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归来说旅游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浙江 杜先生)
一场台风,20个大陆游客永远留在了台湾。这几天,那条苏花公路又不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感到有话要说,必须要说。
很早就从入选中学课本的台湾作家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中,知道台湾有一条很美的公路。今年7月,有幸和妻子随团绕台湾岛旅行了一圈,第一天就来到了这条东亚第一的临海断崖的景观公路。高峻的中央山脉,绿意盎然,脚下是碧海乌礁,白浪翻滚,至远而无极的太平洋宁静浩渺。苏花公路就在山腰盘旋缠绕,起伏跌宕。
导游告诉来自东海边的我们:东海海水发黄,因为海浅,滩涂多,水流平缓;这里海水蔚蓝,因为海水下面是深深的海沟,洋流激荡。苏花公路是山海线路段,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万丈深渊,景色固然壮美,但美丽的背后是无尽的哀愁——道路崎岖,多处急转陡行,导游不时提醒小心心脏。我抬头看看,近乎直角的山崖,是亚洲大陆对抗台风的第一道屏障,正面迎风,千万年矗立,侵蚀严重,身躯早已残破支离。这里地质破碎,泥石混杂,土表浅,岩石孔隙大,透水性高,又多为顺向边坡,风直上直下,受自然冲刷影响大,结构持续弱化的速度快,我当时就猛然惊觉身旁的山坡可能是悬在我头顶的利剑。
虽然绕台湾一周,要说最值得看的还是第一天所见。导游说台湾是靠工业发展起来的,旅游业并不发达。风景区少,景色远比不上大陆的大山大水,而且基础设施不完善。几条游客必经的路线,如苏花、中部横贯、南部横贯、阿里山……又是司机公认最难走的道路,九弯十八拐绕得旅客七晕八素。加上台湾地震多,台风频,山陡石松,容易滑落。其中上述危险要素最集中的又是这条苏花公路。苏花公路兴建于80年前,30年前才双向通行,路宽有限,几无回旋躲避的余地。加上路基长期风化,一年曾有90余次的崩坍断路,一遇风灾、雨灾,必然会面临极大的危险。
台湾以前最主要的游客是日本人。他们都是自由行,一般集中在台湾西部,走街串巷休闲娱乐为主。与此相适应的,台湾有很多私人家庭向游客提供食宿,随处能看到写着“民宿”的简陋的招牌。同是中国人,语言相通,风俗相近,这样的旅行方式更适应我们。我想如果不是某种好奇心,这两年大陆游客不会这么多。如果不是某种制度性限制,大陆游客会更自由。确实,一路上我遇见的旅游团大多来自大陆,即使是苏花这条最美的公路,也极少见到台湾居民自驾出游。
普通大陆游客都是选择环岛游,时间紧,行程长,旅游质量差。加上制度限制,时间定死,路线定死,一天不能多,而且必须集体捆绑,团进团出,一个不能少。大家在任何情况下都只能前进。就像这次遇险的旅行团,就是为了赶回台北完成行程返回大陆。此时他们的唯一可选路线就是苏花公路。台风不是不可预见的,其实风雨已经袭击台湾东部好几天了,此后的危险完全能想象。但是这些大陆的旅行团却无法推迟、无处躲避,只能顶着50年最大的台风豪雨,走上这条死亡之路。 旅游台湾台风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