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书展印象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比目鱼)

他们有备而来。青衣、沙田、马鞍山、尖沙咀、将军澳——他们潜入地下、走进车门幽幽滑开然后幽幽关闭的铁皮车厢,或随人流踏上微微颤抖的甲板,看九龙岛的高楼变小、看香港岛的高楼变大,抑或在导游手中彩色旗帜的指引之下,排队登上一辆空调大巴,下车、亮出港澳通行证、过关、重新回到空调大巴上,看窗外山野消失、天空变窄、人流变得如天气般黏稠。这个夏日,暴雨将至,黑色台风警报正在悄然生效。一只在湾仔上空漂浮的海鸥偶然低头,瞥见身体下方黑压压的几条人流正在向同一方向缓缓涌动。而潮湿的乌云此刻正在它的头顶上方积聚、游走,同样充满气势,同样充满方向感。它振翼向斜下方刺去,空气在颤动,Something is going on。

请让我在这条缓缓流动的运河上稍稍加快速度、略微改变方向、慢慢移向岸边——那里正闪动着诱惑。20% Off、30% Off、八折、七折、人民币对港币1∶1。这些五色斑斓的印刷品,它们如此密集地被堆积在一起,在这如此密集的7天,被如此密集的参观者审视、挑拣、极有可能被装入购物袋甚至拉杆手提箱,与几本甚至几十本其他印刷品一起被运出这间大厅、消失在这座小而拥挤的城市的某个角落里。而我们这座小而拥挤的城市,在记忆中,他不是一直对这些五色斑斓的印刷品冷眼相待、不苟言笑么?怎么了这是?在每年夏天这短短的、密集的7天里,他却忽然收起冷面、露出笑意,把大家招呼过来、聚在一起、敲锣打鼓、把酒言欢,试图言归于好、前嫌尽弃?他是在试图补偿一年以来欠下的感情债么?

我们没有时间去想这些。我们在大如足球场的堆满印刷品的没有窗户的水泥大厅里穿行、逡巡,摩肩接踵,眼睛看得发花,脚走得发麻,肩膀被沉重的购物袋勒得生疼。我们就像在拥挤的街市上采购生鲜食品一样采购这些印刷品。我们人数如此之多,规模如此之大。明天,报端将出现一个新的统计数字,我们狭小的公寓将出现几本新的印刷品。

记住这一刻,按动快门制造一张留影。此刻,在这座巨大的建筑物外面,阴云即将飘走,台风警报也正在逐渐失效。几天后,这里会重新变得空荡如一个无人的足球场。在那个我们无法亲历的深夜,那些余下的印刷品会被打包、装车、穿过一条条被夜雨洗刷过的空荡荡的马路被运往这个城市的各个隐秘、幽暗、潮湿的角落。它们很有可能会在那里寂寞整整一年,直到下一个台风季节。■ 香港印象书展香港书展

上一篇: 消费·理财(589)
下一篇: 高级山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