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自达90年生命周期的启示

作者:李三

(文 / 李三)

马自达90年生命周期的启示0( 2010年北京车展上的马自达展台 )

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汽车市场目前最大的喜悦就是车不够卖,对此你怎么看?

安显林:总体来看,中国市场非常巨大,中国是现在全球剩下的最后一块大蛋糕,市场的容量、潜力非常大。从经济发展GDP与购车关系来说,中国市场已经进入轿车普及家庭的阶段。这个大趋势一直没有改变,经济越发展,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就越旺盛。所以说,在未来的5年、10年,中国汽车还会有一个很大的发展,这是我的一个判断。

另一个判断,中国还不是一个完全成熟的市场,目前汽车的行业法规及综合配套,很多东西跟欧美那些成熟市场还有很大差距。汽车的外部环境也不够完善,各种奖项满天飞。在消费导向上,一些消费者还存在“面子消费”,喜欢个头大的。令人欣慰的是,现在情况正在改变,过去都喜欢三厢车,两厢车比例很小,这几年两厢车逐渐多起来。

三联生活周刊:你认为在经历了市场的一派繁荣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安显林:我认为,汽车行业还需要经过新一轮的洗牌或者竞争,过去中国的车企不下100多家,现在还有几十家,春秋战国只是一个过程,经过市场发展,最终会实现整合。我过去常说,在汽车行业里面,大家都好也不正常,大家都不好也不正常。像去年,每家都在莺歌燕舞,每家的感觉都非常好,我觉得这就不正常。因为从市场的竞争规律说,最终还是会从多极逐步回归。我个人认为,长远看,中国汽车行业还会经历5到10年的快速发展。

马自达90年生命周期的启示1( 2010款Mazda3 )

去年市场的整体透支和厂家的盲目乐观,会使下半年中国车市竞争更激烈。中国的汽车行业会有一个优胜劣汰,我个人认为,目前不是一个正常的状况。中国市场平均两三天就推出一款新车,你觉得这正常吗?世界汽车工业100多年的历史证明,一款新车从它的发展规律看,需要很长的时间研发、投入。每一款新车的市场不说达到200万、100万辆,现在能够达到20万、30万辆的车型都可以数得出来。所以,有的东西,它究竟是不是泡沫,值得我们深思。

三联生活周刊:今年马自达汽车成立90周年,对于一个有着90年历史的品牌,它经历了怎样的一个生命周期?

马自达90年生命周期的启示2( 安显林 )

安显林:在世界汽车行业,它是历史的见证人,也是一个重要的亲历者。从1920到2010年,从最初制造三轮卡车到包揽乘用车、商用车的全系列产品,从转子发动机到“Zoom-Zoom”品牌理念再到“SKY concept”(天空概念)新动力发布,90年的发展历程有着太多的里程碑。

在这个历程中,它不断进行战略调整和品牌塑造,最鼎盛时期,不夸张地说,马自达曾跟丰田、本田处在同一水平线上,旗下车型从A0级覆盖到B级车都有,在70年代马自达汽车的市场覆盖面是非常广的。

在发展历程中,马自达经历了包括中东石油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以及福特并购等重要事件。进入90年代后,开始逐步调整,最终完成了对产品、品牌的重新定位和塑造。应该说,马自达的发展历程伴随着全球汽车行业的发展,它最终清晰了自己的发展战略,在提出“Zoom-Zoom”的品牌理念时,对产品线也进行了重新确认。

三联生活周刊:马自达在产品线的调整中使用了减法?

安显林:在调整中,马自达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原有的D级车基本上就没有了,现在集中精力,倾企业全力在乘用车最大的三块市场:A0级、A级车和B级车。这三块主要市场,保有量、需求量最大。在这个基础上,通过生产Mazda3、Mazda6、Mazda2,强调“动感时尚”的理念。

三联生活周刊:在马自达家族里,最具传奇的是哪款车型?

安显林:2003年6月Mazda3第一台车驶出日本防府工厂,它的销量仅5年就突破了200万辆,并以“高性能紧凑型车”的市场定位和产品优势赢得了全球99项重要奖项。它真正成为一款世界级的紧凑型轿车,Mazda3无疑是非常成功地贯彻了马自达“Zoom-Zoom”的理念,时尚、动感、创意等品牌理念在这个产品上得到了集中体现。

Mazda3从2008年正式在长安马自达网络销售以来,已经实现了近10万辆的销量,同样成为长安马自达销售网络的骄傲产品。

三联生活周刊:但中国大部分消费者的喜好车型似乎仍比较中庸,Mazda3在中国是否有足够的人缘?

安显林:我们当然知道,以中国目前的消费导向来说,“面子消费”还有较大的市场。在确定自己新的产品品牌战略时,我们非常明确,在A级紧凑型的中级轿车里,我们的细分群体就是那部分喜欢时尚、动感,喜欢驾驭操控的群体。

Mazda3在全球推出以后,受到世界各地市场的认同,但它在中国的历程却非常坎坷,我们经常开玩笑地说它是在风雨中长大的苦孩子。Mazda3引进中国以后,曾经历了停产、转网等风波,几上几下,大概它应该是在中国最经得起折腾的车了,其他的车这么个折腾法可能早就已经元气大伤,但马自达不仅存活了下来,而且现在市场反馈居然非常的好。

三联生活周刊:从产品周期看,你认为Mazda3在中国现在处于哪个阶段?

安显林:这款车虽然已经投放中国市场有一段时间了,但从市场表现看,现在它正处在茁壮成长的青年阶段。我们从月销量2000辆起步,之后直线拉升,目前月均销量稳定在5000辆的水平,去年最高突破了月销量6000辆。这种市场表现坚定了我们对它的信任,它的口碑在中国也越来越得到强化,我认为它正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黄金时代”。

2010年,日本马自达推出了新的Mazda3,目前在我们的网络里,正在以进口车的形式销售,现在,两款产品并驾齐驱。国产Mazda3现在转到南京工厂了,开始进行新一轮的调整。

三联生活周刊:新的Mazda3是否考虑国产?

安显林:按照一般规律,一款车国产与否,以及国产的时机,最终由市场表现决定。Mazda3进口车现在是两厢车,而两厢在中国市场究竟有多大的市场潜力?国产化之后的投入产出如何?这些情况尚不明朗。如果说Mazda3进口车的市场很大,表现很好,那么国产化或者整批化的生产就将顺理成章。

三联生活周刊:马自达是否会因为中国市场目前巨大的发展,适当调整产品战略?

安显林:不会。在马自达的发展历程里面,已经经历了挫折,经历了失败,调整到现在这种状况,是基于过去教训的总结或经验的积累和升华。为什么从90年代以后,战略的调整能够取得成功?就因为马自达坚持了走自己的动感、时尚、驾驭操控的产品路线。我们经常讲要取得成功,要走差异化的路,我觉得马自达就得益于差异化。

三联生活周刊:在你看来,未来中国汽车的发展是否也会像欧美一样,进入到追求个性的趋势?

安显林:肯定会这样。我认为未来的汽车发展趋势就是轻量化、小型化、低排放,包括新能源的汽车,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现在中国的汽车市场正在从过去的不成熟、不理性逐步走向成熟,我觉得,今后中国消费者还是会选择经济型的轿车,因为能源、气候等问题,以及消费者观念的转变,汽车不再被当做一种奢侈品,汽车不再是地位的象征,而是当成生活的一种必备品,仅仅是一个出行的工具,就像手机一样。■ 马自达启示90生命周期三联生活周刊马自达汽车日本汽车汽车产业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