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地铁一百年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高仪)

纽约地铁一百年0

10月27日,是纽约地铁开通的百年纪念日  

刚刚过去的10月27日,是纽约地铁开通的百年纪念日。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只要是和纽约有关的故事,浪漫的罪恶的励志的绝望的,好像都少不了要跟这个城市的地铁发生点关系。就连《老友记》这样的室内剧,也动不动搞出点地铁里的情节,好像不这样就不纽约了似的。

认真说起来,纽约地铁真说不上有什么过人之处。它绝不是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在它正式通车前40多年,伦敦人就开始习惯举着张报纸坐地铁上交易所的生活了。它肯定也不是世界上最好的地铁。1938年,乘坐纽约地铁被比作“世界上最糟糕的旅行”。现在虽说世易时移,可肮脏,破败,拥挤,阴暗,嘈杂,混乱,线路复杂,转车麻烦,还是纽约地铁出了名的特征。别说赶不上日本和德国,就是拿来和北京的环线一线比比,也还差上一截子。著名的地铁艺术家和涂鸦绘画,其实也和其他大城市地铁里的没太大分别。关于地铁的种种传奇,无非是围城内外的守望。地铁本身又有多大分别?只因附丽于五色斑斓的生活之上,才对身处其中的人有了不平常的意义。

奇怪的是,纽约人偏生就是世界上最把自个儿的地铁当回事的人。为了迎接这个纪念日,沉寂28年的地铁小姐选美再度开赛,时代广场的地铁站翻修重建,博物馆里的展览一场连着一场。美国铁路客运公司还专门开了好几条地铁旅游专线,把一百年前的老地铁列车搬出来重新迎来送往。虽然纽约作为城市的历史比地铁开通足足多了240年,但几乎所有的纪念文章都着意指出,1904年10月27日,一列地铁列车从纽约市政厅车站北口呼啸而出的时刻,正是现代意义上的纽约市诞生之时。

有人说美国历史短,所以赶上个鸡毛蒜皮的周年纪念日,都会兴奋得什么似的。但关于纽约地铁的话题不在此列。一条地铁和一个城市、一种文化、一个传奇的缔造被定性为如此密不可分,我们只能顺着时间的隧道逆流而上,细查这个故事的由来。

纽约地铁一百年1

1955年,梦露在时代广场的地铁通风口  

一本关于19世纪末期纽约市的书是这样描述这个城市的:这是一个充满希望与潜力的城市,下曼哈顿(当时的商业中心)的每一栋楼每一扇窗,都闪着金灿灿的光芒。可糟糕的公共交通阻碍了淘金者的梦想,慢悠悠的电车、公共马车和蒸汽机车简直是生意人的噩梦。曼哈顿岛已是荒郊,再远的地方简直就是野地了。

精明的商人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大好机会。1900年春天,Interborough Rapid Transit公司(简称为IRT)在经过多年的政治游说后,终于从市政府手中获得了建筑第一条纽约地铁线路的合同。1904年10月27日,当时的纽约市长迈克柯兰(McClellan)操控着第一辆纽约地铁列车,从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地铁站”的市政厅站一直开到103街站。从这一天起,作为聚居区的上曼哈顿和商业区下曼哈顿之间,终于有了快捷的交通方式。

地铁开通后的巨大成功让更多的竞争者加入了修建地铁行列,BMT公司(Brooklyn-Manhattan Transit)就是后来者。在1910年到1920年间,IRT和BMT 承包了纽约市多个主要城区之间的地铁线路。

私人公司为了利益肯于在早期冒险,但当地铁网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在线路选择上,IRT和BMT就多了许多功利的考虑,导致有油水的线路两个公司不顾重复,争着修建,一些客运量不大的边远地区却无人问津。为了解决这种情况,1932年,纽约市政府出资成立了一家新公司IND(Independent City Owned Rapid Transit Railroad),修建了6条将纽约地铁联成一体的线路。在1900年到1936年间,三家公司合力完成了整个纽约地铁系统的主体部分,尽管合作,各自的建筑师和施工方案却大都保留了原有个性。纽约地铁今天这样纵横交错、复杂万分且不尽合理的网状结构,正是当年留下的印记。

