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水务”来中国的N个理由
作者:李三(文 / 李三)
前不久,法国威利雅环境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亨利·普格里奥先生来到中国。亨利·普格里奥领导着当今世界第一大水务公司,他来北京的另一个任务是出席北京市长的顾问会议。9月10日,普格里奥先生在北京饭店回答了本刊记者的提问。
三联生活周刊:除了水以外,威利雅公司在城市交通和能源供应方面也是欧洲最大的公司之一,您有没有想法进军这些领域?
普格里奥:我去见市长的那天迟到了,那是我第一次见北京市长,而且还是作为他的顾问,所以我感到不安。我迟到的原因是因为堵车,我见到市长时候,他原谅并安慰我说堵车可以不算迟到。作为在欧洲从事公共交通事务的公司,我当然愿意在这方面提供一些经验。我们在中国目前已经有4000多名员工,我们与许多政府机构有人才培养项目,目的就是帮助他们掌握和了解现代城市管理。威利雅已经把中国看作亚洲最重要的市场,我们计划未来几年公司30%的业务在中国发展。
三联生活周刊:总裁先生一直在强调,威利雅公司来中国主要任务不是短期资金回报也不是销售设备,请问威利雅来中国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普格里奥(陶子摄)
普格里奥:1997年,威利雅在天津取得了在中国的第一份自来水服务特许合同,投资是3000万美元,内容是原来水厂的现代化改造以及为期20年的经营权。您可以因此看到,我们是准备长期在中国扎根的,投资这样周期很长的项目,不可能在很短时间得到效益。当然,我们是一个在巴黎和纽约上市的公司,股东的利益还是需要考虑的。
三联生活周刊:北京在2008年将要举办奥运会,环境是一个重要话题,威利雅有没有什么计划?
普格里奥:北京是一个非常大的城市,我们已经决定参与奥运会的一些环保项目,例如卢沟桥污水处理,这个项目也是北京发生SARS以后第一个公共卫生项目。
三联生活周刊:除了北京,在中国其他城市还有什么大项目?
普格里奥:在上海浦西,我们下属的废物处理分公司与浦西江桥垃圾焚烧发电厂签订了为期20年的营运管理服务合同,这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项目。我们还有一项清华一耶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领导干部培训计划,期限为2003至2005年,促进西部以及其他省份的主要发展中城市的领导与国内外环保专家开展更广泛合作。
三联生活周刊:很多人特别是城市居民都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是水的价格,威利雅进入中国后是否会导致水价格上升?
普格里奥:首先我必须解释,即使在欧洲许多绝对市场经济的国家,一些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资源的价格也不是由资本家说了算的。饮用水价格不是由水务公司,而是由政府以及相关社区协商指定的。一个外国公司在中国从事水务,必须按照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指定的价格来运营。我们在上海为居民提供的水与其他本地公司的水是一样的价格。
担心外国公司的进入会导致水价格上升是没有必要的,在供求关系、市场竞争等杠杆的作用下,价格绝对会控制在中国公众可以承受的范围。例如在欧洲,一吨水的价格是2欧元,以每人一天200升平均用水量计算,水费不会对一般民众生活造成太大的负担。我要抱怨的是,其他的很多东西如汽油、啤酒等都是用升计量的,而我们提供的产品水,却用吨来计算。您试想想,所以如果也按照升来计算的话,水的价格还是很合理的,不是吗?
水市场究竟有多大?
“绿色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行动规划的中心思想,按照这份计划,北京在2007年前要另建12个污水处理厂,全市污水总处理能力达到每日268万吨,处理率达90%,处理后的污水重新利用率达40%。
2002年4月1日起施行,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将原来禁止外商投资的电信、燃气、热力、供排水等城市管网首次列为对外开放的领域。
在此之前,国家政策只准许外资投资水厂,而城市供水管网则一直明令禁止外资进入。最近科技部和商务部公布了在华鼓励投资的917项高新技术产品目录,水污染防治设备名列其中。
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三家水务公司威望迪集团、法国苏伊士里昂水务集团、英国泰晤士水务公司不约而同地都将中国作为其全球市场的重要部分。威望迪集团于1998年开始在中国投资,至今超过了10亿美元。而最早进入中国的苏伊士里昂集团已参与了国内100多个水厂的建设。泰晤士水务公司也拿下了上海一个投资至少6800万美元的水处理大合同。
法国苏伊士里昂水务集团中国首席代表曾阐述过中国水务市场有利可图的5个方面。“首先是工业和生活污水治理。”他说,“像法国的塞纳河在人海之前,已经被利用过9次;尼罗河在人海之前,已被利用过了50次。其次是城市供水管网的改造,管网的更新与修缮所带来的市场将是天文数字。三是自来水的深度净化,在一些发达国家,从口味、气味到透明度,自来水甚至达到了婴幼儿饮用水标准。四是发展农业节水灌溉设备,在以色列,农业灌溉采用的是一种作物‘根’的方式,输入过程损失极小。五是开发利用节水型器具,比如沐浴设备和冲便设备。”
水资源分布不均衡,降水量不平衡,以及水污染严重等因素更加剧了水资源的匮乏(路透/Reuters)
中国是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准的1/4,被列为世界上最贫水的13个国家之一。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663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常年供水不足,110个城市严重缺水。另外,水资源分布不均衡,降水量的不平衡,以及水体污染严重等因素更加剧了水资源的匮乏。水资源的缺乏和13亿人口对水的巨大需求使得供水行业有了稳定的供求关系,缺水的中国恰恰蕴涵着巨大的水商机。
外资在中国最有利可图的产业是自来水厂,其利润和成本的比率为24.48%,是外资投资项目中最高的。这个数字出自三年前国家统计局的一个报告,如此之高的收益率听上去有些夸张,但事实是,近年来,外资介入中国水务业的力度一直有增无减,“洋水务”解决了国内投资建水厂资金短缺的问题,同时,还带来了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一个被垄断多年的水世界因为“洋水务”的到来已经有了一个新名词—水务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