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1992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第七个五年计划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三联生活周刊)

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于1988年3月25日至4月13日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代表共2970人,其中2107人是新选出代表。会议选举杨尚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王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选举万里为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选举邓小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决定李鹏为国务院总理。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草案)》、《关于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的决定》、《关于设立海南省的决定》、《关于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议》。

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于1989年3月20日至4月4日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代表共2978人。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

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于1990年3月20日至4月4日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代表共2953人。

会议决定接受邓小平辞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的请求,选举江泽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会议最后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关于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决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决定》。

第七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于1991年3月25日至4月9日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代表共2955人。这次会议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

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于1992年3月20日至4月3日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代表共2940人。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第七届人大正是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实施期间。在“六五”末期,经济发展开始出现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消费基金增长迅速、货币供应量过高等现象,出现了经济过热。“七五”计划期间,经济过热导致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持续增加,控制价格成为经济调整的主要目标。

由于长期存在着计划与市场两种价格,实行价格体制改革显得很必要。1988年8月,中央政治局会议认为,价格改革的总方向是:少数重要商品和劳务价格由国家管理,绝大多数商品价格放开,由市场调节。这次被誉为“价格闯关”的改革,在实施中遇到了极大阻力,全国各地曾局部出现抢购商品现象,国民经济出现了农业发展速度放慢、高通货膨胀、市场秩序混乱等现象,在治理通货膨胀、紧缩银根的治理过程中又出现了市场疲软、经济效益下降等问题。国家不得不对原有的价格改革步伐进行调整,价格改革由此从“闯关式”的改革转为渐进式改革。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五年计划全国人大第七届第七个19921988时政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