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相机暗战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山同井之)
数码相机的普及速度大大超过当年光学相机的普及速度
全球数码相机市场规模图
当1839年8月19日,巴黎天文台台长弗朗索阿-阿拉戈公布他的达盖尔照相术被确定为照相术的发明鼻祖时,他万万想不到,在160多年后的今天,数字化照相术已普及到每97个人就有一台的地步。传统光学成像相机实现这个数字用了137年,而数码相机从富士公司1988年发明到普及仅用了14年。
2001年中国市场数码相机销售了18.5万台,2002年这个数字一下子就增长到57万台。之所以数码相机短期内持续升温,根本因素首先是PC厂商转型数码,在传统PC销售增长举步维艰,利润率不足9%的情况下,PC厂商不约而同从PDA、MP3到数码相机,联想消费IT甚至在一次数码新品发布会中夸口要做中国的SONY,实现一年10亿元的数码产品营业收入。这股数码转型的热潮直接提升了各级数码相机经销商的热情。此外,大量中低端数码相机生产线从日本和台湾地区迁移到内地,由于是以零件方式通过海关,规避了大量的关税,降低了生产成本。所以难怪奥林巴斯数码创始人小宫弘面对中国数码相机市场300%的增长兴奋地说:“在中国市场出现什么惊奇的数字我也能够接受,因为数码相机技术正在席卷全球,中国市场不过是席卷得更厉害一些罢了。”
尽管面对300%的增长,却仍有些人乐不起来。因为目前市场上70%的数码相机都是索尼、富士、奥林巴斯、佳能、尼康这五大日本厂商的产品。更重要的是,数码相机的核心部件CCD(电荷耦合器件)技术完全掌握在索尼、柯达等少数厂商手中。CCD是数码相机成像的核心部件,2001年就曾发生过索尼不向奥林巴斯提供500万像素以上的高端CCD,造成奥林巴斯很长一段时间没有高档数码相机机型,最终不得不跟索尼撕破脸皮而转投柯达。CCD就如同当年索尼特丽珑显像管案那样完全控制在少数厂商手中,其替代品CMOS技术又因成像画面会出现色彩噪音,而被大多数厂商放弃。
目前联想虽然已成为国内数码相机销售领域的探花,但其产品在技术上明显受制于CCD和镜头。不久前,联想与台湾地区的明腾和鸿海签订了代工协议,索性彻底把生产技术包袱甩给台商,这也是内地大多数数码相机品牌的做法。但这样的数码转型不过是变化了一下产品和销售渠道,不仅受制于日本数码相机巨头的技术封锁,也受制于台商。虽然谁都敢说数码相机是IT业的朝阳,是未来数码转型的第一步。但这个转型不像从出售大白菜到出售胡萝卜的转变那样轻松。所以看似乐观的国产数码相机其实还是空中楼阁。
如果仔细调查国内市场上数码相机的生产铭牌就会发现,中低端产品几乎都是Made in China,在深圳、在东莞、在苏州已经遍及数量庞大的数码相机生产线。为此,日本岛内媒体甚至惊呼日本数码相机产业空心化。富士2002年在中国大陆制造了近100万台数码相机,三洋造了150万台,索尼造了15万台。2002年全球数码相机总产量是2654万台,而在中国大陆的日本厂商和台湾地区厂商就生产了超过900万台,中国大陆已经成为全球数码相机制造的重要基地,但核心CCD和镜头却距离我们仍然很遥远,这些工厂仍然是组装加工型装配线,难怪曾在富士公司做技术工作的张先生告诉记者:“数码相机距离我们是又远又近。”至于中国大陆自己独立生产开发的数码相机,除凤凰在东莞、海鸥在上海设立了生产线进行过尝试外,敢于投身者寥寥无几,即便凤凰、海鸥这些传统光学相机的国货精品在数码相机领域还是明显感觉技不如人。
专访奥林巴斯数码产品创始人小岛佑介
奥林巴斯作为老牌的光学相机厂商,在相机领域拥有很深的开发和销售基础,使得奥林巴斯的数码相机也稳居全球销售前三强,更在欧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随着奥林巴斯深圳工厂C50系列和μ系列数码相机相继下线,本刊特别专访了奥林巴斯数码产品创始人小岛佑介。
小岛
国内数码相机生产基地表
奥林巴斯μ系列数码相机
问:奥林巴斯数码产品这些年在中国发展如何?
