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油站运动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谢衡)
继2001年关闭了一批加油站后,国家经贸委去年又关闭了全国15个省市和自治区的违法违规加油站共4855个。与此同时,政府明确规定,今后新建加油站必须由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公司负责建设,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公司以外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将不再获准新建加油站。此外,只有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公司可以从事加油站特许经营业务,获特许经营权的加油站只能销售由特许经营权发布商提供的油品。经过一系列对加油站的整顿,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巨头进一步增强了对下游市场的控制。
清场行动
据国家经贸委贸易市场局统计,目前中石化和中石油所拥有及特许的加油站分别约为2.8万家和12250家。两大公司所控股的加油站在全国约7.5万家加油站总量中接近一半。
国家经贸委贸易市场局有关官员表示,之所以不允许中石化、中石油以外的任何单位和个人新建加油站,是因为其它主体经营的加油站在资质条件和政府调控上都比较难。为促进两大集团提高其加油站市场竞争力,提高成品油流通现代化水平,在今年的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油站专项整治中,仍将把两大集团以外的社会加油站作为专项整治的重点。这位官员明确表示,整治加油站之后,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所属加油站的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将大幅度上升,而这也正是整治加油站市场的重要目的之一。
而有业内人士指出,这显然是两大石油公司左右政策能力的实际体现,加油站市场被设立了行政性准入门槛。政府主管部门对加油站市场的整治,无疑极大巩固了中石化和中石油在过去三年收购中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政府主管部门希望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大集团加油站数量合计能占到市场总量的一半以上,而在石油业高度集中的美国,独立加油站的市场份额至今仍达到近70%。
那么,中国的加油站市场会不会被高度垄断?
彭博资讯(BLOOMBERG)的行业分析师认为,中国政府整顿加油站市场是无可厚非的。以前中国加油站市场太乱,把国内成品油零售市场的整体水平拉了下来。经过治理整顿,国内加油站在油品质量和服务水准方面都有所提高。她说:“我们相信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家公司之间的竞争是真实的。未来两家公司将与外资石油公司建立合资加油站,根据WTO承诺,2004年底就将允许外资独资经营加油站。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展开。”
国家经贸委表示,按照中石油、中石化海外上市时的承诺,尽快完成与壳牌、埃克森美孚、BP等跨国石油公司合资经营加油站的手续,引进国外先进经验,提高管理水平。
合资之难
分享中国巨大的成品油零售市场,一直是BP、壳牌等石油巨头的梦想
中石化与中石油虽有特许经营证,但两者间的竞争也很激烈
2000年10月,中石化海外上市,埃克森美孚、壳牌以及BP三大石油公司作为中石化的战略投资者,分别购进了一定数量的股票,以支持中石化顺利上市。作为一种购买股票的条件,中石化和三家公司签约,将在未来三年内,共合资兴建1500座加油站。同年4月,中石油的海外上市中,BP购买了中石油2%股权,成为仅次于中石油集团的第二大股东,BP与中石油在广东已经进行了多年合作得以更顺利进行,双方计划在华南地区建立500至1000座合资加油站。
在中国大规模建设加油站,分享中国巨大的成品油零售市场,一直是埃克森美孚、壳牌和BP等石油巨头的梦想。据统计,中国大陆成品油消费量已经居世界第三位,在未来10年内,它还将以每年4.5%的速度增长。而外资选中的建立合资加油站的省份——福建、浙江、江苏以及广东正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几个沿海省。
