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赚钱银行的中国“野心”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谢衡)
汇丰控股集团与中国最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交通银行在北京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近日,全球第二大金融集团——汇丰集团的董事会成员们有一次集体的中国之旅。这家有130年历史的顶级金融集团有一个惯例:每年都确保至少有一次董事会在伦敦以外的地区进行,使董事会成员有机会更好了解汇丰在全球主要地区的业务。
一个特殊的时间点,使得这次汇丰选择在北京召开董事会有了特殊意味——12月11日,根据中国加入WTO协议,将允许外资银行在北京开展企业层面的人民币业务。而在即将过去的2004年,这家老牌金融集团在中国的发展写下了值得骄傲的新篇章。
8月6日,汇丰控股集团与中国最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交通银行在北京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汇丰以144.61亿元人民币现金入股交行,成为仅次于财政部的第二大股东。汇丰的入股比例为19.9%,接近中国银监会规定的允许单一外资银行持有国内商业银行股份20%的上限。这是迄今为止,外资金融机构入股中国商业银行金额最大、持股比例最高的合作。
《华尔街日报》认为,“中国金融体系改革是中国现代化改革的关键。巨额坏账增加了评估中国各银行资产价值的难度。其中四大国有银行资产总值的评估难以统一,因此,未来外资入股四大银行的比例和资金规模恐怕难以超过汇丰的此次交易。”因此汇丰此次收购交行股份,使汇丰在其他有意进军中国金融市场的外资银行中遥遥领先。
实际上,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潜在的庞大市场,使得汇丰集团深入中国市场的愿望一直非常强烈。在中国金融业改革和开放的过程中,汇丰创造了多个记录。
2001年12月,汇丰银行斥资5.17亿元人民币收购上海银行8%的股权,成为第一家入股中资商业银行的外资银行。2002年10月,汇丰控股通过旗下的汇丰保险斥资46.8亿港元,购入平安保险10%的股权。2004年6月,汇丰再度出手12亿港元,成为平安保险的第一大股东;同时,汇丰还斥资约2000万美元与平安集团联手收购了福建亚洲银行,并将其改组为平安银行。今年4月,由汇丰62%控股的恒生银行,以17.26亿元的价格收购了兴业银行15.98%的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今年9月,汇丰集团旗下的汇丰投资管理(欧洲)有限公司,与山西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协议,在内地成立合资基金管理公司。该公司资本总额为人民币2亿元,这是迄今为止内地注册资本总额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
“过去三年里,汇丰对内地中资金融机构的入股总投资将近30亿美元。”汇丰集团主席庞约翰爵士对记者透露。他同时表示,汇丰将利用每一个机会扩展自己的分行网络,扩大服务范围。
对于汇丰集团以如此速度和规模进入中国市场,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室主任王元龙感叹:“谁也没有想到,汇丰在中国的业务短短四年时间竟扩展到如此规模,这是值得中国金融业高度重视的。”而在加紧以各种途径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汇丰总是不忘有些煽情地表白自己是“回到故乡”——138年前,汇丰银行在香港和上海两地同时设立。
实际上,不仅是在中国,汇丰控股在过去五年密集性的全球收购中,斥资近450亿美元。而事实证明汇丰集团做了“战略上正确的事情”,今年8月初公布的汇丰控股2004年中报显示,上半年,汇丰控股盈利63.4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55%;每股基本盈利同比上升约40%,为0.58美元,这样的业绩使汇丰集团成为全世界最赚钱的银行。
但有一些数字,同样应该被提及,“亚洲银行家调研部”的调查结果显示,汇丰银行在2003年度平均每个支行的净利润为280万美元,相比之下,中国四大国有银行的支行平均利润仅勉强达到10万美元。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今年早些时候的披露,2003年,就赢利能力以及正常借贷和吸收存款来说,汇丰银行都名列前茅。
即使从国内市场比较,包括汇丰银行在内的外资银行,高速扩张也非常明显。统计显示,截至2004年6月底,在华外资银行的人民币资产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49%,其中贷款同比增长18%,而全国中资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只增长16.3%;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同比增长96%,远远高于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17.1%的增幅。更重要的是,在高速增长的同时,外资银行保证了资产质量和严格控制了经营风险。截至今年7月底,在华外资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仅为1.59%,而且还在逐年逐月下降;而在不良贷款率最低的上海,中资银行9月末的不良贷款率即便降至历史最低水平也有4.5%。
银行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的镜子——访汇丰集团(HSBC)主席庞约翰(John Bond)、汇丰银行主席及汇丰集团执行董事艾尔敦(David Eldon)
庞约翰
三联生活周刊:1997年9月,汇丰集团曾经在北京召开过一次董事会,为什么这一次你们又选择了到中国?
庞约翰:上一次在北京开会的时候,中国还没有加入WTO,还没有深入地进行银行业改革。在上次董事会到访北京之后的短短几年里,中国发生了令人惊叹的变化,我想要董事会的成员都能亲身体会到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
汇丰预测,中国的银行资产在2013年至2030年之间有可能超过美国,具体要根据使用的不同假设。所以中国银行业的机遇是巨大的。董事会到中国来,也是希望显示对中国的坚定承诺,以及对中国政府银行业改革策略的支持。
三联生活周刊:您刚才说汇丰非常支持中国正在进行的银行业改革,那您是如何看待中国银行业的改革,汇丰将提供怎样的支持?
庞约翰:中国银行业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的一面镜子,可以反映出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的种种现状,因为银行为各行业中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虽然我们在中国市场上存在与中资银行的竞争,我认为中资银行已经是我们很强的竞争对手了。但在某些领域,汇丰集团还是能提供我们的建议和支持,比如在信贷风险的控制方面,我们就可以为中资银行提供帮助。
三联生活周刊:我记得艾尔敦先生曾说过,在完成入股交通银行后,汇丰将不再投资于中国的商业银行,但近来又传出汇丰成为中国银行潜在的战略投资者的消息,这是怎么回事?
艾尔敦:我们与中国已经有合作的银行,都签有技术支持协议,我们承诺为这些中资银行提供高素质的人员,帮助他们业务拓展,开发更多的金融产品。当然这种做法会摊薄我们汇丰银行自己的资源,所以为保证合作质量,汇丰集团不会再对中国的商业银行领域有投资举措。但我们不排除在其他金融领域,比如保险、资产管理方面有进一步的投资。
三联生活周刊:2006年以后,中国银行业完全对外资开放之时,你们怎么处理与中资合作伙伴的关系?
庞约翰:我们认为即使是在中国银行业完全开放之后,任何外资银行也都不可能在中国建立起数量上可以与中资银行相比的分支机构,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我们才与中资银行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他们的分支机构,为客户提供服务。
从汇丰集团的总体经营来看,目前我们在中国的业务量还不是很大,但25年、50年后,我们相信,我们在中国的业务会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而不断扩大。所以我们在选择战略合作伙伴上,都采取非常审慎的态度,我们要保证我们的战略合作伙伴都是好的、优质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