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5个离岛所谓“国有化”到撞船事件
作者:蒲实(文 / 蒲实)
( 9月25日,被日本非法扣押的中国船长詹其雄(中)回国,抵达福建福州机场 )
9月24日下午,日本冲绳那霸检察厅决定,以“保留处分”的形式释放被非法抓扣的中国船长詹其雄。日本政府暗中做出决策,却用“司法程序”的形式来包装其政治解决,这样的做法,是日本自1895年以来对钓鱼岛一以贯之的政策。中国外交学院日本问题专家周永生教授向本刊记者解释,这一政策的逻辑是,在钓鱼岛海域实施所谓“国内法”,以对钓鱼岛实行实际控制“立此存照”,这是为诉诸国际法时创造管辖判例。
据日媒报道,9月7日上午至8日凌晨,从撞船事件发生到实施“逮捕”的10多个小时里,官房长官仙谷由人曾召集海上保安厅和外务省官员在首相官邸进行商讨,得出的判断是:如果“逮捕”,中国不会做出强硬反应,只不过可能把即将举行的日中东海油田会谈延期些时日。日方欲以对詹其雄船长“略式起诉”的方式了结此事(指被起诉者可不上法庭,而接受罚款等处分的简略程序),达到以所谓“国内法”在钓鱼岛实施司法管辖,“立存此照”的目的。之后,詹其雄坚决否认所谓“起诉”的理由,以及中方不断升级的抗议和反制压力,超乎日本政府意料,以至最终放人。“释放船长的消息一出,立即成为日本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日媒以‘屈辱’相评论,称其为日本‘轻率外交的大失败’。上任伊始对中国欲采取强硬态度,在第二次内阁改组时任用右翼对华强硬派前原诚司为外相的菅直人首相,很可能将面临民意支持率大跌。”周永生说。
早在8月,日本当局就决定,于明年3月将包括钓鱼岛在内的25个离岛登记为其“国家财产”。由此。日本对钓鱼岛长期实行的“低调控制”策略有转向“公开占有”之势。“1896年,日本人古贺辰四郎曾向日本内务省提出‘官有地租借申请’,获得批准,将钓鱼岛‘借用’为其个人土地。”后来,古贺辰四郎之子古贺善次又向日本政府申请购买下本属中国的钓鱼岛,向日本政府缴纳土地税。“日本政府就据此宣称,钓鱼岛的土地属于古贺家族私人所有。”日本东洋学园大学教授、日本华人教授会议代表朱建荣告诉本刊。1955年起,美军与古贺善次签订租赁契约,向他支付租金,将钓鱼岛用做海空军训练演习场地。2003年,日本政府与古贺家族的继承人签订了长期的正式租借合同,以年租金2256万日元的价格租下了钓鱼岛及附近的南小岛、北小岛3个岛屿。在通过所谓“租借”方式获得钓鱼岛管理权后,海上保安厅开始在钓鱼岛附近海域构建海上巡逻与监控体系,加强对中国渔民及保钓船只的驱逐、抓捕。
已故日本京都大学教授、日本近现代史学家井上清一直主张钓鱼岛主权为中国所有。在他的《钓鱼岛历史与主权》一书中,他写道,日方宣称对钓鱼岛主权的根据即是,1896年起,古贺就已在岛上经营伐木业和渔业生意。当时日本政府为何能将钓鱼岛“租借”给古贺辰四郎?其依据是,1896年4月,冲绳县实行敕令第13号,筹划在国内法上编入该岛。而冲绳县敕令的法律依据,是1895年的内阁会议决定。1895年1月,甲午战争结束之前,日本政府内阁会议以“无主地”为由,通过了领有钓鱼岛主权的决议。此前,日本内务卿曾密令冲绳县知事调查钓鱼岛,但因顾及“建立国标一事或与清国有关,万一有何不测,则难以收拾”而有所迟疑不决。直至甲午战争清政府败局已定,日本政府宣称拥有钓鱼岛主权的基础就最终落在了谎称1895年内阁决议前这里是“无主地”这点上。井上清写道:“内阁会议决议当然没有公布。同月21日,政府命令冲绳县在‘鱼钓’、‘久场’两岛上建立表明冲绳县所辖的标桩一事也从未通报过。这些都在1952年(昭和27年)3月发行的《日本外交文书》第23卷中才首次得以公开。”也就是说,钓鱼岛未缔结任何条约,也没有任何谈判,无任何依据,是日本偷偷窃以为己有的。
