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顶灯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王正)
第一次从闺蜜嘴中听到“猴顶灯”这个词,我笑得前仰后合。这个词被闺蜜用来形容离婚的时候他的德行。
闺蜜是从北京嫁到上海的,过了二年拧巴的日子,最终选择净身出户地离开。回北京时,带回的最贵物件儿是一只叫“小狗儿”的纯种猫。闺蜜的娘家也的确是不差钱。“他就是再花钱上MBA和MPA,俩人的格局还是不一样啊。”闺蜜叹着气和我说,“这也不是他的错。”
他本来还是殷勤和温柔的,知道闺蜜有同学来上海出差,还非要请人家吃“苏浙汇”,极尽体贴之能事,害得那同学在饭桌上给一旁的闺蜜发短信:“是你们俩要离婚了吗?”从真的开始接受离婚已成定局,并真的看到女方关于不分财产的白纸黑字那一刻起,他就开始了复仇,把陈芝麻烂谷子翻出来过筛,最后对闺蜜的未来发表了及其悲观的预测。
办理离婚手续的前24个小时,他意识到现实的梦完全碎了,开始以主人翁的姿态张罗起离婚仪式。先是亢奋地给民政局打电话,其实闺蜜早把办手续事宜逐条罗列在纸上交给他了。然后是挑选照片,在五光十色的证件照中挑出最不靠谱的一张假军官照(借来MPA班的当军人的同学的军装拍的)。他曾经颇费神地给自己办了个军官证,特意放在家中最显眼的地方,强调了三遍“证件是真的!”“假身份真证件”,这种事让他感到阵阵快意。
“不用猴顶灯来形容那张照片,就太对不起照片了。”闺蜜说。
尽管他MBA毕业后升到了某建筑设计院下属事业单位行政部门经理的职位,同时他又是他老爸建筑私企的副总经理,但是因为记忆中他同事都一直称呼他为“某某工”,自己又觉得“工程师”这3个字既明确又实在,闺蜜在双方职务栏上为他填上了“工程师”3个字。果然,他看到那3个字就颇为恼火地说:“你填错了!”当时闺蜜一口恶气上来:“你以为在申请移民啊?”他不吭声了。
闺蜜说,办离婚的时候遇见了一位很人性化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看了协议书,摘下眼镜,温柔地看着闺蜜:“女方对财产没要求吗?”这是一个让闺蜜感到温暖的问题,还没张口,“没有”两个字已经如崩豆儿般从他嘴中发射出来。
轮到交照片环节,他一拍大腿说“坏了”,忘了带那如沐春风的离婚照,被工作人员告知门口有自动照相机,遂飞奔而下,却是挪着步回来。工作人员接过照片,望着照片上如劳改犯的“他”,立刻抿着嘴笑了,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这照片传达了你的心情。”
办好手续回去的路上,闺蜜鼻痒,擤了下鼻子,他满意地说道:“你别哭嘛!”闺蜜说了一句让他面部肌肉抽筋的话:“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闺蜜告诉我,她是在办理离婚手续时才从户口复印件上看到,他出生的地方并不是上海城市,而是上海的一个县级岛屿。■ 顶灯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