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景德镇:一次危险救赎?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三联生活周刊)

复兴景德镇:一次危险救赎?0

沿昌江破旧的老房在拆迁。在城里,一条新的仿古街正在兴建 

复兴景德镇:一次危险救赎?1 

清代景德镇制陶图中的交易场景 

复兴景德镇:一次危险救赎?2 

景德镇过去拥有的一些优势如今也不明显了  

忧伤的“老厂”之迁

“老厂”现在看上去残破不堪,狭长街道一边的平房已经被推土机推平,瓦砾中仍然能看到许多破碎的瓷片,在阳光下,亮着耀眼的光泽。数十米远的地方是一个新建成的楼盘。几个月前,这里曾是景德镇最热闹并且最富有市井气息的瓷器集散地,每家店铺门口都有一两条狗趴在成堆的瓷器中间,慕名而来的游客和批发商在这里低价拣出地道的“景瓷”,再雇人用板车拖到目的地。“这个地方以前每天都拥挤不堪。”

金森和记者讲述“老厂”故事的时候,有着难以描述的忧伤神情。这个留着花白山羊胡子的老人1998年到景德镇就在老厂村租了一户村民的房子,他的手艺是美术设计,就是在土坯上画画,再交给专门烧窑的人烧制成瓷。“我是看着老厂人气越来越旺的”,金森的店铺在街道的

另一边,拆迁也是迟早的事,他说,一些从工厂里下岗自谋生路的景德镇人都到老厂来租房子,这边是市郊,房价便宜,烧窑也不受管制,一两年的时间,老厂制坯的、画画的、烧窑的就都有了,“成了产业一条街”。

陈平科就从工厂出来的景德镇老瓷工。据他介绍,他在景德镇的东风瓷厂工作了整整20年,1975年进厂一直干到1995年下岗。最初当烧炼工,后来转到供应科。工资从1975年的18元一路涨到1995年的200多元,现在他拿的是每月167元的下岗补贴,再加上10年的养老保险和医疗卡。据了解,前两年景德镇市有6万陶瓷工人,当时市政府的计划是“下2万,退2万,留2万”。“有相当部分的景德镇陶瓷工人流入销售环节。他们自己家里没有作坊,就从同乡的作坊里贩瓷去全国各地卖,这些风餐露宿在外面卖瓷器的人有的赚了有的赔了,但把景瓷的价格普遍压得很低”,陈平科对记者说,生意不好做,他也就到了“老厂”,五个人合租一个店面,一个月不到200块租金,他一个人一天能做几百个坯,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月去掉支出,能挣个七八百,“这在景德镇,算是可以了”。

金森和陈平科的幸福日子在去年年底被一纸文件打断。老厂的地已经被政府征用,老厂的瓷器经营者被要求在一年内搬迁至新建成的“中国陶瓷城”,这意味着老厂租住的超过500家人要从景德镇西郊举家迁徙到东郊。“那里偏远,交通也不便”,金森始终不理解住了五六年的地

方为什么说搬就要搬,而且别无选择,“对我们来讲,更关键的是,新地方的租金第一年每月500元,第二年每月1300元,几乎是‘老厂’的十倍,这里尽是些做小本生意的人,瓷器本来就已经是做利,哪还经得起这样的高支出”。

有失落感的不光是这些瓷器生意人,还有老厂村的村民。老厂村村长马金古对记者说,没人支持政府这一决策,“我们村400户人,原来都以种田为主,自从老厂自发成为一个民间交易地之后,村民每户一年能增加七八千块钱的收入”,“这一来,好不容易日子好过点的老厂村又退回去了”。

五届市政协委员罗学正告诉记者,他在政协会议上曾对老厂拆迁表示过异议,“我的看法是,景德镇的瓷业就是民间商业,已经形成的民间市场和格局要重新打破再来未必是好事,政府应该充分考虑未来所要支付的成本”。意见并没有被采纳,一年后,新的楼盘将抹去这个市井

“老厂”的所有印记,罗学正说。

多少个陶瓷城?

