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了北极点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泰森)

我到了北极点0

刚过完年,接到一个专做探险旅游外号叫“忽悠”的朋友电话,想和我打个赌,他可以裸奔绕地球一圈,我知道这是脑筋急转弯,他也知道我喜欢极限旅游。如果他能赢只能在极点。我问:“赌注多少?”

“就3万⋯⋯”

“不是人民币吧?”

“人民币只能到北极圈边。”

我很早就有去北极的梦想,只因为一直找不到同伴而未能成行,况且自己身体素质已过人生顶峰,如果这辈子还想去,就应该尽量早去。就这样,没经过“忽悠”再忽悠,我就欣然加入了这支由“忽悠”忽悠来的徒步北极探险队。

我们参加的是由一家名为VICAAR的俄罗斯探险公司承办的徒步到北极点的活动。15年前,中国所谓第一次北极科考探险,做法也和我们这次类似,所不同的是,当时他们委托的是美国的一家极地探险公司,从加拿大方向奔向北极。非常凑巧,我后来在北纬89度的巴内奥营地见到了当年带领中国科考队进军北极的美国人瑞克。

我们从北京(北纬40度)出发,经哥本哈根到达挪威首都奥斯陆(北纬60度),短暂休息后再乘北欧航空的飞机到达位于北纬78度18分的朗伊尔(Longyearbyen),这是世界上开通商业航班的最北小镇。接机的俄罗斯探险公司VICAAR给我们安排在一家三层楼的小酒店,可能是由于建在坡上,一楼不住人,二、三层各有10多间房,房间很小,七八个平方米,每层都有公共的浴室、卫生间、厨房和活动室。酒店提供早餐,餐厅在不远处的另一座建筑,那里是房客们无线上网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场所。

4月的朗伊尔已经进入了极昼,在那儿我度过了人生第一个明亮之夜,太阳在天边悬挂,永不落山。睡觉时要把窗帘拉严实,否则很难入睡。

随后的两天,我们各自按身材大小从VICAAR领取衣物装备和进行一些适应训练。特别之处是一宽口瓶,用于宿营时在帐篷内小便之用。适应性训练主要就是穿上全套衣服,套上滑雪板,在向导的带领下,进行滑雪行走。当然,还有更好玩的适应活动,就是雪地摩托和狗拉雪橇。雪地摩托学起来很容易,主要是注意防寒保暖,头、脸、手尤其注意防风。狗拉雪橇就不一样了,因为那不是机器,不能像摩托那样,给油就跑,刹车就停。这些爱斯基摩犬可没那么听话,你要随时带着点刹车,否则速度快了遇下坡很容易翻车。平地上想速度快就放开刹车,狗会自觉追着前面的雪橇跑,上坡时人还要脚蹬两下。后来与向导交流,我知道为何向导驾驶的雪橇总要跑在最前面,因为雪橇左右转向全靠向导口令,只有少数几只头狗具备这种能力,而向导驾驭的正是这样出色的爱斯基摩犬。

经过两天的适应性训练,我们收拾好装备,按照指定的时间来到机场。眼看起飞时间已过,得到的消息是由于北极地区今天气候恶劣,飞机不能正常起降,大家就地待命,4小时后会来电指示。4小时后来电告知今天行动取消,明天待命。第二天,指示仍然是待命。这对户外探险很正常,不能拿生命去冒险。

出发的日子终于等到了,我们顺利登机飞往巴内奥营地。巴内奥北极科考站是俄罗斯每年都要在北纬89度附近建立的科考站。先是飞机侦查,选择避开冰裂缝位置,然后空投大型建设用机器设备。4月底,科考站要全部撤离,因为随着夏天到来,温度升高,冰层厚度减小,冰裂缝增多等不安全因素就会加大,要知道,科考站冰层下面是几千米深的北冰洋。从巴内奥营帐中的GPS,我们准确知道了营地的位置,北纬89度19.253分,东经96度16.259分。在巴内奥换乘的直升机把我们送往徒步出发地,那一刻,天地是异样的沉静,我们脚穿滑雪板,身背行囊,拉着雪橇,开始走向北极点。

由于恶劣天气耽误了两天,探险公司把原先计划的徒步4天缩短至2天。从这里可以看出,极地探险旅游可以像下菜单一样,选择对你胃口的那盘菜。也许是坏天气都过完了,当我徒步奔向极点的时候,感觉没有想象的艰难,或许是向导引导有方,路途都比预料的平坦。我们前进的方向不是靠指北针,因为地理北极和磁北极是不一致的,而是跟上向导就成。向导不时看下GPS,只要离事先设定的北纬90度越走越近就可以了。每行进一小时,向导都会停下来,让我们吃点东西,喝点热水。我停下第一件事是打开雪橇,拿出厚的保暖外套穿上,否则,自己的冲锋衣马上就会冻硬。

北极点的到达有点意外,向导突然停住脚步,拿出GPS向我们说到了,我摔掉雪橇的绳索,快步走到近前一看,果然是北纬90度0分0秒,一点不差,这里已经找不到北了,因为所有方向全是南。这时,大家都陆续开始拍照庆祝,同行的“忽悠”已经开始快速脱衣,准备实践裸奔地球一圈的诺言。■ 北极户外运动北极点

上一篇: 好消息·坏消息(579)
下一篇: 天下(579)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