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311)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孙萌萌 蒋晨 王毅 彭兴庭 乔玉松 张军)
刀郎——520万销量的汪洋大海
“的确,张艺谋《十面埋伏》的票房和刀郎《2002年的第一场雪》的发售成功是两种极为不同的商业推广模式的胜利,但透过它们我们看到了中国娱乐市场的广大空间和接受样式上的多元化。我以为,音乐人不该去质疑刀郎的艺术品质,也不该对其音乐冲动是否诚恳评头品足,只要埋头做好自己的音乐,在推广思维不断创新中,必然获得更多的知音。”
成都 孙萌萌
教育乱收费不能总是理不清
近日,教育部负责人批驳了教育乱收费2000亿元的说法,认为这只是一个推断,建议不要把个别学校的问题通过乘法变成整个教育界的问题。
从教育乱收费高居价格投诉榜首不难看出,该问题已成百姓心中之痛。乱收费究竟收了多少?假如说2000亿之说不可信,也总得有个数据来反驳吧。从去年发改委在全国组织教育收费专项检查的数据中对乱收费可窥一斑,对20个省6.3万多所大中小学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检查,查出违法收费案1.2万余件,违法收费金额21亿多元,还有多少没查到是可想而知的。教育收费问题所涉及的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它涉及到办什么样的教育和怎样办好教育的问题,涉及到人民群众如何实现受教育权利,社会如何保证教育资源和机会公平分配的问题。如果不认真搞好教育收费,任由乱收费肆意横行,那么将对国家和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教育乱收费不该也不能是笔糊涂账。
南京 蒋晨
平遥古城坍塌的深层原因令人忧
世界文化遗产山西平遥古城南城门一段城墙的轰然倒塌引来议论纷纷。当地官方将此事归因子“自然坍塌”,而此前对于古城墙的维修,最近一次是在1991年,当地文物局对此的解释是,维修资金缺乏。山西省文物局文管处董养忠处长提醒说,再次坍塌的隐患仍然存在。
通过记者对平遥古城的实地采访,我们看到这样一个奇异的怪圈:一方面是政府控股的平遥古城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今年截止目前已有4000万元的旅游收入,却不承担古城的维修任务;另一方面承担着古城维修重任的平遥县文物局,根本没有平遥景点的经营权,而只能靠国家财政拨款勉强维持。维修平遥古城的费用只需800万元,但恰恰由于景点的经营权与维护权的非正常脱钩,导致了平遥古城表面光鲜无比,实质上却满目疮夷、隐患频出。经营权与维护权的分离,显然与《文物法》相悖。
沈阳 王毅
“万州事件”背后的经济成因
重庆万州因临时工冒充公务员殴打进城务工人员,引发了一起严重的群体性事件。该事件让我们看到了事件以外,因经济、文化等社会矛盾的综合纠葛而导致的库区人民对生存状态的强烈不满。
“万州事件”虽没有像以往的群体性事件那样经过组织,但其背后的“利益群体”依然可见,进城的务工人员有相同的利益、相同的利害和要求以及相同境遇与命运。由于库区缺乏强有力的支柱产业,导致移民缺乏就业岗位。库区人均GDP 本来就比重庆市平均水平低50%、人均财政收入少60%,人均存款少70%,现在又不得不进城打苦工,没有较为体面的工作,没有基本的社会保障,饱受歧视甚至遭人殴打。三峡工程将带来的可观收益是政治家和经济学家乐谈的话题,但是移民“被迫迁移”成为发展留下的“后遗症”之一却少有建设性的关注。弱者不能老是成为输家,如果这种情况一再出现,这个地方的政府就该作出彻底检讨。
南昌 彭兴庭
名牌“下岗”也该公示
由大连市相关部门组织,经各行业专家评议,我市的省级名牌产品中有两个将失去“辽宁省名牌产品”称号。自2002年颁布《大连市名牌产品管理办法》以来,已有7个产品从辽宁省名牌的行列中退出。遗憾的是,相关部门没有把这些“下岗名牌”公之于众。
“下岗名牌”之所以秘而不发,分析原因,不外乎相关部门顾虑太多——如将其公布,万一弄不好,就“搞黄”了一家企业。可是,这样对广大消费者却是不公平的。消费者通常信任政府评选的名牌产品,万一买了“下岗名牌”遇到劣质产品,打起官司,相关管理部门也脱不了干系。笔者认为,名牌评选责任重大,相关的评议部门必须对其负起监管责任,否则,不久的将来,将会出现遍地皆“名牌”的情形。其实,名牌评比是把双刃剑,评上的欢天喜地,下去的却苦不堪言。难为的不只是企业,红脸谁都不愿当,惟有消费者被蒙在鼓里。如果这样,也许不评名牌不误导消费者更好。
大连 乔玉松
古镇游并非购物之旅
江浙两省古镇集中,是人们探幽寻访的常去之处。近年来,旅游经济带动了这些地区的发展,这本无可厚非。但有的地方却改造古镇风貌,将一些并不协调的产业引进古镇,改变了古镇原有的格局。
