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4的诱惑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偏北 胡桃笳 志余 何几页 赵赵)

F4的诱惑0

歌坛新秀F4(乌苏摄)

F4、F5、F6、F7,制造一种流行

《流星花园》、F4的突然流行让人有点猝不及防,它不仅为痴情女孩制造了一个梦,同时也制造了一个新的流行神话。“流星花园”、F4正在变成崭新的文化符号,凡与其沾边的任何产品都畅销无阻。《流星花园》和F4到底有什么魔力?它的流行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玄机?它是否会带动新一波文化潮流?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F4的唱片策划人、新索音乐公司总经理陈耀川先生。

柴智屏拿到了那颗魔法石。在采访中,陈耀川谈得最多的是《流星花园》的幕后制作人柴智屏。他认为,不管是《流星花园》还是F4,成功要归功于柴智屏。近些年,台湾地区电视业急速膨胀,电视行业的竞争使节目在制作上很快出现了瓶颈,收视率急剧下降。身为电视剧制作人的柴智屏忽发奇想,把一本日本卡通漫画《流星花园》改编成偶像剧。因为柴智屏知道,如果还按以往方式,这部戏肯定会淹没在那些粗制滥造的偶像剧中。在很多人看来,偶像剧这种速食产品,根本不值得大投入,而柴智屏却要反其道而行之。陈耀川说:“柴智屏认为,接下来突破电视业困境的方法也只有这样了,她做了,并且做对了。她开创了一条高质感偶像剧道路的先例。”

陈耀川透露,《流星花园》的制作成本相当高,制作一集的费用大约需要30万元人民币,这笔费用可以制作三四集普通偶像剧。这笔高投入结果就是人们看到的演员形象设计、场景、剧本结构等都比其他偶像剧高出一截,这首先满足了大家感官上的享受,由此振奋了原来消失的偶像效应。

在很多人看来,F4不过是借《流星花园》走红的一个组合,实际上,因为拍《流星花园》,才有了后来的F4。而柴智屏在挑选演员时,就已经考虑到达一步了。同一资源,不同开发,然后全方位开花,这又是柴智屏棋高一着之处。在挑选演员时,四个男主角不仅要会演戏,而且还要会唱歌跳舞,所以在他们后来出唱片时,他们没有给人留下“演而优则唱”的痕迹。

《流星花园》从剧情上为什么可以突破套路化,陈耀川说:“这就是《流星花园》的魅力所在——质感。他摆脱了一般偶像剧模式,它是超现实的,画面就像卡通漫画里的场景一样,把卡通漫画的特色发挥得非常到位,再加上四个人物的塑造非常成功。而最重要的是,它是超现实的时尚,是新一代年轻人接受的文化。”

F4的流行不仅仅表现在电视上,只要跟F4沾边的唱片都能大卖。最初,《流星花园》出版了一张原声唱片,这张唱片收录的大都是剧中经常出现的欧美流行歌曲,结果在台湾地区卖出10多万张。由于其中的片头曲《情非得以》是庾澄庆演唱的,结果他收录这首歌的专辑《海啸》一下子卖出26万张。在内地的情况也让唱片公司乐得合不拢嘴,由于原声音乐唱片是由百代公司发行的,目前唱片销量已达40万张。据唱片公司负责人介绍,今后追加的唱片数量还会超过20万张。由于属于索尼唱片公司的庾澄庆在这张唱片上的成功,索尼公司台湾部的老板崔震东与柴智屏关系又很好,所以,索尼公司自然就拿到F4的唱片发行权。据陈耀川介绍,他们很快就制作出一张F4的专辑《流星雨》,在台湾地区卖了25万张,用陈耀川的话讲:“《流星花园》不仅振兴了偶像剧,也振兴了唱片业。”而这张《流星雨》唱片在内地的发行量也让人吃惊,据新索音乐公司市场推广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目前该唱片发行量已达60万张。而且随着各地电视台先后播放这部剧,还会有一轮新的销售高潮。该负责人介绍说:“我们的唱片是今年1月21日上市,在一个月的时间就卖掉了40万张,这是很多年没有出现的现象。”据悉,新索公司在发行F4这张唱片时进行了一番“改革”,即与零售商的合作中采取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方式,同时大幅度提高卡带、唱片价位。卡带定价比市场上一般卡带定价高出8元,而唱片定价则更高,一般唱片定价在15元左右,而《流星雨》高达68元。即便如此,也不能阻挡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两种唱片都卖到了断货。这种音、像“交叉感染”促动流行的现象不仅在中国很少出现,在国外也很少见,当年只有《泰坦尼克号》创造过这样的神话。

