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溯源亚马逊
作者:鲁伊(文 / 鲁伊)
探寻热带雨林中南美古人类文明的奥秘
“当我拥有一个目标的时候,任何其他事都是次要的,我不会让任何别的事阻挡我的道路。”尽管安娜·罗斯福(Anna C.Roosevelt) 一向反对别人把她的所作所为同她大名鼎鼎的曾祖父西奥多·罗斯福联系起来,但当她这样说的时候,很难不让人联想到那位素以意志坚定著称的美国第26任总统。作为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考古学馆长和伊利诺斯大学人类学教授,现年55岁的安娜·罗斯福参与过50多次探险考察活动。而她最近的目标,是深入巴西亚马逊河丛林深处的一处古人类遗址。
安娜并不是罗斯福家族中被那片神秘的南美热带雨林吸引的第一人,也不是亲赴亚马逊河探险考察的第一人。早在1913年,总统卸任后的西奥多·罗斯福就曾经参加测绘巴西境内一条地图上未标明的河流的探险活动。这条河后来被命名为罗斯福河。那一次探险被诸多的意外、疾病所困扰,罗斯福本人一度身染疟疾,病重到请求留下来等死以免成为考察队的累赘的地步。尽管他最终安全回到家乡,但他5年后的去世却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这次考察对其健康的严重破坏。
同传记作家和罗斯福的崇拜者不同,深以为自己是一名考古学家的安娜·罗斯福将她的曾祖父定义为一个“假探险者”,并认为自己所进行的才是专业的考古学探险。她所面临的危险,相对西奥多·罗斯福的年代,并未有所减少。所有困扰过西奥多·罗斯福的探险队的因素,如天气多变、疾病滋扰、地形陌生、政局动荡等都依然存在。此外,因为将要考察的遗址可能位于水下,为考古工作的顺利进行,安娜还必须携带大量的潜水装置和考古仪器。耶鲁皮博迪自然历史博物馆负责人、秘鲁考古专家理查德·博格对安娜的考察活动给予很高的评价,他指出,现在大多数考古学家都趋向于到那些政局稳定、物资供应良好、“不太可能会在自己的床上被人谋杀”的地方去,而安娜则逆潮流而动。她要深入的地方,是一块以前从来没有其他科学家涉足其中的“处女地”,而她的探险活动,不仅是为探寻远古人类的遗迹,更将改写目前占主流地位的关于人类在美洲生活居住的传统考古学学说。
亚马逊河流域长久以来在考古学上被专家们所忽略。考古学界通常认为,这里的人类年代较近,而且数量稀少,分布不广。加之南美洲恶劣的考察条件,使这一领域的大部分长期处于完全未知的状态。但安娜在这片未知的领域中看到了机遇。她最初在秘鲁的安第斯山开始自己的实地考察,此后去过墨西哥和委内瑞拉,并最终在上个世纪80年代早期获得了在巴西亚马逊河流域进行考古挖掘的许可。在那期间,她完成了一项非常重要的考古发现。在位于亚马逊河口、面积相当于瑞士的Marajo岛上,找到了1800年前的相当完善的古建筑文化遗址。
为安娜带来最大声望,并从而震撼了考古界以往“定论”的,是她在1996年发表的关于巴西潘卓品塔达岩洞(Caverna da Pedra Pintada)出土文物的报告。在这个装饰有岩画的洞穴入口处,安娜·罗斯福发掘出了石制箭头及与其处于同一地质年代层中的包括棕榈种子、巴西豆和鱼在内的食物残留。在综合使用碳-14鉴定法对有机物进行年代测定,并用热发光法对石器艺术品和沉积物年代进行测定之后,安娜断定,人类在10900年前到11200年前就在这处洞穴中栖居,而这与北美猎捕猛玛为生的原始人群所生存的年代同属一个时期。
