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快乐,丁丁先生!

作者:马戎戎

(文 / 马戎戎)

75岁快乐,丁丁先生!0

埃尔热

埃尔热的丁丁世界

1907年5月22日,乔治·雷米出生在布鲁塞尔。在他很小时候,父母就发现只有两种方式能让这个好奇的孩子安静下来:打屁股和画画。1914年,他开始练习用连环画的方式讲侦探故事。1922年,这些故事开始出现在《童子军》杂志上。1924年,他首次使用了“埃尔热”这个笔名。

1925年,高中毕业的埃尔热加入《20世纪日报》,与此同时,他在《童子军》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第一部系列作品《冒失鬼巡逻队长托托》,主人公是一个喜爱冒险的侦察员。1928年,《20世纪报》出版一份专门给青少年看的报纸《20世纪的年轻人》,埃尔热先为一位体育报道员提供的故事画插图,他很快厌倦了这个枯燥故事,再次开始托托(Totor)的冒险,只是将他的身份改成记者,并将名字换了几个字母,变成了丁丁(Tintin)。为了让读者能对这个人物留下深刻印象,他给丁丁的头上加上一撮永远上翘的头发,并给了他一条机灵可爱的狗,这条狗的名字是他恋人的名字:米罗(Miro)。在后来的英文版里,这条狗改名为“白雪”。

埃尔热将丁丁的第一次冒险安排在苏联——这个令西方世界迷惑的国家。这一经历持续到1930年1月23日,将《20世纪的年轻人》的发行量整整提高了一倍。第一集里的丁丁形象和后来我们熟悉的丁丁有很大不同——没有眉毛,身材也圆乎乎的。由于埃尔热的绘画技艺还不成熟,对苏联也缺乏充分的了解,很多人认为这本书存在着对共产主义的歪曲。

接下来的《丁丁历险记》以15个月一本的周期,丁丁去了刚果、美洲、埃及,以浓郁的异国风情吸引着读者。1934年,埃尔热开始了著名的《蓝莲花》的创作,从《蓝莲花》开始,丁丁不再仅仅是一个给西方人展示奇观的导游,而成为一个有友情、有痛苦、有勇气,智慧、正义的形象。也是从《蓝莲花》开始,埃尔热在自己的绘画中结合了中国的白描技法,树立了自己的风格。更重要的是,《蓝莲花》使埃尔热彻底破除了西方人对其他文明的偏见,开始以一颗平等开放的心态来描绘其他文明,并在今后的创作中将自由、解放和平等作为不变的主题。1929到1985,这56年,是丁丁不断进行冒险的56年,也是丁丁漫画从人物形象到艺术成就到思想内涵成长发展的56年。

1985年3月3日,埃尔热因贫血症而去世,丁丁正在进行的在现代艺术世界的探险被迫终止。

75岁快乐,丁丁先生!1

丁丁也像其他著名虚拟人物一样,衍生出许多副产品

丁丁的真实世界

好莱坞有一句金科玉律:情节越是虚构,细节越是真实。丁丁能够征服全世界各种语言和肤色的读者,除了本身的性格和曲折的历险,很大程度上依靠埃尔热在细节上的精心营造。

出身报业的埃尔热收藏了很多新闻图片和世界各地的特色物品,并将之画入自己的作品中,他酷爱《国家地理杂志》,将其中的许多地点作为自己故事的背景。《丁丁在美洲》里的印第安酋长的原型就是当时报纸上刊登的一张印地安人的照片,连羽毛发饰都毫无二致。《蓝莲花》中,未到过中国的埃尔热画出了一幅幅生动的上海市井风情画,蓝图也来自当时的新闻照片。

丁丁漫游世界的56年,正是人类科技和社会发展最迅速的56年,始终对社会保持敏锐观察力的埃尔热忠实地将人类进步的一点一滴画在了自己的作品中,甚至根据自己接触到的资料作出了超前的判断。其中最著名的事件,莫过于丁丁比阿姆斯特朗早16年登上了月球。在《月球远征记》中,埃尔热根据当时的新闻图片和各种资料,以令人惊叹的精确描述了登月前的种种仪器和准备工作。《月球远征记》的成功出版,使埃尔热意识到,技术细节的精确性与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同样重要。为此,他招募了许多在各种技术方面有特长的合作者,建立了埃尔热工作室。至今,谈起《丁丁历险记》中绘制的那些精确到可以“按图索骥”的不同年代的汽车,“丁丁迷”们还是会大呼过瘾。

