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大鸟吃掉红十字

作者:李三

(文 / 李三)

​空中大鸟吃掉红十字0( 汉莎收购瑞士国际航空公司极有可能在欧洲航空业掀起一轮兼并浪潮 )

甲方:德国汉莎航空公司,乙方:瑞士国际航空公司,甲方准备购买乙方的想法显然伤害了某些瑞士人民的感情。3月18日,两个瑞士律师通过报纸广告开始寻找投资者,这则刊登于星期五报纸上的广告说:只要投资1万瑞士法郎,就可以成为未来瑞士国际航空公司的股东。这两位瑞士著名律师注册成立了一家投资公司,其中一位名叫布兰特的律师说:瑞士国际航空公司绝不能就这样成交——以4200万欧元的价格赠送给汉莎航空公司!他们说,在与汉莎航空公司交易之前,必须考虑其他可能性。

德国汉莎航空公司发言人瓦尔特在电话中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他表示,汉莎已经与瑞士国际航空公司管理阶层就收购事宜达成一致,但具体方案尚需得到汉莎航空公司监事会、瑞士国际航空公司管委会及其大股东的批准。瓦尔特说,公司希望瑞士国际航空能够尽快融入到汉莎集团,“希望在2005〜2006冬季的汉莎航班表上出现瑞士国际航空的航班”。

汉莎航空公司在3月19日宣布与瑞士国际航空公司管理机构达成协议,准备接管这家瑞士航空公司,汉莎公司再次承诺,瑞士国际航空公司的航线以及品牌将不会有任何变化,瑞士第一大城市苏黎世的经济地位不会改变,依然是国际航空市场的一个重要棋子。当然所有这些设想还要得到瑞士国际航空公司大股东的认可。

瑞士议会得到了瑞士国际航空公司管理集团的财政分析报告,瑞士政府第一次对汉莎收购行为发表了看法:政府认为,瑞士国际航空公司将为汉莎航空公司带来利润,通过与汉莎的联盟,瑞士可更便利地与其他国际城市连接,瑞士国际航空的就业位置有了保障。

甲方:收购计划只欠东风

3月15日,汉莎与瑞士国际航空公司就合并问题展开了建设性谈判,汉莎航空公司强调说:汉莎的目的是想尽快让瑞士航空公司融入到汉莎航空公司,两家航空公司的想法还没有得到双方监事会的认可,在瑞士航空方面还要得到大股东的同意。如果这些条件都得到满足,汉莎航空公司愿意开价,这个价格将不低于最近几周瑞士航空公司股价的平均值。

瑞士国际航空的股票资本为9.4807亿瑞士法郎,总共发行了5267万股,目前每股的价格为18瑞士法郎。瑞士航空公司股东分布情况:瑞士联邦20.4%;瑞士联合银行10.4%;苏黎世金融集团10.2%;瑞士信贷10.0%;AMAG-汽车公司6.8%,以上这些大股东总共持有的股份总额为57.8%。

据透露,汉莎公司第一步是以上周的平均股价回购瑞士国际航空公司小股东手中的股票。目前瑞士国际航空公司约有14%的股票掌握在散户手中,专家估计汉莎公司为此需出资3870万欧元。若一切顺利,德国汉莎航空公司将拥有瑞士国际航空公司86.1%的股份。

乙方:3年走不出财务困境

今天的瑞士国际航空公司是由3年前破产的瑞士航空公司(Swissair)重新组建而成,公司自成立后就展开大规模重组整顿计划,但目前经营状况离预定目标相距甚远。

2004年,瑞士国际航空公司做得相当努力:运送了920万人次,总共飞行了143650的班次,客座率为74.9%,比2003年提高了2.5%,国际航班的上座率明显高于欧洲航线,达到了81.3%,比2003年提高了3.3%,但是欧洲本土上座率不高,特别是在欧洲主要城市航线上,其他公司低廉的机票价格是导致瑞士国际航空上座率低的主要原因。