“老厂”不是惟一被叫停的民间交易所。记者在一份由景德镇市高新区管委会、市工商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公安局、市瓷局、市建设局、市技术监督局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陶瓷市场秩序的通告》上看到:“根据城市规范要求,市区内解放路、樊家井、筲箕坞、广场南路、太白园路、曙光路、老厂的店面,不得从事陶瓷商品经营和陶瓷包装经营。上述路段已经营陶瓷的商户和从事陶瓷包装经营户必须在2004年3月份前搬迁到中国陶瓷城,逾期不搬迁的将依法取缔”;“工商、国税、地税等部门按照划行规市的要求,不再对中国陶瓷城以外的经营户批准核发新的陶瓷经营证照。工商、国税、地税等部门对搬迁的经营户将及时为其办理证照手续”。

这一个景德镇地方政府力保的“中国陶瓷城”由香江集团开发,据说投资超过5个亿。去年1月13日,景德镇迎宾路北侧一片红土地,占地千亩的“中国陶瓷城”开盘,经营户李小山说,上千家瓷器经营户从四面八方涌向它。尽管这时它还仅仅是停留在设计图纸上的一座空城。“陶瓷城销售中心几乎被挤爆了”,李小山清楚地记得,当时人山人海,大家拼命往销售中心挤,当时他亲戚8人,从上午9时等到下午3时,交了6万元预订金,才预订到3间铺面。

短短3天时间,首期预售的1000多套商铺被预订一空,而此时,“中国陶瓷城”连商品房预售许可证都没有拿到。对一个尚在概念中的商业楼盘,呈现如此火爆的销售场面,这在景德镇史无前例。香江集团属下景德镇市香江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田磊对此的解释是,“香江集团开发的项目,开业、开盘从来是轰动的”。

而更主要的原因,除了老厂这些地方的经营户被强制搬迁外,景德镇政府的承诺起了决定作用;“政府在文件中说,‘中国陶瓷城’将是惟一的陶瓷专业大市场,其他都被取缔”,原来在曙光路陶瓷商贸大市场做陶瓷生意的肖晓燕回忆说,甚至“任何市场(包括在建中、新建市场)不再批准经营陶瓷产品”被写进了“中国陶瓷城”的宣传资料,当初就是冲着“惟一”和“取缔”去购买的,“既然政府都发通告了,不去也得去,还不如早点去”。

然而,就在“中国陶瓷城”开盘后十几天,经营户们发现,位于景德镇市中心、正在建设中的景德镇国贸广场也可以经营陶瓷。

“景德镇人都知道:在景德镇,不经营陶瓷,还能经营什么呢?”肖晓燕说他们有被欺骗的感觉。

“惟一”的缺口被打开了,并且这个“缺口”越来越大,又一家新楼盘,也是市重点建设项目“豪德贸易广场”开市了,也可以经营陶瓷,总投资3亿元,占地400亩;去年6月,在“中国陶瓷城”对面的空地上,总投资9.6亿元的又一家市重点工程“中国瓷园——景绣昌南”也开盘了。

复兴景德镇:一次危险救赎?3

陶瓷研究所所长赖德全认为,景德镇拥有一大批陶瓷艺术大师,景德镇艺术瓷在全国的地位无人撼动  

预订者开始找“中国陶瓷城”交涉,要求退掉已经预订的商铺,并返还预订金每人两万元共计282万元,以及赔偿因无效预订给原告造成的其他经济损失。而在4个月前,这些经营户们还抢着要把预订金交给“中国陶瓷城”。“既然它不是惟一,我们又何必非到它那儿买商铺?”肖晓燕说,“‘中国陶瓷城’的拒绝很干脆:已经签订了预订书,上面写得很明白,‘放弃预订,预订金不予退还’。”景德镇市商贸有限公司(中国陶瓷城)法律监察部冯晓彬说,“惟一”性是市里决定的,而目前出现这种状况,中国陶瓷城也很困惑。

一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为了景德镇千年庆典的推广,政府启动了打造全国陶瓷“教育、科研、产业、流通”四大基地的工程,投资60多亿元的36项市政建设重点工程早全面开工,“这笔钱有46亿是从银行低息贷款,其余十多亿都来自民间融资,这些都要靠土地收益对换或偿还”。

复兴景德镇:一次危险救赎?4

景德镇瓷器——薄胎瓷  

以旅游拯救陶瓷?