陈耀川还介绍说:“《流星花园》改变了以往偶像单纯靠唱片曝光的方式。现在的歌手,创作型的常常在视觉上玩花样,所以也很‘偶像’,真正的偶像歌手是比不过他们的。”而F4这种立体概念却是那些创作型歌手不能比的。

《流星花园》是否会带动起新的偶像剧潮流呢?陈耀川的回答是肯定的,他说:“现在台湾地区马上会有两部优质偶像剧出炉,一部是《吐司男之吻》,这部戏有可能让另一个偶像组合‘WeWe双人组’走红;另一部是《爱情白皮书》,两部戏同样都是根据日本卡通漫画改编的。”

F4的诱惑1

F4的诱惑2

《流星花园》改编自日本卡通漫画

那些流行的鲜花与酸菜

在北京新街口的KIKA音像店,22岁的导购员卢志刚说,春节过后,新街口一带的音像店里《流星花园》的CD就已经基本卖断货了。此时在街对面的北京典雅音像店里,两个年轻的女孩则摇头晃脑地跟随《流星雨》的音乐哼唱,一个胖胖的女孩神情不无温柔地说:“《流星花园》我已经看了五遍,还是觉得很好很真实啊,比日本那些偶像剧强多了。”在被告之《流星花园》其实是根据日本漫画改编的真人电视剧后,她说:“我不是哈日,也不是哈韩,我是哈爱情!”

这种“哈爱情”跨越各个年龄层:33岁的杰西卡·徐正准备着和她的德国男友的婚事,看着电视剧里的道明寺还是发出一通尖叫,和她的三个表妹热烈讨论F4究竟是谁最漂亮的问题。《时尚》杂志编辑英子称《流星花园》为新时代的《简爱》,“表现的是一个穷丫头如何俘虏了资产阶级大少爷”。几乎每一个不乏浪漫情怀的女人都从杉菜身上找到了自己。漂亮女人说杉菜的性格像自己:倔强,任性,无所畏惧;不漂亮的女人则说杉菜也不漂亮呀:如此瘦小,毫不起眼。然而在这部到处听得到钱响的豪华电视剧里,杉菜凭借一味不合作不妥协的反抗态度居然有完美结局,其效果好得令人吃惊,简直鼓舞人心。

一个剧情不无腐朽意味的“灰姑娘”式电视剧居然创造了轰动效应,我感兴趣的是究竟是什么化腐朽为神奇?

《流星花园》根据神尾叶子在日本《玛格丽特》漫画双周刊的连载《花样男子》改编而成(数年前,宁夏出版社曾经出版过这套漫画,名为《花花贵公子》)。《花样男子》在1996年继少年热门漫画《灌篮高手》之后获得全日本最受欢迎漫画第一名。它的特别之处在于最大限度地挖掘了“灰姑娘”公式的戏剧性,在一个通用的公式中寻找到了与众不同的个性。男女主人公的个性非常鲜明——更重要的是这个鲜明的个性塑造得讨人喜欢。性格暴躁的道明寺出人意料连续荣登最受欢迎角色的榜首,结果,就这样顺应读者要求让他成为第一男。道明寺的形象绝对颠覆了“灰姑娘”公式里男主角性格模式。

“灰姑娘”故事里王子的特点,除了家里特别有钱和喜欢女主角这两点没变之外,其他的道明寺全不搭界:王子们通常很有才学,而道明寺的经典对白则是长期错用成语,台湾地区的译本里根据汉语特点进行了翻译上的加工。比如道明寺把“这大概就是所谓的青梅竹马”说成“青梅竹笋”,令人喷饭。王子通常不刻意显示(有时候甚至是刻意淡化)自己的富豪身份,道明寺则是对心仪的女孩子也“像你这样的穷人”不离口。王子们往往很有风度,万不得已打人一定是因为形势险恶为了自卫,可是道明寺刚出场就完全就是个学校霸王。而女主角牧野杉菜遇强愈强的个性,使得她痛恨道明寺这种狂妄暴力的坏小子,两个人社会地位差异带来的价值观的差异和各自的硬脾气,使得道明寺和牧野杉菜的关系在对抗与吸引中摇摆,让读者为他们提心吊胆。而最初几乎等于是以反面人物形象登场的道明寺,在这个与牧野杉菜从激烈对抗到相互吸引的过程里,粗暴可恶的表象下单纯可爱的一面如抽丝剥茧被作者一点点呈现在读者面前,观众对他的接受过程,几乎与牧野杉菜的接受过程是同步的。

