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五棵松中心”的大幅修改

作者:李三

(文 / 李三)

报道:“五棵松中心”的大幅修改0

瑞士布克哈德公司的设计师Heinz Moser(左)和Roger Nussbaumer(右)设计的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规划方案最终获胜 

雅典奥运会如火如荼之时,北京,这个将举办下一届奥运会的地方正在重新讨论已经决定建设的比赛场地。在这场讨论中,“瘦身”和“勤俭办奥运”这两个主题词频频出现。

在国家体育场——“鸟巢”暂停施工、修改设计的同时,2008北京奥运会的另一标志性工程—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的设计方案被大幅修改,其中包括取消原定的篮球场上方建8层购物中心,以及大规模压缩外立墙面上全球最大电视墙的面积等。原先承担设计任务的瑞士布克哈特公司的工作也转而交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来完成。

回放:一个设计方案的诞生

奥林匹克公园和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规划设计方案征集活动从2002年7月1日开始接接收方案,征集活动受到了国内外广泛关注,最后,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方案征集了34个,其中1个方案无效,参评方案共计33个。

当时,多家媒体跟踪报道了这些参评方案优胜者的胜出过程:“经过技术初审后,再由评审委员会审核、研究、讨论,最后通过多轮投票决出优胜者。”

2002年12月,谜底在万众瞩目下揭开了——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规划方案一等奖空缺,与美国Sasaki建筑事务所并列,获得二等奖的瑞士布克哈德公司(Burckhardt+PartnerAG)的E80(B05)方案荣幸地成为最终方案的优化蓝本。

据报道,瑞士布克哈德公司胜出的主要原因在于,更好地解决了体育建筑在比赛期间,尤其是赛后的运营和利用。该方案中,下沉式广场上建设方形篮球馆,篮球馆上面则是高达8层的购物中心及休闲场所;而另一大亮点是篮球馆的一面外立墙被设计成世界上最大的电视墙,比赛时可转播实况,非赛季则能24小时播放广告,以便帮助场馆回收成本。

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将建设奥运会篮球馆、临时性棒球场、临时性垒球场以及群众性文化体育设施、商业服务设施等。五棵松文体中心项目经理娜塔莉谈起这个方案时充满自豪:“设计师们为此工作了7个星期,很多想法非常奇特,比如在下沉式的篮球场馆上方,设计了12个巨大的采光口,能对自然光加以充分利用。蔬菜和水果也当成了绿化手段,人们来到公园跑步,渴了就可以从旁边的树上摘一个苹果吃。设计师的设想大胆,而且把蔬菜和水果作为景观的一部分,这在法国已有先例。”

质疑:原来的亮点变成致命缺憾

国内建筑界的权威人士质疑这些“亮点”,这种质疑虽然来迟,但对设计的改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专家认为,“把商业区放在国家篮球馆的上面。这个方案不太合乎结构受力逻辑,包括对安全、消防等都有致命的缺陷。虽然后来做了些调整,基本能够达到要求,但还是增加了建设成本。”在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原来的设计方案中,下部是篮球馆,上部为五层的商业设施,商业设施建筑面积6.06万平方米,比篮球馆还要大4200平方米。原方案在深化过程中,有关部门发现,由于结构抗震设计、抗浮、消防安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钢结构施工难度大,造价也比较高。

此外,曾经被设计成世界第一大的电视墙也招致了更多的非议,“外立墙上建这么大的电视墙,固然前所未有,但是它的代价除了白白支付约2亿美元的成本,还对周边社区造成极大的光、声、热污染,严重干扰附近市民的工作与生活”。在最初的方案中,把篮球场的4个外立面都做成了电子显示屏。“这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显示屏,但是能不能实现?要耗多少电?造价是多少?具体问题都没有认真研究,最后就定了这个方案。后来因为电子显示屏方案的实现存在困难,就调整成了只保留面向复兴门外大街这一侧,只保留显示屏的一部分,其他部分做其他的处理。”

关于这面电视墙,还有一个比较新的消息版本,“外部造型还会保持原有风格,但是原有结构是以电子显示屏为特色的建筑,新的设计可能会取消电子显示屏,而改为清晰地表达钢结构和玻璃的建筑。”

重大项目决策的又一次反思

报道:“五棵松中心”的大幅修改1

瑞士Burckhard 设计公司设计的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方案 

在“节俭办奥运”的指导思想下,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的设计方案正在进行大规模的修改,记者了解到,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提交了两套优化修改方案。

在第一套方案中,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上部的商业设施被取消,从而对钢结构进行了简化,而篮球馆的竞赛层比以前抬高了7.8米,观众大厅的入口也抬升至地面。此外,环行车道、下沉式广场都被取消,隧道进行了简化,竞赛所在层的夹层面积也被减少。修改后的篮球馆的总建筑面积为6.52万平方米,高28.8米,据测算总造价约6.5亿元,比原方案减少了8亿元,而且工期也能得到大大缩短。