1940年,IND合并了IRT和BMT。1968年,纽约市交通管理局开始接管地铁,到1982年,整个纽约地铁系统归于MTA(Metropolitan Transportation Authority)的控制下,终于天下一统。

《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兰蒂·肯尼迪把纽约人和地铁的关系比作婚姻。作为妻子的这条地铁,未必是初恋情人,也未必是绝代佳人,两者的生活中,厌倦、争执和挑剔此起彼伏。作为丈夫的纽约,也不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和诱惑。上有高贵情人直升飞机,中有雍容美女私家房车,下有街头野花黄色TEXI。可是就像人说的“糟糠之妻不下堂”,即使今日已经发迹,一百年的相濡以沫下来,纽约依然不能忘记,正是这条寒酸破败的地铁,给了它最初腾飞的推动力。

“这个城市,尤其是曼哈顿区,完全是地铁的产物。”地铁历史学家和工程师乔·昆宁汉(Joe Cunningham)说。纽约第一条地铁线路完全是基于商业利益而修建的,CBD——中央商业区——这个概念,便是完全以地铁为核心建立起来的。没有地铁,就没有今天的曼哈顿,第五大道,中央公园。正是在商业飞速发展的基础上,纽约多元化的风格才得以慢慢确立。

纽约地铁一百年2

1927年,纽约  

从1913年起,雄心勃勃的社会改革家开始把消除城市贫困和吸纳移民作为修建地铁的目标。遥远荒凉的郊区不再远不可及,布朗克斯区、皇后区和布鲁克林区成为工人和外来居民负担得起的理想聚居地,借助地铁,他们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到达工作的地方。而随着地铁网络的扩张,宁静的郊外对中产阶级的吸引力也逐渐增强。这就使纽约变成了今天这样有别于绝大多数美国城市的独特格局:以曼哈顿为中心,豪富云集,人口稠密,节奏飞快,时尚物质。包在外面的是一圈低收入外来移民的聚居区,然后是中产阶级的风情小镇。如果没有高效率、能够在短时间内运输大量乘客的地铁系统,一个既拥有最高的城市人口密度、同时又拥有幅员最辽阔郊区的纽约市,简直是不可能的事。

走过了100年的纽约地铁,被人说来道去,自己却还是稳如泰山似的,看不出什么变化迹象。据说,未来可能会修建一条高科技的地铁线路,贯穿整个曼哈顿东区。这条线路与1904年第一条IRT地铁线几乎完全重合,能够极大程度缓解这条线路高峰时期的拥挤状况,本来是拿来当作地铁百年庆典的最好献礼,不知为何却没有下文。这让人想起纽约地铁中老旧的列车。在纽约,服役期超过35年的地铁列车所在皆是,60年代末期改用的不锈钢结构列车,据说个个更有年过花甲老当益壮的本事。

关于纽约地铁的数字:

1904年10月27日,纽约地铁市政厅车站开放之日,一共迎来了15万乘客。当时的票价是5美分。现在纽约地铁的每日客流量约为450万人次,票价则变为2美元。

纽约第一条地铁线始发自市政厅站,终点为145街,25站,全长只有9英里。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它已变成一个拥有26条线路、468个车站、全长722英里的巨大蛛网迷宫。

“A”线快车是全世界最长的地铁线路,它连接了曼哈顿的最北端和皇后区的东南角,全场超过32英里。

1/9线的191街车站深藏在地平面以下60米处,是最深的地铁站。

1904年住在西46街348号的亨利·巴瑞特(Henry Barrett)是纽约地铁上第一个被窃贼光顾的人。地铁开通当晚7点,他在28街地铁站买到了这个车站售出的第3张票,3分钟后在车上发现自己的钻石胸针不翼而飞。这枚胸针当时价值500美元。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