F4这个古怪名字是Flower4(花儿四人组)的简称,按照杉菜的说法是只有白痴才想得出来。而在强有力的包装和连珠炮式的精彩对白的蛊惑下,这些花儿和酸菜(杉菜)还是让你在窒息的空气中感到一阵清新,直到他们迅速成为新一代鲜花的陪衬,成为烦闷和窒息的一部分。

F4的诱惑3

花开4朵并请教麦克卢汉

麦克卢汉用一条原则把媒体区分出冷热两种——电影是热的,电视是冷的;照片是热的,卡通是冷的——热媒体具备数据充分的高清晰度,它提供的信息非常之多而且精练确定,应该也包括的发生地点,没有传达上的漏洞,因此热媒体排斥参与。冷媒体相反,卡通和照片相比,照片提供的是构成一个人或地点的具体确定的信息,不容修改,没有太多空缺的信息让接受者去填充。相比而言,卡通则信息较少,只给出一个轮廓,其他信息有待接受者完成,为它加上血肉。正如课堂讨论要比讲课允许人参与的程度高,冷媒体有极大的包容性。

凭借音像市场和网络下载,《流星花园》带来了4位花一样的美男,灿烂于整个华语世界。2月25日,F4之一周渝民一趟新加坡之行,招来千名Fans带着旗帜、鲜花、数不尽的礼物和思念骚动机场,20名保安也抵挡不住。台湾地区的Fans会因为F4拍戏后每人瘦了十几斤,向公司提出强烈抗议。F4的宣传画成了街上的俏货,磁带能卖到20元高价,进价60元的正版盘卖到100元。

著名的电视娱乐节目主持人李霞宣布消息一样地说:“如果有人跟你提到《流星花园》四个字,你可千万别说不知道,不然你会死得很难看,死法很简单——葬身唾海。”“19集我只用了三天就看完,而且是在工作之余”,“因为我真的崩溃了,真的被套住了”,“因为在那儿我的浪漫情结又有了归属”。李霞还年轻,她是有了归属,而一位与女儿同迷F4的中年妇女可怎么办:“我真不知道该把他们当女婿来爱,还是当情人来爱。”

有人总结这种感染强度来自几种“病毒”:首先是被制作方一再渲染的,这4位超级美男是从千余名身高1.8米的小帅哥里精心选拔出来的,这是个先决条件,因为他们所要演绎的故事来自日本漫画《花样男人》。漫画里这样的规定,使后面的一切故事都有了让人昏迷的资本。在《流星花园》中他们都是有上亿资产可继承的公子,都有异人的健康体魄,名衣名车、酒店般的家让他们身心舒展,灿烂的笑容有根有据。他们会打篮球,会拉提琴,既温文尔雅又会打架。这么好的形象一块来了4个,再加上杉菜等一班女孩也都是清纯时尚的蓝本,这种“极品加批发”的阵势几乎势不可挡。

喜欢F4的声音总是理直气壮的,虽然理由模糊。比如记者在北京大学采访的学生说:“他们那么好,为什么不喜欢?放在这里也一定让所有女生幻想。”比如有人说:“我是F4的Fans,今天是,明天是,永远是。支持的方式是有限的,但喜欢他们的心是无限的。”面对这么情深意切的表达,即使只是出自恻隐之心也不容轻视。虽然有观众不屑地说:“小白脸永远只是历史的弃儿,历史只会为真正的男人留下记忆,若干年后,还会有F5、F6继续猖獗,而另一些名字才是永恒的——让·雷诺,罗伯特·德尼罗、周润发、梁朝伟……”有不着边际的评论说:道明寺、杉菜这样的年轻人还要为婚姻自由而抗争,比《简爱》和《傲慢与偏见》慢了好几拍,简直是日本社会的悲哀。还有,区区一个道明枫行使家庭暴力居然没有人去报警。台湾地区已经颁布了《反家庭暴力法》,改编者真是目无法纪。这位评论者虽然不喜欢这个《流星花园》,但毫无疑问是他和那些Fans一样已经深陷其中,与F4一起分享苦乐。和Fans相对的是对它深恶痛绝的一群,听传闻F4可能要参加春节晚会,赌气说,那就应该把电视台炸了。