在上世纪30年代,在北美各地发现了许多石制箭头。这种箭头形状狭长,能够安装到长矛的一端并刺穿大型动物身体。这种以其主要发现地新墨西哥州的克劳维斯(Clovis)城命名的克劳维斯箭头最早能追溯到11000多年前,而在它们周围经常能发掘出的乳齿象、猛犸和野牛等大型动物的残骸也证明了它们的用途。整整一代的考古学家们都由此而认为这些箭头是古美洲人以猎捕大型野兽为生的证据,并断定所有其他古代印第安人文化都是它的后裔。在传统考古学说中,科学家认为,正是凭借了猎捕大型野兽的能力,13000年前越过白令海峡从亚洲迁徙到北美的古人类才得以繁衍生息,并逐渐扩张到南美。
古人类在亚马逊河流域以渔猎为生,繁衍生息
但安娜·罗斯福在潘卓品塔达发现的石制箭头却与传统的克劳维斯箭头完全不同。它们呈三角形,底部带有倒剌,更适合用来叉鱼或是猎捕小型野兽。它们并非在南美发现的惟一的非克劳维斯型箭头,但却是保存最完好的。通过对这些箭头的年代测定,安娜推定,古老的美洲文化远比从前所认为的更复杂、更多样化、分布得更广泛。生活在南美的古美洲人并不是生活在北美的美洲人后裔,而是与其生活在同一年代的另一种并行的文化。
安娜的主张在考古学界引起轩然大波,她的反对者从各个角度对其加以抨击。在反唇相讥的同时,安娜只有找到更多的证据支持,才能够说服更多人接受她的主张。两年前,当她在亚马逊河流域一家乡村旅馆临时改装的博物馆中第一次看到一位采金者发现的石制箭头和保存完好的木制渔叉时,安娜·罗斯福知道,她所等待的东西终于出现了,而她必须亲自到这些东西被发现的地方去。
这个箭头的形状不是潘卓品塔达箭头那种典型的三角形,但它也不像克劳维斯箭头。它是椭圆形的,边缘带有许多小倒钩,很可能用来叉大型的鱼。4年前,年过七旬的巴西采金人瓦德玛在兴古河一条支流的下游发现了它。安娜一见之下,就被这枚箭头保存状况之完好所震惊。“那个箭头很大,制作精美,而且形状完整。”安娜指出,“它是从一个金矿中发现的,而金矿和钻石矿通常都是湿地。”这种考古学上所谓的湿地中盐分较高的水体可以十分完美地保存有机物,古人类会到那里寻找制造工具的材料,同时水流湍急的地方也是捕捉大鱼的理想地点。因此,安娜认为,这次考察将会十分有希望。
安娜·罗斯福及其考察队成员首先搭乘飞机抵达热带雨林,然后乘坐敞蓬船顺兴谷河支流向下游进发。她费了一些力气说服今年已经75岁并患有心脏病的瓦德玛充当向导,因为他是惟一一个能带领探险队到达箭头出土之处的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考察中也起了很大作用,帮助确定了遗址所在的经度和纬度。
尽管在考察一开始时,一队装备了自动步枪的当地军人因为考察小组未能先行通知而给他们制造了一些小麻烦,好在他们最终还是解释清楚,没有被当成非法采矿者、毒品贩子或盗伐者而被处置。雨过天晴之后,似乎一切都变得顺利起来,连鳄鱼都为研究人员大开绿灯。他们遇到了一些本地的采金者,安娜将曾祖父的名言稍加改动,来说服这些人对本地的科学研究产生兴趣,她说,“亚马逊河流域研究应当是亚马逊人的事务”。
通过对挖掘出的物品和当地环境的研究,安娜推测古亚马逊人可能以小群落生活在这里,男人、女人和孩子都参与到采集食物和捕猎的活动中。她认为,鱼类是这些古亚马逊人的主要动物蛋白质来源,但他们也可能吃海龟、小蜥蜴甚至是癞蛤蟆。坚果类也是他们的主要食物构成之一。在此次考察中,考察队成员还采集了箭头和其他物品所在土层的样本,以备此后更深入对其历史年代做出判定。虽然这次考察很大程度上还属于打前站性质,但安娜认为,无论对于亚马逊河流域的考古研究还是整个美洲的人类学历史研究而言,这都是一个意义深远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