著名的周庄,由于家家烧制“万三蹄”而使水乡的水面油腻不堪,游客大倒胃口,只得采取一些措施来补救。嘉兴乌镇,其西栅头古街本有几处百年老店,是四乡八邻的当地居民休闲聚会之处,茶资便宜,只要一元一杯,现在这些店要拆了,而小本经营的店主却不大可能再搬到新建的旅游街面上“扩大经营”。当地人而不是旅游者才是古镇的真正居民。他们的生活方式不应该由于古镇开发而发生过多的变化,否则这古镇就只是个虚假的镜像了。目前的开发模式下这种情况将越来越多见,如此一来,所谓体验经济就成了空话。老街拆了,居民迁走,一切只是为了赚钱而设,这样的古镇连活标本都算不上。
江苏 张军
请给方言一块“自留地”
长沙市在秋季开学以后,以长沙县、浏阳市等四个县(市)的乡镇中学为主在内的所有初级中学,全部启用了刚刚由长沙市教研院编辑出版的《长沙,我的家园》乡土教材。所有进入初一年级的学生都将通过课堂了解和接受长沙方言的教育。
一种方言就是一种语言的地区性变易。而从文化角度说方言是当地文化的外延部分,从乡土角度说方言更是故乡情节的延续和表现物,是中国多元化地域文化最直接的承载者。然而自从1955年10月中国开始推广普通话,方言的话语权逐步被削弱。在之后的城市化进程中,方言被打上了浓重的乡村烙印,甚至成了相声小品的搞笑工具。无论是文字传说者还是研究者,无论是无形的预警还是有形的抢救措施,对方言的保护而言,都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事实是方言正离我们越来越远,被一种法律化的形式逼退乃至消失。在笔者看来,一个“独尊国语,废黜百言”的国家将是一个没有个性的国家,一个没有自己文化的国家。
南京 蒋毅
政府“授牌”行为当止
秦皇岛市一家声名显赫的汽车经销商,在收取80余购车户近1500万元预订款后“消失”。该经销商长期冒称“广州本田汽车”代理商,却被评为“信用企业”;有人上告时,又获得“政府采购定点单位”的牌子。
政府鉴于某企业的条件、服务质量水平,授予其一定的称号,是常见的一种行政管理方法,其目的是正面引导消费。对行政部门而言,它不是行政命令,不是行政许可,不是行政裁决,更不是行政强制措施或行政处罚。对企业而言,它不是一种行政指导,而是一种工作评价;可对消费者而言,它却对消费起着良性引导作用。尽管法律上对“授牌”没有明确规定要承担连带责任,但任何行政机关都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是政府活动的基本法则。政府之所以热衷于“授牌”,主要缘于“包揽一切”的政府理念。实际上,就现阶段国情看,无论企业如何努力,若要达到让消费者百分之百的放心都是难以做到的,因此行政机关的“授牌”行为就应慎之又慎。
辽宁抚顺 李坚
《三联生活周刊》关于2005年改刊
答读者
1 你们为什么要增加篇幅与容量?
《三联生活周刊》自1995年正式创刊,2001年正式由半月刊转为周刊,在广大读者的支持下,一直在向不断丰富自己,给广大读者提供一本较权威、全面梳理一周新闻、能体现《三联生活周刊》质量的综合性周刊。增加篇幅与容量是为满足广大读者期望周刊更能全面梳理一周信息的需求,我们的目标是随读者需求一起成长,能逐步满足一周内“费事不多,全知世事”。
2 增加篇幅后你们的办刊方针有什么调整?
我们将向相对权威的综合性周刊的方向努力。我们将强调三个努力方向:1.继续对一周内发生的国内外热点事件提供深入的调查、观察与《三联生活周刊》独特的叙述视角。2.以超前姿态在一周新闻事件中发掘时代发展进程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新话题,作深入浅出的专题讨论。3.通过对一周生活信息的梳理,提供专家实用的指导性意见。通过这三个方向做到快捷、时髦、丰富与实用。
3 增加篇幅后你们的栏目有什么调整?
国际时事方面会变成“天下”与“时事”两个栏目,前者更强调图片,后者更强调评论,另有“军事”专栏从军事角度讨论国际关系。“封面故事”会更强调本周传播力最强事件的深入采访。“特别报道”加大容量后能达到与“封面故事”相应篇幅,讨论本周最重要的一个话题。社会报道增加“人物”报道的角度,并每周提供一篇社会生态角度的“社会调查”。经济分为“财经”与“商业”,并有专门的“理财”版块,提供投资与理财的各种专业指导。
文化增加“娱乐”,通过娱乐评论,增加对娱乐消费的指导。另外增添“时尚与消费”、“时尚”、“健康”、“旅游与地理”,都会提供专家的指导性意见。
4 增加篇幅后你们怎么保证质量?
我们将以加大投入的方式保证周刊的质量。编辑部将增加编辑、记者,增加专栏作家、组织各行专家支持,欢迎高水平的相关人才能通过各种渠道加入《三联生活周刊》,支持周刊的发展。
5 增加篇幅后你们的广告控制在一个怎样的量?
我们会严格控制广告与内容的比例,2005年改刊后每期会有100页左右的内容,在此篇幅中不允许有软广告的形式存在。
6 增加篇幅后定价的增长给购买造成压力怎么办?
在定价上我们只考虑了印制成本的增加,内容方面的投入完全靠广告支持,但客观上还是造成了涨价。我们的解决方案是鼓励订阅。只要你全年订阅,可以在全国各地任何邮局的订阅点享受九折优惠,全年订阅价345.6元,仅比2004年订阅价高33.6元。两年以上订阅可享受八折优惠,全年订阅价307.2元,比2004年订阅价低4.8元。但因为许多邮局可能都不能跨年订阅,所以详情可向杂志社读者服务部咨询,咨询电话:010—84050425、8405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