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风纽约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殳俏)

和风纽约0

去纽约之前便听说,纽约人哈日之风严重到了一定程度,城中最热门的高级餐馆半数以上都是日本菜,或是与日本料理沾亲带故的无国界烹调,就连街头小馆也纷纷唱起日本调,尽管很多也不是真正日本人所主理的。总之,这几年在美国,只要出现了“Macha(抹茶)”,“Wagyu(和牛)”,“Tofu(豆腐)”之类的关键字眼的菜单,立时就会变得炙手可热。就连很多城中名厨也纷纷表示自己是日本菜的死忠“粉丝”,在自己的招牌中加入些似真非真的日本元素,立马就会招来食评家的大肆赞扬,这还真让人匪夷所思。

如今纽约最红的日本餐馆系统是“Momofuku”,日语的意思是“幸运的桃子”,主厨甚至不是日本人,而只是一位在东京学过烹饪的韩国人。除了和风料理,他的食材里也经常用到泡菜,但这没关系,只要用上了日本菜招牌,老美就会不分青红皂白地趋之若鹜。“Momofuku Ko”、“Momofuku Noodle Bar”和“Momofuku Ssam Bar”的生意都好到爆。

而我并没有去任何一家凑热闹,反而去了东村的一家名叫“ChikaLicious”的甜品吧,通过历时40分钟的等位,好不容易得到了一个位子坐下来吃他家的招牌甜品。而所谓的“ChikaLicious”,Chika便是他们女主人的名字,这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日本中年妇女,而拼在一起则是“Chika好吃”,应该是她的丈夫,那位黑人侍酒师的点子。小店一共才12个位子左右,客人们只要一接近开放式厨房的大理石吧台,就会被Chika专注制作甜点的模样所吸引。这位日本女士非常羞涩,与客人的互动顶多是一丝微笑,或是轻微地点一下头,而大多数时候,她甚至不会注意到她的副手跟她讲话,只是全神贯注地削着柠檬皮,或是装饰着胡椒冰霜。“ChikaLicious”的甜点一共才区区6道,大多数进店的客人都会从头到尾点一遍,而味道确也是不同寻常。比如芝士蛋糕装在一只玻璃圆盘中,圆圆的一坨,淋上了炼乳汁,乍看简直像是块诱人的冰激凌,而入口确实要比平常的芝士蛋糕细腻滑嫩得多。又比如经典传统的法式焦糖蛋奶布丁,给人的印象一直是甜过头,Chika却在布丁中塞满了新鲜无花果小块,又在顶端敷上一块青柠檬冰霜,是谓每一口都有新的惊喜,且怎么吃都不腻。又有她的侍酒师丈夫细心为每款甜品搭配好酒,比如2003年的Jurancon Uroulot佐芝士蛋糕,Dio Baco的雪利酒配焦糖布丁等。唯一让纽约客叹息的是,这“日本尺寸”也未免太微小了,花大价钱一口气吃完了6道甜品,都不如一份普通小店出售的肉桂卷管饱的。

另有一家与“ChikaLicious”距离不远的日本鱼生餐馆“Jewel Bako(珠宝盒)”,更是名副其实,从餐馆面积到客人座位到菜式出品,无一不是如珠宝盒般迷你,如珠宝盒般精致,如珠宝盒般昂贵。在这里,吃寿司犹如吃钻石,且订位需要提前一周,虽然食家抱怨连连,但仍吸引城中名流纷纷前来,大不了吃过了鱼生,再去别家补个巨型三明治。

所以这也促成了如“Tomoe”这样的小日本餐馆的出现,打着卖日本菜的招牌,其实内容已经改良成了美国人最喜欢的俗搁大碗。在墙面上挂几件印着粗体假名的T恤,店堂里放几个招财猫玩偶,喝茶的杯子用的是印有各种鱼字偏旁汉字的白瓷杯,而送上前来的生鱼片套餐真能让人大吃一惊,老美生生地就把黄和金枪鱼切成了午餐肉!但是入口的味道呢,凭良心说,比较新鲜,不算难吃。但是探头再看一看餐馆门外排队的盛况,也许你又会哑然失笑了,就凭这极致粗糙的“日本料理”,也能上得了纽约米其林指南?还能引得有些客人自带小说,消耗一个多小时边看边排?这时候,有对年轻纽约男女恰好排到了我旁边的小桌位置,好不容易坐下来,立时开始眉飞色舞地讨论今天该点什么菜。只听得男士说:“要不今天尝试一下那个什么鲷鱼吧。”而女士坚决反对:“不行,咱们不该冒险,要不还是咱们常吃的三文鱼生鱼片和辣味金枪鱼卷吧,它们的味道都不会有风险。”这时我才恍然大悟,他们想吃的其实不是日本菜,而是和风纽约菜。■ 纽约甜品

上一篇: 赤壁赋
下一篇: 金妍儿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