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石油股

作者:邢海洋

(文 / 邢海洋)

今年第一个交易日,香港市场,中石化和中石油大幅上涨,中石化在连续大幅上涨三天后,进一步强劲上攻,飙升10.79%,收于3.85港元,股价及涨幅均创历史新高。在纽约市场,PTR,即中石油也以一日上涨超过12%成为当日最抢眼的事件,成了《商业周刊》上的新闻。中海油近日曾经预测产量下降,股价随之下跌,但在另外两个石油股的挟持下,也开始上升。

《商业周刊》把中石油和中石化的飙升归功于中国因素,即中国经济在全球的抢眼表现使市场上的石油公司成为最大的受益人。在香港,投资者则把石油股票的强劲表现和石油价格的坚挺联系在一起。不管怎么说,中石油从去年的不足20美元涨起,目前已经接近63美元,较一年前股价已上涨了215%。中石化也有将近一倍的涨幅。至于什么原因使中国的石油公司在全球石油企业产业群中脱颖而出,则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

首先,应该是国际重型资本介入的结果。去年巴菲特和先锋基金争相购买中石油和中石化的事件一定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8月初,共同基金巨头先锋集团宣布购入中石化12亿股,约7%的股份。此前,巴菲特已经持有中石化竞争对手中石油将近13%的股份。资本市场上如此重量级的机构介入提升了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品牌,使他们从发展中国家的“边缘”产品走上资本市场中心,价值因此而提升。

不过,基金的介入还是表面现象,基金之所以介入,还是因为两公司的业绩和前景。果然,去年秋天,三大石油公司的半年报给市场留下非常深的印象。中海油6个月来收入总额飙升68.3%,由前年同期106亿元,增至去年上半年的179亿元。但其63亿元的利润和75%的增幅在三家公司里只能算小儿科。中石化8月25日公布的2003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948.4亿元,同比增长38.6%;净利润为人民币97.65亿元,同比增长117%。两天后,中石油更是令人吃惊,其半年报显示,去年前6个月收入增长38%,至人民币2024.7亿元,获得净利润386.1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同期上升102.45%,再度超过丰田汽车、汇丰控股成为亚洲最赚钱的上市公司。

这两个资本市场重量级的投资者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但如此立竿见影地显示出来,还是有令人惊异的巧合在里面。

纽约交易所中石油一年走势图

“疯狂”石油股0

国际市场油价高居不下是因素之一。整个2003年,石油价格一直高位运行,期间有伊拉克战争前接近40美元一桶的高位,也有战后的平稳上升,全年价格都没有跌破22美元的欧佩克设定的价格低线的情况,到年底,价格更维持在30美元之上。像埃克森、美孚那样的石油巨头,股价走势与石油价格如出一辙。中石油虽然成本偏高,但每桶4.32美元的油气操作成本也使它大获其利。中石油之特立独行,在于它一味向上,没有回档。

股神巴菲特看中了中石油,主要在于它的中国因素。随着中国经济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移,重工产业一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时候要分享一个国家的经济成长,关键是拥有增长的硬资源,拥有保证增长的前提。这个前提下,石油的战略意义将会不断得到加强。尤其中国是一个贫油国家,为保障能源安全,首先要保障石油等能源的价格,限制无节制的使用。这就为石油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提供了保障。最近横跨全国的电力短缺、工业原料涨价和柴油断档所显示出的能源紧张无疑印证了巴菲特的论断。2003年前11个月,中国的汽车销量突破了400万辆,取代法国从而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消费市场。所有这些都意味着中石油中石化的利润水平将步步高升。

中石油2003年的每股盈利预计为4.85美元,即使在如此大涨之下,以现在的价格水平市盈率也不过是13倍,可见上涨有着坚实的业绩基础。只要国际油价不出现大幅度回落,这样的上涨就不能称为疯狂。

上一篇: 又一年新年音乐会
下一篇: 生活圆桌(272)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