小岛:奥林巴斯在1996年第一个把数码相机作为民用产品推出,而且我们的数码产品很早就进入了中国市场,奥林巴斯的数码相机1998年曾经是当时销售的冠军。由于奥林巴斯在中国相机领域的知名度还是不错的,所以我们的数码产品也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但当时我们的产品适合中国市场的机型相对还是不多,所以在2001年前后我们曾经有一段时间遇到市场低潮,在中国的数码相机份额被富士、索尼、佳能瓜分。随着深圳和东莞生产线的完工,相信在中国本土制造的数码相机将令我们更有竞争力。中国数码相机市场相比欧美是一个规模很小的市场,但市场增长比例很高,是我们要重点开拓的地方。
问:阁下谈到中国本地制造,那么奥林巴斯还委托三洋代工生产吗?
小岛:三洋以前为奥林巴斯代工生产了不少数码相机,虽然生产数量庞大,但主要都是低端的产品,委托三洋代工生产的比例在变化,随着奥林巴斯在中国开设的生产线开工生产,越来越多的奥林巴斯相机将是中国生产的。奥林巴斯在2000年底取得了中国市场的内销权,这对于奥林巴斯具有重要意义,这意味着我们可以作为中国企业进行本地化生产销售了。
问:此次奥林巴斯中国本地化生产,将把多少核心技术转移到中国?
小岛:数码相机是一个技术要求很高的综合性产品,不可能研发一步到位的转移过来。我们的措施是把奥林巴斯的生产技术逐步从日本转移过来,但是我们也感觉到人才的不足,深圳和东莞不是北京和上海,中国的高水平技术人才大都集中在大城市,所以我们目前也在做人才的积累。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负责整个中国奥林巴斯数码相机生产的丰岛敬原来可是奥林巴斯最高技术开发长官,可见我们对于中国本地化生产中技术投入的重视。
问:富士和奥林巴斯在不久前联合推出了xD Picture Card的存储格式,但是这个内存卡在中国价格很高,是不是限制了使用这个内存的相机的销售?
小岛:xD卡是奥林巴斯和富士针对数码相机的需要开发的一种新的存储格式,xD卡的体积是目前同类中最小的,而且耗电也很少。相比SM卡只能到64MB的容量限制和CF卡的庞大的体积,xD是数码相机很好的内存选择。相比索尼一直在推广的Memory style,虽然其可以通用在索尼的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和PDA 等设备上,但是成本很高,并不适合数码相机。而xD是针对数码相机开发的,未来xD的成本将是最低的。目前奥林巴斯和富士都已经推出至少5款使用xD卡的数码相机,相信随着使用这种格式的数码相机的增多,xD必将是未来的潮流。
问:您如何看最近在中国国内柯达和联想携手开设多家数码冲印店?
小岛:他们的数码冲印店概念其实与奥林巴斯早年推广的家庭打印是相同的,这种模式必将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奥林巴斯为此专门在热升华打印机领域进行了多项研究,甚至开发了热升华照片打印机。
问:上周柯尼卡和美能达宣布合并,您如何看?
小岛:吃惊,我真的很吃惊。他们的合并对奥林巴斯来说是值得关注的,毕竟柯尼卡在传统光学影像领域有很强的实力,而美能达的数码相机也很出色。
问:您如何看中国台湾地区的数码相机生产商们,还有跟他们进行代工合作的中国内地厂商?
小岛:数码相机的核心在于CCD和镜头,以及影像处理引擎上,这一点我认为台湾地区同行的技术还是不足,镜头不是装上就可以的,其中的经验与技巧需要多年的积累。奥林巴斯更看重的是数码相机的附加价值,联想、方正等中国内地厂商的定位跟我们是不同的,奥林巴斯的数码相机更注重画面质量和效果。
问:作为传统光学数码相机的大厂,奥林巴斯如何看待数码相机与传统光学数码相机的关系?
小岛:奥林巴斯还是很重视传统光学数码相机的,我们两种机型各有千秋,相互还有很大的互补性。我不赞同数码会取代胶片这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