可以说,正是这种对现实生活的敏锐使丁丁这个角色在人类社会发展最迅速的50多年里保持了永久的魅力。而随着埃尔热这种创作方式的广为人知,越来越多的丁丁迷开始幻想自己也能进入这个美妙的世界,和自己喜爱的丁丁一起历险。有一位大胆而富有的丁丁迷,曾写信给埃尔热,愿意付巨额费用,请他将自己画入丁丁的旅途。

“张”的故事

说起丁丁,就不能不说起“张”——张充仁。张充仁1907年出生于上海,出国留学考入了布鲁塞尔皇家美院油画系。1934年,埃尔热为了筹备《蓝莲花》,经人推荐认识了那时27岁的张仲仁,两人一见如故,成为莫逆之交。在《蓝莲花》里,“张”是“丁丁”的好朋友,他是个谦虚而勇敢的人,帮助丁丁逃出了日本人的魔爪。在现实生活中,张帮助埃尔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并教给他许多中国画的传统技巧,为埃尔热确定自己的风格起了极大的作用。画面上的所有中国字如“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均出自张充仁的手笔。这使《蓝莲花》成了当时揭发日军侵华罪行,争取国际声援的武器。

“二战”后,张和埃尔热一度失散。埃尔热曾找遍比利时所有的中国人,问他们谁认识张充仁。遍寻不见后,他想张也许在西藏高原,于是,1960年,埃尔热创作了《丁丁在西藏》,安排丁丁在西藏的一个山洞里和张重逢。1981年,埃尔热和已是中国著名雕塑家的张充仁终于在布鲁塞尔重逢,成为当年轰动欧洲的大事。印刷厂日夜赶印《蓝莲花》,比利时国王博杜安亲自设宴款待张充仁,许多欧洲人还从老远赶到比利时,只为了亲眼看看真的“张”。1998年10月8日,张充仁逝世于法国,丁丁和张终于在天堂永远相聚。

75岁快乐,丁丁先生!2

《蓝莲花》中一幅幅生动的上海市井风情画

75岁快乐,丁丁先生!3

《蓝莲花》中,“张”(右)是“丁丁”的好朋友

75岁快乐,丁丁先生!4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黑岛》

75岁快乐,丁丁先生!5

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黑岛》

75岁快乐,丁丁先生!6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16开本《丁丁历险记》

丁丁在中国

尽管丁丁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了自己的中国之行,中国人知道丁丁却已经是50年后。1982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曾以连环画形式出版过《黑岛》和《红海鲨鱼》。1987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除《丁丁在苏联》之外的23本历险记,这套每套分上下两册的黑白连环画几乎成了一代人的童年回忆。这套连环画一面世就受到了当时的小朋友们的疯狂喜爱,第一版50万册马上抢购一空。到1988年,这套书已经卖出了300万册。

1992年,中国加入了世界版权保护组织。未向埃尔热支付版权的中国文联出版社不再出版《丁丁历险记》。1999年,《丁丁历险记》的版权所有方Casterman出版社来中国考察,想选择一家出版社正式合作丁丁中文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国际合作公司总经理肖丽媛女士在回忆当时情景时说:“Casterman出版社非常严格,在全国的出版社中选择16家逐个洽谈,又从16家里选出了4家。每家都要递交中英文营销方案。”肖丽媛女士当时是带了一个负责发行的同志一起去和Casterman面谈的,她当时没有想到,正是这一举动为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加了很多分。

在艰苦的谈判之后,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终于取得了丁丁历险记的中国版权。2001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丁丁历险记》22册彩色版全书,这一版的《丁丁历险记》采用国际标准的16开大开本,全套订价550元,首印1万册在首发式短短几天后就销售一空。

为了进一步照顾到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中少社又发行了32开本的《丁丁历险记》,每本定价10元,进一步开拓了市场。到2003年第6次印刷为止,中少版《丁丁历险记》已经卖出了十几万套,300多万册。

2004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将播出《丁丁历险记》系列动画片,据悉,相应光碟也将由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旗下的鸿运视听制作公司推出。看来,丁丁与中国的缘分,不会随岁月的流逝而磨灭。75岁的丁丁,将继续成为一代人的童年回忆。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