这就是麦克卢汉所说,电视这种冷的媒介具有内心反馈机制,所以观看这样的节目是内心旅程。深恶痛绝者也在其列。

一位漫画家指出,按照电影镜头视角画的《流星花园》,有漫画语言运用的不流畅,技术处理不纯熟,不连贯,人物形象的设计异常模糊,4个人个性都不鲜明等漏洞。由它改编的真人版自然也少不了靠摆谱式来为人物勾线,但冷媒体的特征就是不精确,因此才会导致接受者启动自己的感觉来填补进一步细致的情感和逻辑。在这个填补过程中形成与故事并行的内心旅程。

F4的诱惑4

(乌苏摄)

F4的诱惑5

F4的诱惑6

以流星的速度看花园

在看《流星花园》之前的一个星期,我几乎快被老婆给逼疯了,每天上下班横穿北京城已经够心力交瘁的了,回到家里还要应付她的各种围追堵截:“求求你看一眼《流星花园》吧。”

我喜欢听哈林的歌,她就告诉我《流星花园》最后一集里有庾澄庆出镜,“演一个沿街卖唱的歌手,穿一件花衬衫,道明寺和杉菜——就是《流星花园》里的主角啦——过去点歌,哈林苦哈哈地回答:‘就会这一首,平常老唱,比较熟。’”

这一招果然管用,我开始动心。那天早晨起床,我还处在半梦游状态,看了最后一集。这最后一集有些古怪,前5分钟是大结局,其中哈林出镜不到两分钟,包括“谢谢”在内一共说了三句台词,剩下的全都是拍摄花絮。不过说实话还蛮好玩的——就这样我们看到上午9点半,代价是我和她分别被公司罚款50元。

余下的前19集就比较简单了,我自觉主动地以“流星”般的速度看完:当天晚上看了1~6集,第二天晚上再接再励看了7~10集,第三天晚上一网打尽剩下的9集。这就是偶像剧的力量——它能让你丧失一切基本的判断力,比如现在已经是深夜2点半,比如明天上午9点要上班,比如你是一个刚刚过了27周岁、暗地里以学术为志业的大好青年。

我为什么喜欢看《流星花园》?这个问题回答起来有点困难,偷懒的做法是反问对方:“喜欢一个作品需要理由吗?”如果你熟悉类似的切口,你就得反问我“不需要吗?”然后我们在“需要”和“不需要”之间子子孙孙无穷尽直至彻底取消问题本身,不过这种绕口令式的回答实在有些无赖加没品位,特别是在它已经被用滥了的情况下。所以我准备这么回答这个问题:牛顿之前,没人问苹果为什么掉向地面不飞向天空,因为这是常识;牛顿之后,同样不会再有人问苹果为什么掉向地面不飞向天空,因为这是公理。这就好比青春是美好的,爱情是美好的,而美好的东西就一定具有天然的吸引力,这个道理既是常识又是公理。

我相信拍青春偶像剧的要旨只有一条,就是看你到底拿不拿得出青春而又美好的东西来。以演员为例,F4逼人的青春让人没话说,和他们相比,其他一些所谓“青偶”简直就是刚从地里上来的农民,连腿上的泥巴都还是湿乎乎的——我这么说丝毫没有任何歧视农民伯伯的意思,事实上我想说的是,看完《流星花园》之后,越发坚定了我一直以来的观点,那就是迄今为止国内的青春偶像剧都在按照农村剧的标准在选角。