壳牌(中国)有限公司公关部的宋小姐说:“壳牌认为中国的市场非常重要,我们希望能在中国发展成品油零售业务。因此,壳牌很重视与中石化的合资加油站项目,希望能够与中石化展开积极合作。”
从2000年10月中石化与三家外资石油公司签订协议,迄今三年时间已过一大半,而这1500座合资加油站的计划到目前还停留在纸面上。中石化董事会秘书局主任陈革说,与三家公司的合资加油站协议都已基本完成,并已递交到国务院报批,现正在审批中。
业内人士认为,国务院批准这一项目,意味着我国成品油市场开放将出现新突破。据中国入世有关承诺,中国将在入世三年后放开成品油零售市场,五年后放开批发市场。到目前为止,我国成品油市场开放程度十分有限,现在外资加油站总数不足400个,仅占整个市场总量的0.5%,中国还没有在一个省范围内向外资开放利润丰厚的成品油市场。
壳牌方面表示,中国政府主管部门对合资加油站项目的谨慎可以理解,毕竟这在中国以前还没有大规模建设合资加油站先例。而埃克森美孚中国公司则拒绝对合资项目一直未能启动发表评论。
据一位参与了中石化与其中一家外资公司谈判的内部人士透露,合资加油站项目的谈判进行得相当艰难。除股权比例、合资加油站建立的具体地域、成品油供应渠道外,包括未来合资加油站的LOGO如何设置、排列顺序及字体大小,加油站工作人员的服装标识等极其具体的问题都成为双方争执的重点。壳牌方面对记者表示,现在与中石化的合资协议还只是草签,合作细节双方仍在协商谈判。
陈革表示,中石化将分别与三家外资石油公司成立合资公司,管理这1500家合资加油站。中石化将在合资公司中占控股股东地位,至于合资公司的经理人由哪方担任仍在协商中。有分析师认为,实际上中石化完全没必要也不愿意与外资分享利润最丰厚的几个省的成品油市场,但合资加油站是中石化不得不面对的IPO(首次公开上市)遗产。对此种说法,陈革并不同意。“合资加油站中石化也是受益方,我们可以引进资金,学习外方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提升加油站整体水准。”他说,“与中石化拥有的2.8万座加油站相比,1500家合资加油站的总体规模很有限,不会对国内市场造成冲击。”
而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三家公司都承认,500座合资加油站只是他们进入中国成品油零售市场的第一步。他们的目标是在市场完全开放后在中国建设更多加油站。壳牌方面曾表示,重要的是让中国的消费者意识到,壳牌已经进入中国,并开始提供服务。
陈革预计今年上半年,中石化与三家外资石油公司的合资加油站项目都可能将获得政府的批准。而据BP有关人士透露,BP与中石化、中石油合资公司的管理人员,均已配备到位,合资加油站的前期工作已经开始进行。
价格管制的重新定义
BP中国公司的一位专业人士告诉记者,加油站作为终端销售环节,比获取油品零售利润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实现石油产业链的流通性,支持背后纵深的环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成品油批发市场的控制能力。
现在,据政府主管部门规定,成品油批发权全部集中在中石油、中石化两大石油公司手中。也就是说,即使是社会独立加油站也必须从两大公司购买成品油。而在2004年底成品油零售市场对外资开放前,中石化与外方的合资加油站经营的成品油也将来自于中石化的供应渠道。据业内人士估计,中石化和中石油目前的批发市场份额分别为54%和46%左右。
据中国入世承诺,在2004年底开放成品油的零售市场之后,批发市场也将于2006年底对外资开放。批发市场的开放,将使得中石油、中石化面对全方位的冲击。分析师指出,如果两大公司在批发环节上大规模的失去市场,其产业链的连锁效应将渐次传递到炼油厂及原油生产领域,使得两大石油公司面临整体性震荡。而这正是前两年中石油和中石化大规模收购加油站的真正意义所在。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现在许多仍在坚持的独立加油站,就在等待成品油批发市场的放开。一旦批发环节开放,允许加油站自己选择上游公司,那些非两大石油公司系统的加油站就可以购买价格可能更低廉、品质更好的进口成品油。分析师认为,这样一来,不仅两大石油公司的市场霸主地位将面临严峻挑战,就连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都要受到冲击。
目前成品油零售价格由国家计委统一制定,中石油、中石化享有8%的浮动空间。而一旦市场完全放开,要想在价格上实现完全监管实际上非常困难。因此,有专家建议,随着国内成品油市场的开放,应逐步解除对成品油零售价格的管制,选择主要依靠市场的力量。而管制更应倾向于对价格上限的管制,即设定一个成品油零售的最高限价,以有效地防止企业合谋,从而损害消费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