由此逻辑起点,日本政府8月宣布计划将钓鱼岛“国有化”,实际是要对古贺家族土地所有权做确认,对古贺私有权得以存在的前提,是日本领土主权的公开宣称。朱建荣说:“‘国有化’是进一步造成实际控制的事实。日方前几年就曾提出过,对此,中国方面也曾坚决反对。这一次,日方再次欲盖弥彰地提出将25个离岛国有化,明显针对的却是钓鱼岛,已经引起中方高度警惕。”
( 9月18日,中国民众在日本驻华使馆前举行抗议活动,要求日本释放其扣押的中国渔船船长詹其雄 )
在这样的氛围下,日本政府错误判断中方不会做出反应,轻率决定对詹其雄船长实施“逮捕”,后又延长“拘留”,并计划启动司法程序,意欲为何?朱建荣告诉本刊记者:“去年,长期在野的民主党获得政权。民主党本身执政经验不足,还难以驾驭中日之间过去就钓鱼岛达成的一系列默契和协议。相反,对于依靠民意上台的民主党来说,宣称维护国家利益,从而刺激民族情绪,无疑是赢得民意支持的捷径。另一个促使民主党此次‘轻率外交’的因素,是冲绳岛美军基地,即普天间机场的搬迁问题。去年9月,当时的民主党第一任首相鸠山由纪夫明确承诺,会将基地迁移到至少是冲绳县外,但半年多过去,冲绳县外没有愿意接受该基地的地方,只得将基地在冲绳县内做一个转移,这引起了冲绳县民众的不满,也令新任首相菅直人十分头疼。今年11月即将举行冲绳县知事选举,美军基地必将是焦点。此时,如能在冲绳县周边制造一起事件,让冲绳民众感到美军基地存在的必要性,正是日本政府所期待的。”周永生亦认为:“民主党政权上台后,受制于日本舆论,而日本媒体和舆论很多都控制在自民党右派手中。近两年,日本舆论宣称,中国海空军实力增强,在日本周边活动频繁,日本必须采取强硬政策,强化自卫队力量。与能够控制舆论的强势自民党政府时期不同,民主党政府依赖民意,跟着舆论跑,这次事件即是典型证明。”
据日本媒体报道,9月7日在首相官邸进行讨论时,外交大臣前原诚司和民主党干事长冈田克是主张“逮捕”的一派。前原诚司扮演的角色尤为值得关注。朱建荣说:“前原的政治主张甚至比自民党一些政治家的主张还要强硬。2005年,他首次当选还在野的民主党党主席后,在访美期间曾发表演说,称中国为日本的主要威胁,主张更紧密的美日同盟。在这次事件中,前原在任改组内阁的外相前,正担任管辖海上保安厅的国土交通厅大臣一职。他调任外相前所做的最后一件事,是9月16日前往石垣岛看望与中国渔船相撞的那艘海上保安厅的船,‘慰问’船员,并表示钓鱼岛海域‘不存在领土问题,要以毅然(的态度)对待’。在离任前,他仍以紧张行程往返石垣岛,这表明他未把此事仅作为突发事件来处理,而有主动谋求政治目的的一面。今年底前,日本政府将发布《防卫准备大纲》,对军事力量的发展和部署等做出计划。这次事件,可能会导致日本增加海上舰艇、潜艇的数量,并使自卫队的重心向冲绳方向移动。同时,一旦西南离岛所谓‘国有化’成功,日本的大规模增兵部署将很有可能全面展开。”■ 25事件所谓国有化离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