我的另外一个观点是,几乎所有女人都曾经有过“麻雀变凤凰”的幻想。还得说演员。和《麻雀变凤凰》中的大嘴妹妹朱利娅·罗伯茨(拜托,哪里有这么漂亮的麻雀的)不同,大S扮演的杉菜才是百分百意义上的“麻雀”:一张平凡的近乎寡淡的脸庞,眼睛不大,鼻子塌塌,凡是需要先天继承爹妈基因的物件都不出色。这还不算,杉菜的功课一般,这表明她的智商不高;家境贫寒,还有一对活宝爹妈,整日价给她推算“麻雀变凤凰”的进度表;凡此种种,说明一点,这是一个从遗传到家业先天极度不足的姑娘。但是没关系,现代社会的最大特点就是人人平等,先天不足的东西可以由后天努力来补足。杉菜就有这样的优势:比如说她身上那几个为数不多能够让男生我见犹怜的优点。飘逸的秀发以及“搓衣板”投胎的身材,都是可以用海飞丝和减肥药获得的,当然,仅有身材和头发是不够的,要成为“凤凰”就必须要有“心里美”,不,是“心里狠”。“麻雀变凤凰”的要义在于,你可以没有钱,可以不美丽,但是你一定要有性格,其他东西都是先天规定难以改变的,但惟有最后一点可以凭一己之力做到。“她们以为我完了,其实还早着呐”,这样的“狠”劲最能体现“麻雀”女生的基本心态。我不相信这世上有多少美眉会不自量力到把自己与朱利娅·罗伯茨相提并论,但是看到“杂草”杉菜时估计谁都会暗自比量一二:“她可以让道明寺衰成那副德性,凭什么我不可以?!”

顺便说一句,看《流星花园》至今,我们家为这部偶像剧付出的代价—都是金灿灿、响当当、掷地有声、实打实的物质代价呀——共计:刻录机一个650元,光盘4张6元,罚款100元,以及哈林的磁带一盒10元,戴佩妮(唱片尾曲的那个美眉)磁带两盒20元,《流星雨》磁带一盒10元,如果我的算术没错,总计应该是796元。

我恨

人说,恨不相逢未嫁时。我觉得嫁不嫁倒不重要,但生错时候确实是太堵心。

每个时代均有出类拔萃男青年,好看得要命,可我这拨,偏偏赶上的同龄人是“小虎队”,我是死瞧不上他们。不是说他们长得不好,是他们不知道为什么就那么土。比我们岁数大的,有费翔可惦记,比我们岁数小的,正笑他们无哪,平地里出来个F4,气得我啊,只好逢人就说自己是“78”年生的。

我第一次看见F4,是夜里无聊,看到《流星花园》的MV,没听见前铺后垫的介绍,画面很简单——当然,拍俊男靓女最简单,观众只要看他们的脸。四张俊脸轮番出现,我就奇怪,问:“这四个人是谁?”以我做时尚编辑资讯够发达了,可他们是谁?

我就像小时候凭空得赏了糖果,在被窝里挨个儿抚来摩去似的,在被窝里细想他们的模样,仔仔细细按照喜欢到不大喜欢给他们排队。我把两个头发稍短的排在前两位,因为他们像我的日本大偶木村拓哉,只看一次VIDEO,生怕看不真切,排错队,就把他俩并列。

后来关于F4的报道就多起来,直到李霞疯婆子似地对我说:“我喜欢死F4啦。”并坐在那么贵的东方君悦酒店大堂里花一百多块钱一壶红茶给我从头到尾讲了一遍《流星花园》的故事。故事里的人名字太怪啦,我跟不上她的语速,听得半半拉拉。但她激动的表情感染了我,我想我决定了把言承旭和周渝民谁排在第一位,当然是演道明寺的前者啦。

我开头儿说的话是标准追星族的胡话——就算我爱死“小虎队”,我这辈子也跟他们八杆子捅不上关系。美男是好风景,住不了临海的房间,拦不住我窗户上挂幅一比一的海滩相片。这样天天想着看着,理所当然以为他们就是我一人儿的。

我没看这出剧,用不着。因为没看时很喜欢,看了怕出意外,比如剧情差或表演差。现在我已经会唱了那首“二逼(R&B)”风格的《流星花园》,在“钱柜”等座儿听会的,已觉不出好听与否。我记得去年看“狮子座”流星雨时,身边两个男的一胖一瘦,奇形怪状。一辈子能看到几次漫天流星雨划落?如果社会上好看的人多一些,谁愿意跟这么丑的人渡过那样难忘的夜晚呢?

岁数大了以后,对异性内涵更不重视,真用不着。能长得好看就不错了,对好看的人事物,总会心疼心软。所以有社会责任感的我认为,女性在择偶时能找好看点的,就别被男性的其它条件分了心,将来下一代生出来,要是影响市容,不是造孽吗?你提高一点,下一代再提高一点,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