在货运方面,瑞士国际航空业绩还是可以的,2004年,瑞士国际运送了20万吨货物,比2003年增加了近2%,这个业绩对降低整个集团的亏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尤其是在开通了卡拉奇—伊斯坦布尔—苏黎世货运航线后,货运将再次成为增长点。

2004年的努力,仍没有使瑞士国际航空公司走出财务困境,过去3年中,公司净资产流失超过20亿瑞士法郎。为了突破财务困境,瑞士国际航空公司曾尝试过进行一系列重组和管理层变动,但是居高不下的油价等因素、同业的激烈竞争,使公司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法航收购模式”能否复制?

分析人士认为,德国汉莎航空公司似乎准备效仿其竞争对手法国航空公司,凭借对瑞士国际航空的收购计划,进军跨境航空交易的新领域。从已知的消息看,汉莎和瑞士国际航空也将通过保留两家航空公司品牌和瑞士航空公司原来的苏黎世枢纽等措施,效仿法国航空和荷兰皇家航空的做法。

2004年5月,法国航空公司收购了荷兰皇家航空公司(KLM Royal Dutch Airlines),成为当时航空业界轰动一时的新闻,法航收购案造就了全球最大的航空公司,业内人士曾预计,新的法—荷航空(Air France-KLM)将会燃起整个欧洲范围内的一轮整合热潮,然而事情的发展并没能成全人们的预期,法国航空和荷兰皇家航空至今还没有合并它们的业务。

法航收购荷兰皇家航空公司的运作模式包括如下内容:

法—荷航空公司选择了规避大幅裁员和整合业务所蕴含的潜在冲突,而是着重于通过增长来提高收入;

法—荷航空公司保留了两家航空公司各自的颜色、机务人员和基地;

法—荷航空公司决定重组服务网络的运能,向乘客提供更多航线选择,而不是停飞一定的航班;

法—荷航空公司已经通过两家公司共享备用零部件、分担维修保养工作和合并国际销售部门等举措节省了数百万欧元的成本。

⋯⋯⋯⋯

“法航收购模式”究竟能否复制?

汉莎是欧洲几家经营状况良好的航空公司之一,它刚刚订下了15架空中巨无霸A380。雄心勃勃的汉莎目前是欧洲第二大航空公司,排在法航之后,为了和竞争对手一比高下,汉莎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选中瑞士国际航空公司这个伙伴,就是它的战略布局的重要一步。

但现实情况似乎并不尽如人意,瑞士国际航空的境况远比荷兰皇家航空糟得多,从账面上看,瑞士国际航空如今已经总计亏损了20亿瑞士法郎,成立3年来从没有实现过盈利。■

业绩数据

2003年,德国汉莎航空公司营业额约160亿欧元(合248亿瑞士法郎),2004年,盈利额约4亿欧元(合6亿瑞士法郎)。

德国汉莎航空公司(Lufthansa)拥有员工90000人,年度接待乘客超过4500万人次。

2004年,瑞士国际航空公司营业额36亿瑞士法郎,净亏损1.4亿瑞士法郎(2003年亏损6.87亿;2002年亏损9.8亿)。

瑞士国际航空公司拥有员工6625人,年度接待乘客约920万人次。

瑞士国际航空公司

瑞士国际航空公司是2002年由破产的瑞士航空公司重组建成的,当时得到了瑞士政府27亿瑞士法郎(相当于36亿美元)的融资支持。瑞士航空公司1931年成立,1945年开辟国际航线,1957年首航香港,1975年直航北京。2002年3月31日瑞士航空公司(瑞航)正式停止运营,组建了以穿梭航空为基础的新的国家航空公司,命名为瑞士国际航空公司。令人遗憾的是3年以后,瑞士国际航空公司也厄运难逃。 汉莎瑞士航空红十字

上一篇: ​汽车战国
下一篇: ​建行人事震荡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