉头是舒展的,很有福气的样子,也不像阮玲玉那么愁苦,实在不该宿命若此。
白永成说他要的是“亚30年代的感觉”,不仅是要旧上海的形,还有神。他认为,30年代的上海演艺圈和好莱坞是同步的,那时人们的穿着和心态不比今天落后,所以戏中还原了百乐门舞厅的巅峰时期,而且极尽繁华之能事,做了260套戏服,其中伊能静有20多套,有一套旗袍价值9万多元。起码在打扮上,和周璇的习惯不同,演员舒适印象中的她平时常穿蓝布旗袍,不化妆,上街都不会被人认出来,她也从不去歌舞厅。打车的时候一看快跳表了,她会让司机停下,自己走着去片场。
旧时代的女明星中,周璇和阮玲玉都是很适合被改编影视作品的,她们都拥有复杂的情感经历和悲剧结局,而周璇更适合作音乐剧,因为她生前唱过400多首歌。白永成说,一排这部戏他才吓一跳,原来很多以为是邓丽君的作品比如《何日君再来》之类,全是周璇首唱。在两个半小时的音乐剧中,怎么也挤不下那么多首歌,只能保留20多首,这样就把时间占去了一半,只好用另一半来讲故事。
即使只有短短39岁的人生,一个小时也太过短暂,音乐剧只讲述了她14~27岁这段日子,感情纠葛也只存在于她的第一任丈夫严华和养父的儿子周履安。无论是有过婚约的影帝石挥,还是她二儿子周伟的生父唐棣,以及围绕她身边的狂蜂浪蝶,都无法展开叙述了。严华是领周璇入行的人,音乐剧也算是为他正名。因为打周璇,他曾被影迷指为“坏人”。白永成认为这是南北差异,因为严华是北京人,有些大男子主义,如果没有他的帮助,周璇还是一口常熟话,连国语都不会讲。他们维持了9年婚姻,最后周璇提出离婚,并登报声明,伊能静觉得,这说明周璇并不是个软弱的人,她只是没有方向感,没有遇到对的人。
( 音乐舞台剧《周璇》剧照 )
作曲家陈歌辛给周璇写了很多歌曲,他的评价可能更准确一些,他说:“璇子很聪明,心肠也好,可惜眼睛不佳!”别人问:“周璇的眼睛不是水汪汪的嘛?”陈笑道:“这只是个比喻而已,我是说她老看错人头,受骗上当。”周璇的长子周民对她的评价颇不以为然,说她是个“麻烦的人”。白永成不赞同这种说法,“不是她本身麻烦,她既软弱又坚毅,因为是孤儿,感情上一直不满足,她对所有人都好,就是忘了对自己好。”这部戏的文学顾问是周伟,他和周民对周璇的态度和热衷程度正好相反,许多剧中素材也是由他提供的。
剧中另一男主角周履安是一直被人们忽视的,周璇和这个“哥哥”之间既有亲情,又有爱情,这不是空穴来风。在周璇给《万象》写的文章里,也讲述了这样一段:“我有个哥哥叫周履安,他是我养父所生,曾演过话剧,在明星公司拍过戏,和袁牧之是朋友。袁牧之在明星公司导演《马路天使》时,他提议向‘艺华’借我客串演出,这是因为剧中人适合我的个性,他估计我能胜任这个角色。当时‘明星’和‘艺华’说好条件,由‘明星’借白杨给‘艺华’拍一部戏。‘艺华’答应我在‘明星’客串一部戏作为交换……”在她成名前,周履安已经是和张织云齐名的默片明星,他高大英俊,胡蝶还曾是他的配角。
1921~1949年之间的明星画报上有连载的《周璇和周履安》详尽刻画了他们的感情故事。周履安的死对周璇造成很大刺激,也是周璇后期精神失常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他骑马时不幸摔落,脑部受到震荡而痴呆,他摔伤前恰巧与周璇争执过。此外,周璇与别人结婚对他的刺激也是很大的。周璇在后来的日子里也跟人提到过这个抹不去的阴影。白永成把音乐剧中的这段感情描写比喻成韩国偶像剧《蓝色生死恋》,那个也是异性兄妹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的故事。
有关周璇之谜
虽然是昙花一现的人生,她却留下了很多无法解开的谜团。包括她的亲生父母是谁、其巨额财产的最后去向、死亡之谜等等,关于她的文艺作品里也从来没有直接的答案。
音乐剧中对她的身世也是一笔带过,着重在她的音乐造诣和前期感情上。不过白永成在事前阅读了大量关于周璇的文献,他也提到关于周璇是苏轼后人的说法,因为周璇又名苏璞,她的外甥女站出来说,她们是苏轼的第76代孙,但是这种说法已经得到了苏学专家的否认,因为苏轼还没有36代之后的后裔。
另一个就是周璇的遗产问题,十几年前,周伟和黄宗英的官司轰动一时,因为黄宗英抚养周民、周伟,周伟控告她侵占周璇遗产,并获赔7万多元。周伟甚至说,黄宗英是走了上层关系,像夺标一样才夺得他们兄弟的抚养权。之所以有这种纷争,是因为周璇是当时演艺圈最富有的人,在她去世后,国家专门成立了一个“周璇遗产保护会”,这是前所未有的。她的财产主要来自于唱歌,先后灌录了196张唱片,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录制唱片最多的歌星。1957年周璇去世时,工人们三班倒赶制周璇的唱片,每天5000张的销售状况足足维持了一个多月。那时南洋的片商都要求片子里有周璇的歌,像订合同那样订好:要有三个歌,就不能给两个。
因为歌声,她的片酬也暴涨,《清宫秘史》里她演珍妃,片酬在五根金条以上,一根金条是十两,而且凡是香港拍的戏都给金条,让其他演员望洋兴叹,连她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少金条。到1948年底,她的个人唱片版税有两千多万,片酬达到一百两黄金。
她的很多悲剧也是源于钱,因为她比严华收入高出4倍,才导致他俩不断产生摩擦。她到了香港后,很多男人缠住她,要的也是她的钱。她住进精神病院后,最后与她同居的唐棣一直到处要钱,这些钱也无非是和周璇有关。有了钱之后,周璇也不再是那个边拍《马路天使》边蹲在路边打弹子的小姑娘,她也为怎么保住金钱发愁。临死前,她托孤给陈歌辛,因为觉得她的财产价值不菲,他婉言谢绝,建议由赵丹夫妇替她抚养孩子。陈歌辛的儿子、作曲家陈钢此后和有关周璇的作品关系密切,音乐剧也得到了他的指点。
有些观众对于这部音乐剧的评价,还是觉得形式华丽有余,而歌曲和内容并不那么尽善尽美。演员出身的导演白永成是独资500万元拍了这部剧,此前他曾经做过《负距离接触张国荣》,在他看来,选择一个南北观众都能接受的戏剧题材是很关键的,而南北观众的差异导致了陈佩斯的话剧、赵本山的小品市场反应的两极,白永成在这点上却很有自信,他认为自己的海派风格同样能吸引北京观众。 难解周璇音乐剧迷雾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