另一套方案也取消了上部的商业结构,但在观众大厅设置和总建筑高度方面有所不同。

有消息说,据介绍,专家和业主比较倾向于前一方案,认为这套方案基本保留了原方案的创意,又降低了造价,节省了工期,在使用功能、结构、消防方面的设计也更为合理。

2008北京奥运项目,与以往重大工程决策相比,应该说,整个在过程不能说不慎重,透明度不能说不高。然而,“鸟巢”早已破土动工,专家意见才姗姗而来。在拍板的关键时刻,是有专家学者的意见没有受到足够重视?还是那个时候专家学者集体失声?是专家们的“反调”一直没有一个表达的机会?还是没有谁敢于在一个“伟大的时刻”站在主流立场的对立面?

《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鉴》上有一个数字触目惊心:1958年至2001年我国投资项目失误率接近投资项目的50%!

中国工程院一位院士认为,作为中国工程界最高科学咨询机构,中国工程院应对一些重大项目拥有评议权,毕竟,事后“上书”不如未雨绸缪。

同济大学博导、国际建造师协会副主席丁士昭教授对记者说:“我们现在很多的决策出问题,看起来是缺乏科学的意识,但根本上是缺乏管理的知识。没有知识,哪里来意识?决策只是凭感觉罢了。”

链接

布克哈德及其作品

报道:“五棵松中心”的大幅修改2

报道:“五棵松中心”的大幅修改3

巴塞尔娱乐场 

瑞士Burckhardt+Partner是一个成立于1951年的一个建筑设计公司,总部位于瑞士巴赛尔市,但这家公司的前身可追溯到瑞士著名建筑设计师布克哈德(1801~1854),算起来也有100多年的历史。1981年这个建筑设计公司成为上市公司,2003年的营业额是2790万瑞士法郎,有170个工作人员。

这家公司多数设计作品都在瑞士本土,包括瑞士邮政局大楼、瑞士联邦铁路局大厦、雀巢公司总部大楼和一些银行保险公司的总部大楼,另外德国巴登游乐场也是这家公司的作品,荷兰的菲利普公司总部也是这个公司的作品,这家公司还在欧洲许多国家为大学、医院、宾馆做过设计。

布克哈德公司如是说

众所周知,一些重要的奥运工程项目规划设计是征集而来的,面对这样的变故,作为参与者的外国设计公司如何看待?

几天前,瑞士布克哈德公司(Burckhardt+PartnerAG)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项目主管NATALI BAGOROS女士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正在对2008年的奥运会场馆设计、费用等问题进行讨论,贵公司参与五棵松体育文化中心的设计,您怎么看待这些情况?

NATALI BAGAOROS:有关要求改变设计的消息我们知道一些,但是从我们的合作伙伴——北京市建筑设计院那里,我们还没有得到官方的信息,并没有从中国方面得到任何修改设计方案的要求。所以,只能认为,那些要求改变设计方案的说法还只是民间的,或者说不是代表中国奥运会组织机构的,这些在网上传播的消息可能只是一些假设,对这些消息的真实性我们没有办法评论。

三联生活周刊:但如果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设计方案修改确有其事,您能够接受吗?

NATALI BAGAOROS:我们公司是一个有半个多世纪历史的设计公司,而且也是一个上市公司,五棵松项目是公司通过竞标得到的,我们与中国方面签订了合同,我认为,即使要修改原来的设计或者作更大的改动,中国方面的合作伙伴是会与我们商讨的。

三联生活周刊:贵公司是否还有设计师留在北京?

NATALI BAGAOROS:我们有十几个建筑设计师参加了当时在北京的竞标活动,当然参与设计的人就更多了,在2003年,差不多每个月,都有设计师往返于北京和瑞士之间。现在,我们的设计师都已经回到了瑞士,北京已经没有我们的设计人员。

三联生活周刊;时至今日,您对于五棵松项目如何评价?

NATALI BAGAOROS:布克哈德是在2002年赢得五棵松北京奥林匹克体育文化中心项目的,在那次征集活动中,我们公司的设计得到了几乎是最高的评价。我们的设计是以一个电视为象征的体育中心,中心底部是举办篮球比赛的场地,上面是一个多层的商业中心,商业中心的外墙是用电视屏幕来装饰的,那是一个很有灵感的作品。

三联生活周刊:在巴黎机场出现坍塌事故以后,中国一些设计师开始质疑外国公司的设计方案,如果将来你们的方案没有得到实施,您会觉得遗憾吗?

NATALI BAGAOROS:我们在全世界参与设计方案的竞争,作品几乎遍布五大洲,我们的工作是设计高水平的建筑方案并监督方案的实施,等到作品完成并投入使用而且一切运转正常以后,才算完成任务。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得到北京方面的任何官方信息,现在谈论一些还没有发生的问题是没有意义的,我再重复一次,即使方案有改动,我们会与合作伙伴一起讨论的。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