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子的胡萝卜感觉” 

作者:李伟

“驴子的胡萝卜感觉” 0

记者:你是富人吗?除了财产上,富人和穷人有什么区别?

清岐:在写这本书前我已经很富有了,而很多写致富书的人本身并没有钱,这点很重要。我有7家公司,包括石油公司、矿产公司、房地产公司和教育公司,其中有3家已经上市,在公司上我投资了10亿美元,在房地产上投了2000万美元,股市上投了5000万美元。在我写这本书时,我的“穷爸爸”(清岐的亲生父亲)已经去世了,只有在他去世后我才敢写这本书,要不然他看了会马上不行的。每当我想告诉他富人的的一些知识时,他会告诉我,‘我永远都不会富,富人都是一些骗子,我对金钱不感兴趣’。他相信的就是去上学,受良好的教育,这就是穷人的思维模式。实际上他的工资很高,是市政府的高级官员,但无论他挣了多少钱,他也是穷人。穷人可以变成富人,主要看他是否知道应该怎样赚钱。

记:富人的游戏规则是什么?

清岐:不为钱工作,让钱为你工作,成为钱的主人。富人和穷人有不同的现金流,富人买入资产,得到收入然后消费;穷人迷恋于自己的工资,消费时还要去负债。富人获得资产,而穷人和中产阶级获得债务,重要的是,不是你挣了多少钱,而是你能留下多少。这些是富人的秘密,在学校里是学不到的。我不是反对上学,只是我发现:读书—名牌大学—大公司职员—高薪—稳定的退休金,走这条道路只有很少人致富,相反更多的人做了金钱的奴隶。

记:如何评价中产阶级的财务状况?

清岐:非常糟糕。我也不想成为中产阶级,我不想去为钱工作。起床、上班、付账,再起床、再上班、再付账……他们的生活就是在无穷无尽地为两种感觉而奔忙:恐惧和贪婪。他们害怕失去薪水,害怕失业;而给了他们更多的钱,他们就会以更高的开支重复这种循环。就像一幅图画:驴子在拼命拉车,因为车夫在它鼻子面前放了胡萝卜。车夫知道该把车驶到哪里,而驴却只在追逐一个幻觉。第二天驴依旧会去拉车,因为又有胡萝卜放在面前了。

记:问题出在哪里?

清岐:可能他们还是那么一种思维模式,他们还是想成为中产阶级。如果你一辈子辛勤工作的话,那是你选择的道路,可是我想成为富人,我从来没有想到我有一份固定的工作。我要的是资产,所以我获得的教育也不同。

记:你的财富观是什么?

清岐:财富就是支持一个人生存多长时间的能力,或者说,如果我今天停止工作,我还能活多久?而工作只是面对长期问题的一种暂时的解决方法。

记:对一个22岁刚刚走出学校的穷小子,你有什么建议?

清岐:要树立强悍的致富信念;你要读名人传记,比尔·盖茨、乔治·索罗斯、亨利·福特和洛克菲勒,而不是我“穷爸爸”喜欢的肯尼迪和艾森豪威尔。

罗伯特·T·清岐简历:

清岐1947年生在夏威夷,是第四代日裔美国人。他出生于一个教师家庭,父亲在夏威夷州教育部任职。高中毕业以后,清岐在纽约接受教育,大学毕业后加入美国海军陆战队,作为军官和舰载武装直升机驾驶员,被派往越南战场。从战场归来后,他开始了自己的商业生涯。

1977年他创立了一家公司,首次将用尼龙和“维可牢”搭链制成的“冲浪者”钱包投放市场,后来这一产品在世界范围内成长为价值数百万美元的产业。

1985年,清岐离开商界,与别人共同创建了一家国际教育公司。这家公司在七个国家设有办事处,向成千上万的学生教授商业和投资课程。他主持的长达一年的节目通过环球有线网在全美播放,以传播他的教育理论。并发明了一种教育玩具——“现金流”纸板游戏。

清岐在47岁时退休,做起他最喜欢的事情——投资。虽然他经营的是房地产和小型公司,但他真正爱好和热衷的却是教育,经常举办长到一周短到一小时的辅导班。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