过长江大桥后沿河向南。河岸由于正在施工而使本来泥泞的道路更加狭窄,马路的左边也正在施工,连成一片的房子已经被挖出一个巨大豁口。这是景德镇的一江两岸工程,左边的房子最早的时候都是瓷窑。现在搞一江两岸工程,马路要拓宽,这些房子都要拆掉。“一江两岸”是为了改变景德镇脏乱的形象,配合市委市政府发展景德镇旅游的思路。过去的景德镇是以“脏乱差”闻名的。

景德镇的遍地文物无疑给景德镇市的市政建设和文物保护带来了许多困难。据景德镇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报告,由于上千年的制瓷烧窑历史,景德镇基本上是一个建立在窑址和窑渣上的城市。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窑日益向城市内部集中,造成今天的景德镇城区地下到处都是古窑址,到处都是文物。

“我们脚下半米之下就是过去的御窑址,珍贵的文物多得不得了。”景德镇文化局的刘副局长指着市文化局办公楼门口的水泥地说:“过去御窑址的大院是老市政府,这是由于历史原因,50年代就搬进去了。为了保护御窑址,市政府花了大力气决定全部搬出,并决定在这里建立御窑址公园,你看门口的新大门刚花了40万元建成。”在御窑址大院内,一部分房屋正在拆迁之中。刘副局长说:“文化局的办公楼将最后拆,因为他们作为文物监管部门,起到监管拆迁的作用。”市政府对于保护文物下了很大决心,在没有新建办公楼的两年前就搬到东郊的临时构建平房里办公去了。

复兴景德镇:一次危险救赎?5

无论是私人作坊还是个人工作室,景德镇目前的优势在于拥有全国一流的手工艺人。能否扬长避短,生产高端产品是个重要的命题  

东郊的市政府办公区的确设置在一片简易架构的平房内。门口宽阔笔直的大马路两旁,由台湾、温州和台州等地商人投资建设的“锦秀昌南·中国瓷园”项目一路延伸,道路边巨大的广告牌上强调,此系“千年庆典承办指定场地和景德镇陶瓷博览会预定场地”、“景德镇人民政府重点项目”。

就在距“锦秀昌南·中国瓷园”项目不远处,占地规模巨大的“景德镇中国陶瓷城”刚刚完工。数据显示,景德镇市房地产投资开发势头强劲:2002年全市房地产投资完成6.7亿元,占全市当年GDP5.7%;2003年1至10月份房地产投资完成10.23亿元,全年将完成13亿元,房地产业已成为景德镇经济的支住产业。

制瓷行业属于薄利行业,靠陶瓷吃饭并不富裕。即便在制瓷发达的日本,南方的瓷器产地也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景德镇经济的多方面发展思路并没有错。“惟一需要警惕的是资金流向的问题,”一位陶瓷企业的中层人员对记者说,“景德镇目前的主要资金流向在城市建设上,一方面使得近几年城市的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但是也应该看到,将主要资金用于城市建设,未来财政上可能会比较被动。景德镇的陶瓷企业目前依然迫切需要较大的投资。目前政府对中小企业重视不够,任由大家自生自灭。”

“中小企业不是个体户的概念,”孙立新说,“我们这里提出建‘新都民营园’,想法上很好,但它是按个体户的概念设计的,观念上落伍,开发并不成功。”对于景德镇的经济发展方向,孙立新认为,景德镇应该多看看浙江,他们的个体户都在下岗,人家的趋势是做中小企业,做集团化。景德镇瓷业面临的关键问题,正是经济规模过小,产能不足的问题。

“景德镇正在发展陶瓷工业园的观念,即生产、销售和旅游为一体,这是一个很好的创意。陶瓷工业城会使瓷业的生产更加便于管理,废除落后的小作坊。”孙立新对政府的这个举措表示肯定,“当然,也留下一个遗憾。景德镇的文化主要是里弄文化,里弄、瓷作坊,小贩穿梭于老城之间,本是景德镇独有的特色。景德镇是国家指定的36个旅游城市之一,我们的旅游,还是陶瓷旅游。”无论是私人作坊还是个人工作室.景德镇目前的优势在于拥有全国一流的手工艺人。能否扬长避短。生产高端产品是个重要的命题。”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